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工智能的版權疑惑:收益歸誰?責任歸誰?

人工智能創做的做品是否擁有版權?這些做品版權歸屬於誰?而人工智能犯錯後果又該由誰承擔?衆多問題亟待法律法規的完善。算法

你有沒有發現,近年來,國內版權意識已經開始覺醒。網絡

現在,各個音樂、視頻平臺上的不少做品,都須要付費購買會員才能收聽、觀看。創做者對於盜版已經「零容忍」,國家對於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增強與完善。學習

不過,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又開始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好比:可以創做做品的人工智能是否擁有版權?人工智能

剛過去的4 月 26 日,是第 19 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不妨藉此探討一下人工智能與版權的問題。設計

由黑洞引發的版權風波

就在前不久,黑洞照片引起了一場關於版權的輿論風波。該照片剛剛發佈就被視覺中國據爲己有,打上版權水印。3d

視覺中國在黑洞照片公佈當晚,將該圖片收入本身版權圖庫

最終結果是,視覺中國道歉,而黑洞照片,由於其背後是全球數位天文學家、軟件工程師、天文望遠鏡以及計算機的努力,屬於合做做品,沒法分割,所以不受著做權法保護,它的版權公認屬於全人類。cdn

黑洞照片的版權風波平息了,可是,咱們由此想到,對於可以獨立創做做品的人工智能,它們所創做的做品,版權該屬於誰?視頻

AI 創做的做品擁有版權嗎?

自從人工智能開始在文創領域嶄露頭角,它們的做品版權所屬就備受爭議。隨着相關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獨立創做能力也愈來愈強。blog

2016 年,日本研發的人工智能創做了科幻小說《電腦寫小說的那一天》,不只騙過了全部人類評審,還成功入圍日本微小說文學獎。圖片

2017 年 5 月,由微軟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統「小冰」創做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

2018 年 4 月,韓國首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參與歌曲製做得到成功,自主開發能唱歌的「K-pop AI」。

以前,谷歌人工智能還能進行繪畫創做,有畫做甚至被拍出了 8000 美圓高價。

前日,人工智能撰寫的第一本書出版,書名爲《鋰離子電池:機器生成的前沿研究摘要》

此類例子不勝枚舉。人工智能創做已不是新鮮事。可是,對於這些做品,版權屬於誰?稿費、拍賣費等應該歸誰全部?

有人認爲,這些做品並不能算創做,只能說是算出來的,或者說,是模仿與拼湊出來的,所以不存在版權問題;

另外一種觀點則是,以天然語言理解與生成爲核心技術的人工智能,其生成語言的功能使它具備了原創能力。雖然做品距離大師還有很大距離,但也是創做,人工智能應該擁有版權。

全球尚無定論 

對此,各個國家都有不一樣法律規定與舉措。

英國:早在 1988 年,英國出臺的《版權、外觀設計和專利法》就認可,「計算機產生」的做品是沒有「人類做者」的做品,並明確授予此類做品版權保護。

歐洲:2017年2月,歐洲議會出於版權保護的目的,提倡授予自主式機器人「電子人」的法律地位。

日本:2016 年,日本經過知識產權促進計劃,其中重頭戲就是創建人工智能創做產品「版權」保護法律體系。日本政府稱其將經過這一計劃創建新的註冊系統,以保護人工智能做品的版權。

中國:我國《專利法》也正在逐步放開對計算人「算法」的專利保護,但針對人工智能產品的專利申請,《專利審查指南》還在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美國:依據美國憲法中的知識產權條款,制憲者並未將經過機器人創做的、受版權保護的做品寫入該條款裏,由於機器只是簡單地根據程序指令作事,徹底不須要任何物質獎勵。

時至今日,此類探討在全球範圍來講,依然沒有定論。

AI 受榮誰獲益,闖禍誰擔責?

衆所周知,在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技術訓練下,人工智能變得愈來愈聰明,可能會作出「監護人」也意想不到的事情。

以此前 Uber 自動駕駛汽車事故爲例。

2018 年 3 月,一名過馬路女性被 Uber 的一輛無人駕駛 SUV 撞倒最終死亡。這是首例無人駕駛車撞人致死事故,當時掀起軒然大波。

最後,經調查,責任不在 Uber,而在於受害者本人,Uber 不承擔刑事責任,而當時在車中的後備司機則須要接受進一步調查。

同年,特斯拉無人駕駛又形成一塊兒自動駕駛系統致人死亡的車禍,最終交警認定,司機負主要責任。

這兩起事故中,自動駕駛系統都沒有被指定承擔責任。可是,若是有一天,自動駕駛徹底實現無人駕駛,發生事故的話,該由誰負責呢?這是至今無解的問題。

一樣的,若是人工智能創做的做品獲獎、售賣,獲益者又是誰呢?

人工智能的版權問題,還有不少待完善

面對愈來愈多的人工智能創做內容和其餘產品,版權相關問題須要明確法律法規來解決。

若是人工智能創做的內容具有了「做品」的外觀,從而構成版權法(著做權法)意義上的「做品」時,版權制度就必須迴應如何界定人工智能做品的產權歸屬。

若是不明確界定人工智能做品的權利歸屬,任其成爲「無主做品」,將會引起大量的法律爭議,衝擊既有的版權制度,甚至形成「盜版」沒法管制的道德危機。

自版權制度誕生以來,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隨着版權產業的深入變革,版權制度也隨之調整。

 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咱們還有不少要作的。在 AI 的知識產權問題上,一樣還有不少待完善。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