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一個老運維的內心話

https://tieba.baidu.com/p/4356267156?red_tag=3195727331php

 

功能介紹 互聯網技術分享平臺,分享的力量。幫主一直堅信技術能夠改變世界,從畢業到如今幹了15年運維,有許多話要和你說。
熟悉運維自動化,擅長架構設計,熟悉各類雲平臺技術和產品、負責設計開發運維平臺管理體系。python

正文其實我本沒有想過要寫這篇文字,但有次和業內的一位技術朋友聊起當前互聯網技術的話題,聊了不少東西,從互聯網產業的崛起、蓬勃發展、將來的走向又聊到互聯網技術起步、變化、開源、融合......等等。面試

我本是運維出身,不可避免的會聊些運維類的話題,其中就有最近一兩年運維工程師招聘難的現象,朋友說:你何不寫篇文章讓新入行的運維朋友看看大家這些搞了多年運維老人的一些見解、想法呢?當時我也只是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而後一笑而過,說了一個字:難!算法

不難寫,但難於讓人理解。服務器

回家後我也沒把這個事情當回事兒,直到有一天看不到很多運維的朋友在QQ羣裏喊:哪裏有運維的坑啊? 而另外一邊微信羣裏不少公司的運維管理層也在喊:求推薦各類運維人才!才愈加感受這需求關係的不對稱,爲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晚上回家仔細的考慮了下。微信

任何一件事物的出現都有原由,要說明白運維這事兒還得從頭提及: 我把運維的進化同互聯網的發展結合在一塊兒分紅幾個階段來說!網絡

2000年前:啓蒙數據結構

這個時候互聯網公司極少,就幾個門戶網站,上網有56Kbps的Modem就已經很牛了,能出去向朋友炫耀的,那個時候QQ還不叫QQ,叫OICQ,那個時候的聊天室也不像如今的聊天室,都是本地化的叫什麼xxx信息港,你想跟其餘省市的人聊天?除了當時一些很牛逼的技術人士,其餘人只能拿起當時的大哥大(模擬手機)或是bp機呼叫而後等回電話,那個時候運維貌似沒有完整的概念,當時我碰到過兩次,一個是中醫大學的計算機老師,負責整個學校的網絡建設,據說主要是搞Linux的,把我羨慕的不行,好牛逼啊,另外一個是通管局系統開發兼職服務器維護,據說是國防科大出來的,膜拜啊。UNIX Server和小型機在那時都是高端貨,通常人接觸不到,大部分的服務器需求在於傳統IT市場,若是企業、學校、政府等。架構

幾乎沒有人說本身是搞運維的! 到2000年的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有電子商務的概念了!併發

2000年-2005年:發展

這時期技術形態開始分散,開發和運維有明顯的工做區分了。 網絡層面,開始是ISDN,後來是ADSL,慢慢的光纖網絡開始進入市場,家用電腦開始進入千家萬戶。

互聯網方面呢,網遊開始進入國內,當時最出名和牛掰的就是盛大的《傳奇》,那叫一個火的一塌糊塗; OICQ開始叫QQ了,用戶數量呈爆發式增加;搜索、音視頻網站、交友網站等開始出現。

通信行業因爲手機快速迭代,帶彩屏的數字機開始出現,BP機慢慢退出市場,因爲手機功能的發展,開始 出現彩信、彩鈴等電信增值業務。

技術的實現方向也開始複雜化,高端存儲、負載均衡、CDN等開始大量運用部署;運維職業化開始逐步的進 入人們視野,由後臺走向前臺,並開始發揮這個職業應有的專業性。

這個時期運維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仍是至關值得信賴的,大部分是由開發由於公司需求和工做的細化轉過來。並且五年時間的進化,這部分人不但帶動了整個運維職業的轉化,且使運維體系愈來愈成熟,在技術及業務穩定性管理等各方面都留傳下了不少寶貴的經驗。

