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協議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的縮寫,是用於從萬維網(WWW:World Wide Web )服務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
HTTP是一個基於TCP/IP通訊協議來傳遞數據(HTML 文件, 圖片文件, 查詢結果等)。html
HTTP三點注意事項:java
一個HTTP請求報文由請求行(request line)、請求頭(header)、空行和請求數據4個部分組成,下圖給出了請求報文的通常格式。android
請求行由請求方法字段、URL字段和HTTP協議版本字段3個字段組成,它們用空格分隔。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瀏覽器
根據HTTP標準,HTTP請求可使用多種請求方法。
HTTP1.0定義了三種請求方法: GET, POST 和 HEAD方法。
HTTP1.1新增了五種請求方法:OPTIONS, PUT, DELETE, TRACE 和 CONNECT 方法。緩存
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安全
1).GET服務器
最多見的一種請求方式,當客戶端要從服務器中讀取文檔時,當點擊網頁上的連接或者經過在瀏覽器的地址欄輸入網址來瀏覽網頁的,使用的都是GET方式。GET方法要求服務器將URL定位的資源放在響應報文的數據部分,回送給客戶端。使用GET方法時,請求參數和對應的值附加在URL後面,利用一個問號(「?」)表明URL的結尾與請求參數的開始,傳遞參數長度受限制。例如,/index.jsp?id=100&op=bind,這樣經過GET方式傳遞的數據直接表示在地址中,因此咱們能夠把請求結果以連接的形式發送給好友。以用google搜索domety爲例,Request格式以下:網絡
能夠看到,GET方式的請求通常不包含」請求內容」部分,請求數據以地址的形式表如今請求行。地址連接以下:app
地址中」?」以後的部分就是經過GET發送的請求數據,咱們能夠在地址欄中清楚的看到,各個數據之間用」&」符號隔開。顯然,這種方式不適合傳送私密數據。另外,因爲不一樣的瀏覽器對地址的字符限制也有所不一樣,通常最多隻能識別1024個字符,因此若是須要傳送大量數據的時候,也不適合使用GET方式。dom
2).POST
對於上面提到的不適合使用GET方式的狀況,能夠考慮使用POST方式,由於使用POST方法能夠容許客戶端給服務器提供信息較多。POST方法將請求參數封裝在HTTP請求數據中,以名稱/值的形式出現,能夠傳輸大量數據,這樣POST方式對傳送的數據大小沒有限制,並且也不會顯示在URL中。還以上面的搜索domety爲例,若是使用POST方式的話,格式以下:
能夠看到,POST方式請求行中不包含數據字符串,這些數據保存在」請求內容」部分,各數據之間也是使用」&」符號隔開。POST方式大多用於頁面的表單中。由於POST也能完成GET的功能,所以多數人在設計表單的時候一概都使用POST方式,其實這是一個誤區。GET方式也有本身的特色和優點,咱們應該根據不一樣的狀況來選擇是使用GET仍是使用POST。
3).HEAD
HEAD就像GET,只不過服務端接受到HEAD請求後只返回響應頭,而不會發送響應內容。當咱們只須要查看某個頁面的狀態的時候,使用HEAD是很是高效的,由於在傳輸的過程當中省去了頁面內容。
請求頭部由關鍵字/值對組成,每行一對,關鍵字和值用英文冒號「:」分隔。請求頭部通知服務器有關於客戶端請求的信息,典型的請求頭有:
最後一個請求頭以後是一個空行,發送回車符和換行符,通知服務器如下再也不有請求頭。
請求數據不在GET方法中使用,而是在POST方法中使用。POST方法適用於須要客戶填寫表單的場合。與請求數據相關的最常使用的請求頭是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
1).GET
//請求首行 GET /hello/index.jsp HTTP/1.1 //請求頭信息,由於GET請求沒有正文 Host: localhost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5.1; rv:5.0) Gecko/20100101 Firefox/5.0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Accept-Language: zh-cn,zh;q=0.5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Accept-Charset: GB2312,utf-8;q=0.7,*;q=0.7 Connection: keep-alive Cookie: JSESSIONID=369766FDF6220F7803433C0B2DE36D98 //空行 //由於GET沒有正文,因此下面爲空 |
