JavaScript垃圾收集-標記清除和引用計數

  JavaScript具備自動垃圾收集機制,執行環境會負責管理代碼執行過程當中使用的內存。算法

 

  垃圾收集機制原理:垃圾收集器會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或代碼執行中預約的收集時間), 週期性地執行這一操做:找出那些再也不繼續使用的變量,而後釋放其佔用的內存。函數

 

1.標記清除spa

  JavaScript中最重用的垃圾收集方式是標記清除(mark-and-sweep)。Take is cheap, let me show you the code.設計

 

  當運行addTen()這個函數的時候,就是當變量進入環境時,就將這個變量標記爲「進入環境」。從邏輯上講,永遠不能釋放進入環境的變量所佔用的內存,由於只要執行流進入相應的環境,就可能會用到它們。而當變量離開環境時,則將其標記爲「離開環境」。指針

 

1 function addTen(num){  
2     var sum += num;  //垃圾收集已將這個變量標記爲「進入環境」。
3     return sum;      //垃圾收集已將這個變量標記爲「離開環境」。
4 }
5 addTen(10);  //輸出20

 

  可使用任何方式來標記變量。好比,能夠經過翻轉某個特殊的位來記錄一個變量什麼時候進入環境, 或者使用一個「進入環境的」變量列表及一個「離開環境的」變量列表來跟蹤哪一個變量發生了變化。說到底,如何標記變量其實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採起什麼策略。code

 

如下舉一個簡單釋放內存例子:對象

var user = {name : 'scott', age : '21', gender : 'male'}; //在全局中定義變量,標記變量爲「進入環境」

user = null;  //最後定義爲null,釋放內存

 

  垃圾收集器在運行的時候會給存儲在內存中的全部變量都加上標記(固然,可使用任何標記方式)。而後,它會去掉環境中的變量以及被環境中的變量引用的變量的標記。而在此以後再被加上標記的變量將被視爲準備刪除的變量,緣由是環境中的變量已經沒法訪問到這些變量了。最後,垃圾收集器完成內存清除工做,銷燬那些帶標記的值並回收它們所佔用的內存空間。blog

 

1.引用計數ip

  另外一種不太常見的垃圾收集策略叫作引用計數(reference counting)。引用計數的含義是跟蹤記錄每一個值被引用的次數。內存

  當聲明瞭一個變量並將一個引用類型值賦值該變量時,則這個值的引用次數就是1.若是同一個值又被賦給另一個變量,則該值得引用次數加1。相反,若是包含對這個值引用的變量又取 得了另一個值,則這個值的引用次數減 1。當這個值的引用次數變成 0時,則說明沒有辦法再訪問這個值了,於是就能夠將其佔用的內存空間回收回來。這樣,當垃圾收集器下次再運行時,它就會釋放那 些引用次數爲零的值所佔用的內存。 

  問題:循環引用。循環引用指的是對象A中包含一個指向對象B的指針,而對象B中也包含一個指向對象A的引用。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function problem(){     
    var objectA = new Object();
    var objectB = new Object(); 
 
    objectA.someOtherObject = objectB;
    objectB.anotherObject = objectA; 
} 

 

  在這個例子中,objectA 和 objectB 經過各自的屬性相互引用;也就是說,這兩個對象的引用次數都是 2。

  在採用標記清除策略的實現中,因爲函數執行以後,這兩個對象都離開了做用域,所以這種相互引用不是個問題。但在採用引用計數策略的實現中,當函數執行完畢後,objectA 和 objectB 還將繼續存在,由於它們的引用次數永遠不會是 0。

  假如這個函數被重複屢次調用,就會致使大量內存得不到回收。爲此放棄了引用計數方式,轉而採用標記清除來實現其垃圾收集機制。但是,引用計數致使的麻煩並未就此終結。

  IE 中有一部分對象並非原生 JavaScript 對象。例如,其 BOM 和 DOM 中的對象就是使用 C++以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組件對象模型)對象的形式實現的,而 COM對象的垃圾 收集機制採用的就是引用計數策略。

  所以,即便 IE的 JavaScript引擎是使用標記清除策略來實現的,但 JavaScript訪問的 COM對象依然是基於引用計數策略的。換句話說,只要在IE中涉及 COM對象,就會存在循環引用的問題。

  下面這個簡單的例子,展現了使用 COM對象致使的循環引用問題: 

 

var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ome_element"); 
var myObject = new Object();
myObject.element = element; 
element.someObject = myObject; 

  這個例子在一個 DOM元素(element)與一個原生 JavaScript對象(myObject)之間建立了循環引用。

  其中,變量 myObject 有一個名爲 element 的屬性指向 element 對象;而變量 element 也有 一個屬性名叫 someObject 回指 myObject。

  因爲存在這個循環引用,即便將例子中的 DOM從頁面中移除,它也永遠不會被回收。

  爲了不相似這樣的循環引用問題,最好是在不使用它們的時候手工斷開原生 JavaScript 對象與 DOM元素之間的鏈接。例如,可使用下面的代碼消除前面例子建立的循環引用: 

myObject.element = null; 
element.someObject = null;

  將變量設置爲 null 意味着切斷變量與它此前引用的值之間的鏈接。當垃圾收集器下次運行時,就會刪除這些值並回收它們佔用的內存。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IE9把 BOM和 DOM對象都轉換成了真正的 JavaScript對象。這樣,就避免了兩種垃圾收集算法並存致使的問題,也消除了常見的內存泄漏現象。

  參考《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