如今互聯網行業內大部分中高層運維人員基本都是從這個時候出來的。

2005年-2010年:開啓火箭上升模式

這段時間互聯網發展快的有點不像話,幾乎讓人跟不上節奏,也讓局外人看得眼花繚亂。不少傳統行業的朋友對互聯網的評價就是兩個字:金山。

網絡這時候家裏若是沒有個專線、光纖,出門都很差意思跟人說你是搞互聯網的。

行業內電商、社交、視頻、婚戀社交、遊戲、IM、垂直類產品、IDC、CDN、分析類等互聯網相關聯的產品飛速發展,不只產品愈來愈完善,技術也是跟着快速迭代,研發類的就不說了,運維類的如LVS、 Haproxy、Nginx、Apache、MySQL、分佈式存儲、分佈式IDC、高併發等等,自動化運維的概念也開始興起。

因爲互聯網的發展需求更多帶寬質量更好的基礎網絡,人們對於信息快速獲取和交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通信行業也紅紅火火起來,這個時候也是智能手機興起發展的最好時機。

因爲是互聯網的黃金期,愈來愈多的人加入到了互聯網發展的大潮中,因爲各個公司的人才需求量暴增,各類技術培訓班也應運而生,網絡類、研發類、運維類、設計類等。

2010年-2015年:已經升到太空啦

電商、社交、互聯網金融、雲計算、遊戲、視頻、手機APP等都已是人們口中火的不能再火的詞語了,若是你不知道這些,感受你就是從火星來的同樣,這個時候不光是開發、運維、設計、產品等職業人員大幅度 擴充,就連傳統行業的各種大咖都開始加盟互聯網公司了,不少人感嘆互聯網的春風來的真是不夠溫柔,夠狂野!

這是大數據、雲計算的時代:人的慾望是跟着得到的多少來決定的(當只有一個饅頭的時候,他的慾望是得到一頓好吃的飯菜,當能作飛機了,他的慾望多是遨遊太空),當人們再也不知足普通的信息獲取、信息交換時,更多的慾望需求隨之而來,商業公司的產品也不可能一成不變,他們須要更多的概念,用不斷更新更加人性化的產品來知足人們不斷膨脹的需求和投資人對將來的指望。

這個時候整個產業的轉變和人思想的變化將是劃時代的里程碑,好比將改變人們生活習慣、進化生產力、完全知足人類惰性的等等想法和產品開始出現了。
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穿戴、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產業的變化帶動產品變化,一樣帶動技術的變化,你變我也變,你們一塊兒變也能變的更好,不然你就要被淘汰了。

結合上面說的互聯網環境,加上最近幾年的經歷,讓我以爲雲計算遮天蔽日的如今,技術行業受到最大的衝擊、威脅和變化的就是運維職業。

爲何呢?咱們來看看之前運維的一些主要工做。

基礎工做:
1.評估產品 2.選擇IDC公司 3.採購服務器 4.安裝配置服務器 5.把服務器送IDC上架6.調試網絡7.上線代碼、配合研發調試代碼8.監控服務器、各類業務應用、收集日誌和報警 9.根據收集到各類日誌信息,配合研發作優化 10.解決平常問題,如服務器、交換機、硬件、網絡等
更高級的工做:
1.編寫各類自動化腳本2.自動化部署3.開發運維管理平臺4.開發運維衍生產品5.改變運維模式,提高服務意識
如今雲計算出現了,上面這15項目工做內容,雲平臺能抹殺掉全部的基礎類工做。由於這部分工做對於像 AWS、騰訊雲、阿里雲之類的雲技術公司來講,只要給他們一點時間,我相信他們會作的更好更穩定更加完善。