2).POST
// 請求首行 POST /hello/index.jsp HTTP/1.1 //請求頭信息 Host: localhost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5.1; rv:5.0) Gecko/20100101 Firefox/5.0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q=0.8 Accept-Language: zh-cn,zh;q=0.5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Accept-Charset: GB2312,utf-8;q=0.7,*;q=0.7 Connection: keep-alive Referer: http://localhost/hello/index.jsp Cookie: JSESSIONID=369766FDF6220F7803433C0B2DE36D98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Content-Length: 14 // 這裏是空行 //POST有請求正文 username=hello |
HTTP響應也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狀態行、響應頭、空行、響應正文。
正如你所見,在響應中惟一真正的區別在於第一行中用狀態信息代替了請求信息。狀態行(status line)經過提供一個狀態碼來講明所請求的資源狀況。
狀態行格式以下:
其中,HTTP-Version表示服務器HTTP協議的版本;
Status-Code表示服務器發回的響應狀態代碼;
Reason-Phrase表示狀態代碼的文本描述。
當瀏覽者訪問一個網頁時,瀏覽者的瀏覽器會向網頁所在服務器發出請求。當瀏覽器接收並顯示網頁前,此網頁所在的服務器會返回一個包含HTTP狀態碼的信息頭(server header)用以響應瀏覽器的請求。
HTTP狀態碼的英文爲HTTP Status Code。狀態代碼由三位數字組成,第一個數字定義了響應的類別,且有五種可能取值。
常見狀態代碼、狀態描述的說明以下。
Content-Type,內容類型,通常是指網頁中存在的Content-Type,用於定義網絡文件的類型和網頁的編碼,決定瀏覽器將以什麼形式、什麼編碼讀取這個文件,這就是常常看到一些Asp網頁點擊的結果倒是下載到的一個文件或一張圖片的緣由。
1.GET提交,請求的數據會附在URL以後(就是把數據放置在HTTP協議頭<request-line>中),以?分割URL和傳輸數據,多個參數用&鏈接;例如:login.action?name=hyddd&password=idontknow&verify=%E4%BD%A0 %E5%A5%BD。若是數據是英文字母/數字,原樣發送,若是是空格,轉換爲+,若是是中文/其餘字符,則直接把字符串用BASE64加密,得出如: %E4%BD%A0%E5%A5%BD,其中%XX中的XX爲該符號以16進製表示的ASCII。
POST提交:把提交的數據放置在是HTTP包的包體<request-body>中。上文示例中紅色字體標明的就是實際的傳輸數據
所以,GET提交的數據會在地址欄中顯示出來,而POST提交,地址欄不會改變
2.傳輸數據的大小:
首先聲明,HTTP協議沒有對傳輸的數據大小進行限制,HTTP協議規範也沒有對URL長度進行限制。 而在實際開發中存在的限制主要有:
GET:特定瀏覽器和服務器對URL長度有限制,例如IE對URL長度的限制是2083字節(2K+35)。對於其餘瀏覽器,如Netscape、FireFox等,理論上沒有長度限制,其限制取決於操做系統的支持。
所以對於GET提交時,傳輸數據就會受到URL長度的限制。
POST:因爲不是經過URL傳值,理論上數據不受限。但實際各個WEB服務器會規定對post提交數據大小進行限制,Apache、IIS6都有各自的配置。
3.安全性:
POST的安全性要比GET的安全性高。注意:這裏所說的安全性和上面GET提到的「安全」不是同個概念。上面「安全」的含義僅僅是不做數據修改,而這裏安全的含義是真正的Security的含義,好比:經過GET提交數據,用戶名和密碼將明文出如今URL上,由於(1)登陸頁面有可能被瀏覽器緩存, (2)其餘人查看瀏覽器的歷史紀錄,那麼別人就能夠拿到你的帳號和密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