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小娜APP的案例分析html
第一部分 調研, 評測ios
1.上手體驗數據庫
最初下載好Cortana,打開app,讓我選擇了幾個界面顏色,這一點仍是很好的,可以根據每一個人不一樣的愛好選擇本身喜歡的主界面顏色。以後在體驗產品功能時,發現語音功能不是很好用,識別時間比siri長不少。在使用撥號功能時,可能由於權限緣由,須要點不少次才能撥打電話,很麻煩。編程
2.Bug服務器
Bug能夠分解爲:症狀(Symptom)、程序錯誤(Fault)、根本緣由(Root Cause)。app
症狀:即從用戶的角度看,軟件出了什麼問題。例如,輸入(3211)時,程序出錯退出。測試
程序錯誤:即從代碼的角度看,代碼的什麼錯誤致使了軟件的問題。例如,代碼在輸入爲某種狀況下訪問了非法的內存地址——0X0000000C。編碼
根本緣由:錯誤根源,即致使代碼錯誤的根本緣由。例如,代碼對於id1==id2的狀況沒有作正確判斷,從而引用了未賦初值的變量,出現了以上的狀況。人工智能
我發現的bug:spa
(1)在語言的識別上有時會出現錯誤。
(2)在信息的查詢上又是會答非所問。
(3)經常出現沒法鏈接服務器現象。
3.bug描述
1.在人機交互體驗上,語音的識別出現錯誤,會出現「所答非所問」的現象。比較影響用戶平時的使用
2.有時在經過正確的語音識別後,會出現錯誤的答案,也就是信息的查詢上出現了一些錯誤(不常見)。
3.在軟件主界面上,等待一會,就會出現沒法鏈接服務器的提示,幾秒後恢復鏈接。
採訪對象:某同窗
背景和需求:某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熟悉編程,體驗該app的功能,尋找缺點。
體驗過程:首先使用了app自帶的功能,好比今日一覽、提醒、新建提醒、天氣、笑話、唱歌、新聞、鬧鐘、會議、電影,體驗還算成功,軟件沒出現太大錯誤。
用戶問題也獲得了相應的解決。接下來,問了一些位置,時間,日期等問題,軟件出現了語音識別不清等問題,在重複幾回後獲得瞭解決。
用戶對產品改進意見:無
結論:好,不錯
緣由:對於ios系統,由於siri的存在不是很實用,可是對於安卓以及微軟的系統來講這個app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第二部分 分析
使用此軟件的全部功能,估計這個項目作到這個程度大約須要多少時間 (團隊人數6 人左右, 計算機大學畢業生, 並有專業UI 支持)。
做爲在校大學生來講,咱們的技術水平不足。對於完成這個軟件的具體時間並無太具體的答案。
在完成這個軟件的過程當中,分爲3大階段--定義、開發、維護。定義中有問題的定義,可行性分析,以及需求分析。開發階段分爲設計和編碼測試。最後須要進行維護。
要實現一個模塊大概須要多長時間,具體編碼要涉及到哪些部分。服務器要搭建,數據庫要設計。
在項目實現階段,能夠將之分爲幾個模塊來完成。按照軟件菜單欄裏的功能來劃分模塊吧。該軟件,重點仍是在於人工智能的實現,因此在這方面花的時間會相對教長。還有涉及到數據庫的交互,以及一些注意的地方,再加上最後的測試驗收階段,以及上線後修復BUG,總的大概須要1-2年左右吧。以後即是版本的更新,在實際使用中逐步完善。
分析這個軟件目前的優劣 (和相似軟件相比,至少對比2款軟件), 推理出這個軟件團隊在軟件工程方面能夠提升的重要方面 (具體建議)。要求把對比的結果列出一個表格,對比每一個軟件各自的優勢和缺點。
優勢:使用簡便,功能較多。
缺點:人機交互有待提升。
[附加題] 根據理解和體驗,畫出整個軟件全部功能邏輯框圖,根據重要度標識出各模塊的重要度、完成度、出發點及效果;
[附加題] 針對不一樣的維度評分,對用戶體驗方面、UI界面美觀度、核心功能,分別打分(能給出更詳細的評分更優)
第三部分 建議和規劃
在軟件的實用性,覆蓋率,兼容性獲得提高。令人機交互性更好
Ios系統的siri
改良現有功能,更加人性化
我認爲如今軟件還有一些小問題須要解決
個人產品在兼容性以及人機交互體驗中作的更好,在作出足夠的宣傳後,我相信你們會使用個人產品
6. 你的創新在哪裏? 請使用 NABCD 分析
(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0/12/01/1893323.html ).
7. 若是你來領導這個團隊,會有什麼不同?
8. 若是你的團隊有5我的, 4個月的時間,你做爲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9. 描述你的團隊在12 週期間每週都要作什麼,才能在第12周如期發佈軟件,大小里程碑績點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