那麼從事這部分工做的運維人員將何去何從?並且目前這部分的運維人員佔了至關大的一部分數量。

我將目前從事運維職業的朋友按時間大體分了三個類別:
■第一批:2007年以前,目前這類朋友基本佔據各公司中高層職位 ■第二批:2008年-2013年,這部分運維朋友基本是公司的中流砥柱,在主要的技術或是管理崗位 ■第三批:2013年以後從事運維工做的朋友,基本在作最基礎的運維工做
按來源也分了三個類:
■第一類:學校裏計算機學習成績不錯的通常都往BAT一二線公司去了,大部分仍是從事研發類工做,留下一部分學習成績通常的學生勉強去面試運維工做。■第二類:因爲當前互聯網搞的如火荼毒,薪水高,工做自由(吹的)等吸引了一大批初高中畢業,大學輟學的小夥子參與的培訓班,固然這裏面也有很多學的還不錯的同窗。■第三類:在其餘行業搞不下去,或是公司內部轉崗幹運維的。
這三類運維人員裏面,第一類的朋友若是能努力學習,會出幾個很是不錯的好苗子,但就是這樣寥寥的幾個也都是但願往BAT一二線互聯網公司擠。

第二類和第三類,基礎相對來講很薄弱,薄弱到什麼程度呢,數據結構的書都沒有摸過,高等數學就不用多說了,這類的運維人員上崗了,除了系統操做,搞搞配置,能力強的能夠搞搞php,python的基礎頁面開發,其餘研發類東西基本就是不行,並且不少東西沒有學過,在解決問題和考慮問題上思惟也頗有侷限性。 固然我不是指全部人,妖孽總會有那麼一兩個的!

關鍵是目前第二三類的朋友恰好處於公司一線,數量很多。

那麼在雲計算時代,第二類和第三類大部分的運維朋友(這類朋友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預計有60%)若是 本身不努力的話,近幾年必定是會被淘汰的。

如何保證未來不太淘汰,而且能更進一步呢,我我的提幾點建議,若是你能看到這篇文章,且能從如今開始實施行動,我相信未來你必定會很好!

1、轉變思想: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

不要認爲搞了運維就是爲了找份工做養活本身,或是指望本身走了狗屎運找一家公司能混到上市實現財務自由後享受養豪車包二奶的生活,你也不想一想國內這麼多家創業公司,每一年能有幾家上市?你必定要把它當成本身將來幾十年的職業!是本身賴以生存,並能體現本身價值的根本。

2、從如今開始學習:從基礎學

溫習之前學過的,學習之前沒有學過的基礎知識,好比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算法、TCP、網絡、程序設計 等等,這些東西就是你未來更上一層的根。雖然會很枯燥,可是隻要堅持下來,必定會有不少收穫。

3、少看網上的文章:造成本身的知識點

網上發表的技術文章少看,並非說網上的文章怎麼怎麼很差,而要造成的知識,就必須本身多思考多作實驗,在各類出錯成功後你才能記憶深入,才能成爲你本身的知識。

若是你非要徹底照搬的話,那你就給在腦子裏全記下來。如今不少人面試的時候讓他說下某個配置怎麼作,怎麼優化,都是回答在筆記裏,或是百度,我聽到這些實在是無語,難不成出現緊急故障須要你修復的時候你還去翻筆記、用百度?

4、縱向學習:深刻某一個點

如今不少初學者喜歡廣撒網,看別人搞這個也學,看別人搞那個也學,甚至有部分運維人員還專門喜歡獵奇,搞別人不知道或是很是小衆的技術,以此來炫耀本身。說的難聽點,在我看來這很是的幼稚,首先不說這東西你如今是否適用,關鍵是你把精力耗在這上面,本身常常用的那些技術點都沒有整明白,出了問題還要請教別人。

我曾經就碰到過某個創業的公司運維朋友,公司小架構也簡單,開始我就告訴他,先把各類業務關係和功能 理清,能拆分的拆分,把監控報警作好,有時間作好自動化,多考慮將來的擴展性,結果他沒事一陣兒整 openstack,一陣兒搞分佈式存儲,一陣兒又搞其餘的,也不會寫代碼,一我的也沒整出啥堂,而後過了 半年再跟他聊的時候,公司拿到錢了急劇擴張,之前的架構要改造,如何改造他本身沒有一點思路,不少細 節搞不清楚,結果原本是他妥妥的運維經理位置,本身擔不起來只能拱手讓給別人。其實只要他把這半年的 時間利用起來把本身現有的架構(多和研發溝通)和用到的技術點研究透徹,我相信也不至於如此尷尬。

