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OpenOffice 與 LibreOffice 之間的抉擇

Apache OpenOffice 與 LibreOffice 之間的抉擇

Apache OpenOffice LibreOffice 都 是OpenOffice.org的現代衍生產品。最近幾年,幾乎全部的Linux發行版都將LibreOffice做爲它們的默認辦公套件。然而,過去 18個月來,OpenOffice做爲Apache項目又從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對於這兩款全功能辦公套件,如今,自由軟件用戶能夠進行二選一咯~

210641yyikkkvi0gqgy5i5.png

然而即便是用戶,在兩種幾乎同樣的選擇中作決定也會有困難。三年前,這哥兒倆分了家,三年時間,這對於軟件開發來講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即便是這樣,OpenOffice和LibreOffice之間的不一樣卻剛剛開始顯現。除去那些明顯已經去掉的過期特性,單說功能集合與基本邏輯,自從OpenOffice.org時代以來,這二者都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改變。html

縱觀整個套件,只有個別應用裏能發現一些新功能,主要集中在Writer的文字處理方面。其實,它們二者之間的大部分區別主要存在於更高的層面,例如對格式和字體的支持、對插件擴展的政策等,更多的不一樣,則體如今是否緊跟時代,以及對標準化接口的努力程度上。web

具體各程序間的區別數據庫

LibreOffice和OpenOffice之間的程序大部分都是同樣的。例如它倆的Draw,看起來徹底沒有區別;再如Impress,主要的區別就是LibreOffice的最新版支持使用Android設備控制幻燈片放映;除了幻燈片背景之外,二者其餘方面沒什麼不一樣,都能很好的勝任平常使用,除非有特殊偏好,用戶選擇哪一款均可以;一樣,在Calc電子製表軟件中,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你能夠在LibreOffice裏建立數據表單。apache

即便在用戶最經常使用的Writer程序中,二者的區別也很小。LibreOffice這邊,編輯窗口的底部狀態欄如今新包含了一個字詞計數器,審閱標籤也再也不侷限於某個單個點,如今能夠附加在配圖上,另外,LibreOffice終於解決了「腳註沒法緊靠對應文本顯示」的bug,除此之外,LibreOffice還添加了一個簡易搜索欄,與web瀏覽器上的那種相似,同時,去掉了圖形水平線的選項,這個功能過去十幾年來幾乎從沒人用過。編程

格式與字體瀏覽器

一些更明顯的區別體如今格式分類與字體支持上。例如,OpenOffice始終支持一些較老的保存格式,像AportisDoc(Palm版)和Pocket Word。另外,它也能夠打開.docx格式的文件,可是沒法像LibreOffice同樣將文檔保存爲docx格式。app

LibreOffice一樣在字體支持方面佔有優點。它對多語言和高級排版工藝始終有較好的支持,所以最新發布版本可以支持OpenType這樣的現代字體首選格式。更重要的,經過「文件->屬性->字體」,你可以將字體嵌入到文檔中去,無需任何繁瑣操做,就能確保字體的兼容性。框架

這樣的特性使得LibreOffice在面對微軟Office用戶轉換格式的時候,獲得了決定性的1分。由於一般OpenOffice和LibreOffice都沒法很好處理微軟格式的文檔,特別是那些又有文字表格又有圖形對象再加上覆雜格式的文檔。所以,若是你要共享複雜一些的文檔,例如宣傳手冊,最好使用PDF格式,而不是Open文檔格式(ODF)。工具

然而,若是你確實須要轉換一些本地或微軟的文檔,LibreOffice擁有一些決定性優點。它不只能讀寫大多數微軟文檔,並且它對字體替換處理的很好,而這正是文檔格式轉換時要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儘管其餘問題仍有很多,例如在特性實現上有所不一樣,但LibreOffice在處理微軟Office文檔時確實應該是一個更可靠的選擇。字體

對待插件擴展的政策

OpenOffice和LibreOffice二者都能很好的支持插件擴展,想要增強或替換某個特性的時候,用戶只須要幾分鐘就能下載並安裝完畢。大多數狀況下,同一個擴展,在OpenOffice和LibreOffice上面都能工做的很好。

區別就在於,使用LibreOffice時,你無需親自安裝那些最流行的插件擴展。相反,LibreOffice已經幫你安裝整合好了。例如,基本語法校驗工具Lightproof、數據庫彙總和打印工具ReportBuilder、演示文稿壓縮工具PresentationMinimizer、博客用戶喜歡的WikiPublisher、還有幻燈片配置工具PresentationConsole等等。

以上這些擴展在OpenOffice下一樣可用。與前者不一樣的是,使用OpenOffice時,你首先須要知道有這些擴展,而後專門去找到它們,這樣一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用戶對不少功能的體驗。所以,當OpenOffice在最近發佈的版本中嘗試努力提供更好用的現代模板和剪貼畫時,這樣的疏漏就成了一個很是嚴重的不足,特別是當它很容易彌補的時候,(更況且LibreOffice同時也提供了自家最新的模板和剪貼畫)。

