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向用戶: Web2.0所不能忽視的手段


3841605379

豆瓣的官方T恤賣的如何?按照周遭朋友的主流觀點是,這衣服真的不是很好看,熱賣機率不大,如今在豆瓣上也很難看到,彷佛證實了這一點。而個人觀點是豆瓣 賣的不是衣服,是在炒做。T恤概念一出,所增長的頁面回訪率,和對此的關鍵詞搜索次數,大幅增長,同時爲維護豆瓣最寶貴資源之一的羣組提供了一個不算差勁 的通吃話題,起到了激活用戶的做用。

因而乎,有的羣組推出了其自創的產品,掛上豆瓣旗下某羣組的名號,開始兜售。在淘寶上簡單搜索了一下,人氣與銷售還算不錯。據其中一位店家宣稱,其第一季賣出了800件。800件啊,其中有幾個不是豆瓣的粉絲,即便不是,他們往後成爲粉絲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

不管豆瓣的初衷爲什麼,如此這般經過一個利用原本品牌而衍生出貌似絕不相關的產品乃至於概念,來引導甚至激活客戶羣的模式,正是以用戶創造內容/服務爲基本哲學的web2.0服務中值得推廣和利用的手段,同時也能將公司的文化傳遞給用戶。
然而,不少互聯網公司彷佛對亞當斯密「守夜人」的理論傳承有佳。僅僅經過代碼與數據庫表單來改善體驗與服務的不干涉概念深刻骨髓,縱然每個員工都去應 用,但其使用程度和影響與普通用戶無異。竊覺得,服務提供商應該適時的利用本身的便利資源,以一個「積極干預者」的身份去參與其中,經過創建一些具備影響 力的話題來激活用戶。

用戶是Web2.0服務的命脈。有了富含企業文化的話題或服務,就有了供用戶選擇的選項,有了選項,實現用戶認同服務就容易的多,在此基礎上,逐步的實現羣體影響力的生成,豐富公司的商業模式。

當初Flickr免費派發Cookies(是真實的小甜點哦)的謠言,Mozilla與維基基金會開放贊助窗口與周邊設備(如T恤和鼠標墊)的作法,彷佛都在告訴咱們,即使Web2.0時代,千萬不要忽視可以激活用戶的活動、服務或是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