5、成爲專家:你就牛逼

若是你上述四點作好,那麼你就離某一方面的專家僅一步之遙,這個時候你須要更加努力的學習,把某個方 面的技術發展史,代碼的優缺點弄的明明白白,若是能修改代碼或是二次開發那就更牛逼了,你須要多吸收 與此技術相關聯的知識,多和研發前輩們交流,而後老老實實沉浸於此幾年時間,以後在某個雞鳴狗叫的時 刻,你會忽然發現本身涅槃重生了,受到各類膜拜,各類高薪offer。

6、學會作事:

有的公司小,實行的是扁平化管理;有的公司大,實行的是層級式管理。兩種管理方式在公司不一樣的發展階段有不一樣的優缺點。有很多剛入門或是已經在公司幹了一兩年的朋友確定聽過前輩們談論公司的辦公室政治,如何如何複雜等,其實就如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樣,有辦公室的地方就必定會有辦公室政治。

對咱們剛剛進入公司的朋友來講,在這樣的狀況怎麼好好工做呢?其實很簡單---搞清本身的位置,作好本身的事情。這句話提及來很簡單,可是真正作到的卻沒有幾我的。無論是哪一種管理模式的公司,真正放心放權的管理人也沒有多少,你們平時可能會碰到越級安排工做,或是越級彙報的狀況。如何處理呢?

1、跨部門狀況:
有別人的部門領導自覺得跟老闆關係好,喜歡越過你部門的領導直接讓你接活,這個時候你直接拒絕也很差,直接答應也很尷尬,那麼你能夠委婉的說本身手頭上還有其餘的事情,先看下時間安排,待會兒答覆;或是先接下來,跟本身部門領導彙報後聽領導安排。

2、本部門內的越級彙報和越級安排(領導的領導)
這樣的事情我相信不少人碰到過,並且不少人常常喜歡這麼幹,那麼做爲小小弟的咱們怎麼辦?先接下,而後跟本身的直接領導說下這個事情的原委,這樣事情也辦好了,本身的直接領導也知道事情的緣由該知道怎麼作了。

可是若是你不說,掖着瞞着的話,早晚會出問題的。至少部門內氛圍不諧和是確定的,時間長了會直接致使部門內部四分五裂,你們都會想着直接給大領導彙報、刷臉、邀功,時間一長這個部門主管基本就沒什麼威信了;可是大領導又不可能天天都關注下面各部門每一個人的工做細節,仍是得經過部門主管去安排,這個時候下部門主管已經沒有威信了,那麼這個部門的執行力就會大大下降,你們明面不反對,各類陰奉陽違就必須的。

這樣就會常常出問題,出了問題部門主管就會捱罵,整個部門的KPI就會很差看,那麼做爲部門裏的員工就會 過的很好嘛?確定不會,由於你的KPI還得你的部門主管來評定。最終苦的仍是本身!

結論:多彙報、多溝通、多作少說、按時完成。

7、與人爲善:作一個平和的人

有句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意思是說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記得與人爲善,與人交往面帶微笑,與人交談誠懇傾聽。就算你之後出點差錯,別人也會給你一條退路。若是作不到,或是看不慣某些事,也要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態。可是如今不少初中級的運維人員,一旦發現本身知道的技術點別人不知道,立馬尾巴高蹺,各類諷刺嘲弄、看不起別人,還有的如藏家珍,怎麼問都不說;反而那些老一輩的研發,高級的運維工程師,每次跟別人交談無論本身是否知道,都會側耳傾聽,等別人說完了才說出本身的見解。給與別人足夠的尊重,這就是處世最基本的原則。

固然若是你正好知道某一個別人不知道的而去幫助別人,總有一天你也會獲得別人的幫助。

知識無止境,你知道越多發現學的越少。

(完)

附:以上內容純屬我的觀點,互聯網這個產業愈來愈大,包羅了太多的東西,某些內容我只能取一點來講,可能有些地方也並不完善,若是此文能幫助到一些運維朋友有所進步,我甚感欣慰;若是有的朋友以爲不值一提,那就請一笑而過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