界面的更新換代

在OpenOffice.org屬於Sun和Oracle的12年日子裏,它的界面和許多的其它功能同樣,幾乎被丟在遺忘的角落。現在的結果就是,OpenOffice和LibreOffice做爲套件產品,都各自擁有一整套優秀的功能,可是它們的界面卻仍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只有表面上的一些老舊界面被移除,其實大部分仍然亟待更新。

在最新的發佈中,OpenOffice試圖完全更新本身的界面的努力主要集中在「邊欄」上。這一特性,你能夠經過「工具->選項->LibreOffice->高級」打開,它被標記爲「試驗性」的。

邊欄是一組功能集合,主要用於用戶手動格式化。這一特性便於用戶應用樣式,由於若是用戶關注在文章邏輯上,很容易忽略編排的樣式。然而,最好的是,它大大簡化了格式化字符和段落的選項卡,例如全部應用程序中都有的邊框選項卡,以及電子表格單元格中的「格式」選項卡。幸運的是,邊欄還從新定義了菜單和樣式對話框窗口的概念。

LibreOffice還擁有更多的「冒險創新精神」,例如,與邊欄相似,Impress中的任務面板,摘要顯示了大多數幻燈片設計步驟中要用到的選項卡名稱。

在Writer編輯窗口中,LibreOffice的大部分界面已經完成改進,窗口底部的狀態欄中,添加了一個字詞計數器,本來負責管理和編輯模板的狹窄子菜單,現在也已被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流線形按鈕所取代。

更明顯的,LibreOffice中的主文本框架被精減爲四個邊角的十字準線。一樣的,頁眉和頁腳也默認改成不可見,要想找到它們,四個小直角標明瞭它們的邊界位置,點擊就能夠出現。

不太成功的一點改進是LibreOffice中管理頁眉頁腳的編輯窗口中的選項卡。雖然這個選項卡事實上是爲了便於手動調整格式,可是讓人鬱悶的是,當在新一頁的第一行輸入的時候,已經輸入的一部分老是會自動隱藏起來。

儘管LibreOffice還重組了許多對話窗口的選項,可是這些努力遠沒有結束。有時,開發人員會讓LibreOffice變成傳統框架與現代極簡藝術的混合體,看起來有些不三不四,可是,至少LibreOffice正在嘗試着解決長期擱置的界面問題,而這些,OpenOffice甚至都還沒來得及意識到。

作出選擇

若是文檔不超過2到3頁,通常用戶可能會時常看看標題欄看本身用的是LibreOffice仍是OpenOffice。然而,對於進階用戶而言,LibreOffice目前可能更有優點。優點並不算大,可是很明顯。

這一優點的確很難被忽略。緣由首先是,在LibreOffice已經確立了好幾個月時間優點的狀況下,OpenOffice卻仍在專一於管理權和代碼審計,這些工做也許有幫助,也有必要,可是普通用戶更願意看到他們對代碼作出更多的改進工做。

其次,LibreOffice的開發人員大部分是Go-oo的前成員,這是OpenOffice.org的一個非官方分支,以「快速完善」爲目標。當Apache OpenOffice項目組還在籌建中的時候,LibreOffice就已經吸引了全世界酷愛編程、熱衷變革的天才們。

沒有人作過準確的調查,可是我印象中,當OpenOffice.org社區分家的時候,大部分富於冒險創新精神的貢獻者都選擇了LibreOffice,同時,有一些半獨立的文檔小組,在謹慎地同時爲兩個項目工做。

其實,LibreOffice最重要的優點或許能夠稱之爲「吸血許可證」。怎麼個意思呢?就是OpenOffice的Apache許可證兼容LibreOffice的Lesser GNU通用公共許可證,可是LibreOffice的Less GNU通用公共許可證卻不兼容OpenOffice的Apache許可證。換句話說,LibreOffice能夠隨意自由地從OpenOffice「借」代碼,可是OpenOffice卻根本沒法從LibreOffice「借」到任何東西。嚴格地講,若是想從LibreOffice「借」來某個功能,OpenOffice必須徹底從頭實現。

這一狀況有可能會改變,尤爲是當Apache OpenOffice比LibreOffice擁有更高的知名度的時候,然而LibreOffice的支持者們正在迅速擴張,它的社區很是活躍,短短3年間所作的要比OpenOffice.org十二年來作的還要多。

如今,除非你特別須要某個功能,使用OpenOffice仍是LibreOffice幾乎沒有區別。可是,我判定,除非發生某些不可預料的事情,不然LibreOffice的優點將會愈來愈大。不管你選擇支持哪一方,幾年內,也許你會對它從新做出評價。

via: http://www.datamation.com/applications/apache-openoffice-vs.-libreoffice-1.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