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到億,前端三年。 | 掘金技術徵文

大家一樣不可能從如今這個點上看到未來;只有回頭看時,纔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因此你必須相信,那些點點滴滴,會在你將來的生命裏,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前端

自我介紹

我是一位16年畢業211 CS專業的本科生,一直把本身定位爲工程師,用技術解決問題。我以前不多寫文章,看着本身的頁面PV從零到上億,技術棧從 JQuery 到 Vue 到 React,以爲是時候回顧一下這工做的兩年半的成果和規劃下新年的學習路線,分享個人收穫與感悟。程序員

2016 ~ 2018 從一到億,個人故事。

2016 從零起步

16年畢業7月後入職了第一家公司,技術棧是 JQuery + PHP ,經歷了一次比較艱難的轉型,由於大學的項目經歷主要是 Java ,對 JS 的認知只有能夠作表單驗證,對 PHP 一竅不通,只能從零開始學習前端知識,也很是感謝當時的團隊對我很是寬容,給了我時間一點一點的進行學習,不得不說 PHP 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手動狗頭),我看了不到一週就能開始給本身寫API了。面試

16年末我就本身負責了整個產品的前端部分,而且使用了 Vue 對舊的頁面進行重構,剛開始使用 Vue 還有沒用 Webpack 和 Babel ,想一想本身當時 惟一的老師也就是博客和 GitHub 了,可是這段時間寫了很是多的代碼,由於 PHP 技術不精,使用 JS 寫了不少複雜的邏輯,甚至用 JS 刷了 LeetCode。算法

2017 漸入佳境

17年初開始將工做以外學習到的新技術帶入項目中,將項目的技術棧改進爲 Vue + ES6 + Webpack 的 SPA,雖然開發人員只有我一個,可是仍是很是享受將技術棧一步步更新的過程,而且讓我意識到 實踐是學習新技術的最佳方式編程

17年下半年我開始了個人面試之旅,平均一週兩個,當時真的是經歷了一段很是痛苦的日子,對本身項目經歷的不自信,對本身技術水平的質疑,可是歷來沒有中止學習,最終也收穫了不少 Offer 並選擇入職了一個很是滿意的團隊,主要業務是電商的 ToC 頁面,從小做坊進入了專業的前端團隊,並開始將技術棧向 React 遷移,整個下半年的主基調也是不停地作業務,看別人的代碼,不斷地學習。設計模式

2018 厚積薄發

18年年初,做爲一個剛剛入門 React 的新人,上線了第一個使用切僅 React 的項目,這個項目雖然簡單可是很是重要,由於我使用了 Context 和 Events.js 作了相似 Redux 和 Redux-Saga 的功能,這使得我以後能夠快速理解 Redux 和 Redux-Saga 並上手使用,因此 理解工具的設計理念 是很是重要的。網絡

18年6月,我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個PV破億的項目。項目作起來就像是對以前技術的一次大考,方方面面全都涉及,訪問量大了以後對頁面的兼容,適配,容錯的要求都很高,這裏我就不講的很是細了,但願你們能夠理解,總之這很是像是經歷了一次沒有準備的高考,卻發現本身能夠從容應對。項目以後我閱讀了不少關於組件化的文章,看了一些組件化較好的實踐,對業務場景進行了場景的抽象,組件的功能結構進行了重寫,讓我在以後的項目中少加了不少班,也在作一些規範化組件進行輸出。經歷過這樣的項目最大的收穫是 自信和能跳出業務進行思考的能力數據結構

三年感悟

從一開始工做的從零起步步步維艱,到現在厚積薄發獨當一面,三年裏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收穫的不僅是技術的提高,還有信心的創建與眼界的拓展。經歷了這些總歸是有一些本身的感悟。框架

在工做中積累知識

當我剛畢業時以爲工做經驗好像沒什麼用處,無非就是項目作得多而已,我和工做幾年的程序員差不了多少,如今的我以爲這種想法很蠢,由於項目作得多了真的能夠積累到不少知識。當我作項目中遇到問題,我並不只僅是 Google 一下解決方案,我會多看一些相關方面資料去理解問題,同時也會附帶地 看一些延伸的知識並進行積累,學習的知識也不限於前端,感興趣的均可以瞭解,並作好筆記,工做後真的經過這樣的方式積累了不少有用的知識並拓展了眼界。數據結構和算法

CS基礎很重要

做爲科班出身的前端,在大學中一直不是很理解大學在學什麼,等工做了以後才發現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去理解程序的運行以及如何設計個人代碼。好比我很容易就能理解 JS 中 0.1 + 0.2!= 0.3,這是一道計算機組成原理的填空題,感受我本身當年臨時抱佛腳 61 分飄過的科目如今竟然能排上用場。數據結構和算法很是有用,能夠幫助我更好地將業務場景抽象爲解決問題的代碼。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和設計模式等知識也滲透在工做中,幫到我不少。

作一名工程師

我一直把本身定位爲工程師,我堅持用合適的工具,恰當的方法解決,並對 有能力對問題挺行抽象,設計實現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案。語言,框架,庫就是我手裏的工具,首先要作的就是會用工具並理解工具的設計思想,以學習曲線陡峭的 React 爲例,我以爲當時我最大的阻礙是將我設計代碼的思路遷移到 React 的函數式編程上來,一開始也是一直半解只是會用,以爲什麼都很彆扭,可是當作了幾個項目以後,在一點點打開了函數式大門以後,就以爲 React 真的是太棒了,而且火燒眉毛的開始嘗試用 HOC,Props Render 進行邏輯抽象,重構以前的代碼並嘗試作一些業務中的輪子。我並不以爲我是科學家,能夠去研究出一些很前沿的技術,造一些很酷的新框架出來,我更願意去深刻業務,利用這些先進的思想去爲業務中的問題開發優秀的解決方案。

2019 新的起點

列個List吧,但願今年能夠把立的Flag實現:

  • 學習 RxJS 和 TS ,完成一個 React RxJS TS 的項目
  • 深刻學習 GraphQL ,造一個用 GraphQL API 的前端輪子(確定是個方輪子)
  • 作一個前端的工具,最好不用JS
  • 多寫文章多沉澱,把以前的學習筆記分享出來
  • 補一補數學,真的不好
  • 補一補英語,文檔看得頭疼
  • 工做生活 balance ,以前能夠說全身心投入工做中了
  • 健身,工做以後一共胖了 20 斤

寫在最後

文章的開頭是喬布斯的演講中關於因果的一句,我對此深信不疑。從小學學繪畫,到高中感興趣的 VB ,到大學的 CS 專業,這一切串起來,讓我走上了離視覺最近的前端道路。我也相信盡人事,聽天命,只要我不停下來,最會有所收穫。

你必須相信一些東西——你的勇氣、宿命、生活、因緣,隨便什麼——由於相信這些點滴可以一路鏈接會給你帶來循從本覺的自信,它使你遠離平凡,變得不同凡響。

掘金年度徵文 | 2018 與個人技術之路 徵文活動正在進行中......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