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nition:
計算機網絡:使用單一技術相互鏈接的自主計算機的互聯集合。編程
單臺計算機獨立自主(不受制於其餘計算機),鏈接介質可使光纖、銅線也能夠是微波、紅外、衛星。服務器
互聯網絡(Internet):計算機網絡的相互鏈接,是網絡的網絡,即Internet。微信
萬維網(WWW):不是計算機網絡。是構建在網上的一個分佈式系統。網絡
拓撲:信道(信號通道)的分佈方式。 常見拓撲有總線型、星型、環形、樹形和網狀型。最多見的是總線和星型。分佈式
- 總線拓撲:主機掛接在總線上,相互直接通達。
- 星型拓撲:主機都掛接在一箇中心節點上。此節點早期爲集線器,如今爲交換機。
協議:一系列規則和約定的規範性描述,控制網絡中的設備之間如何進行信息交換。ide
數字帶寬:單位時間內流經的信息總量。單位是比特每秒(bps)。經常使用M、K、G描述性能
吞吐量:實際的、可測到的帶寬(用戶感覺到的帶寬)。網絡設備性能、拓撲用戶的數量等是影響因素。編碼
傳輸時間(T)、信息總量(S)和吞吐量(P)的關係:T = S/P.加密
點到點:機器之間的直接相連。Point to Point計算機網絡
端到端:由點到點鏈接構造而成(包含路由器交換機之類的)。 End to End
計算機網絡的劃分:並不是以面積範圍劃分,而是看技術特徵。
- PAN:Personnel Area NetWorks。個域網。覆蓋範圍1米。
- LAN:Local Area NetWorks。局域網。範圍大概是1千米
-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城域網,範圍是一個城市
- WAN:Wide Area Networks.廣域網。100~1000千米,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州
- Internet:互聯網,覆蓋全球。大概1萬千米。
History:
1989年,TIM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Web服務器和第一個Web客戶機。
即WWW:World Wide Web。創立了W3C。
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發往德國: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RFC文檔:Request For Comments。包含了關於Internet的幾乎全部重要的文字資料。
What:
-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機率好比封裝、調製、編碼
-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好比如何共用高速信道
- 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技術和協議(好比TCP/IP、CIDR)
- 路由器、交換機的使用
- 抓包及其報文分析,基本的套接字編程
計算機網絡分層&參考模型
分層的好處:
- 各層工做獨立,層之間經過接口練習,下降協議工做的複雜程度
- 靈活性好,任何一層的改變不影響其它層
- 每層的實現技術能夠不一樣,減小了實現的複雜度
- 便於標準化
分層原則:
信宿機第n層受到的對象應與信源機第n層發出的對象徹底一致
參考模型:
OSI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erconnection 開放系統互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83年提出
- Application 7應用層 爲各類各樣的網絡應用提供網絡服務。如微信、EMAIL、FTP
- Presentation 6 表示層 將信息表示爲必定格式的數據流。計算機只認01比特流。壓縮、解壓縮、加密解密等
- Session 5 會話層 負責通訊主機間的會話的創建、管理和拆除。協調通訊雙方的會話。
- Transport 4 傳輸層 參考模型的核心層之一。負責通訊主機間端到端的鏈接。TCP負責可靠傳輸、差錯恢復、擁塞控制等。
- NetWork 3 網絡層 負責將每個分組從源機一路送達目的機。功能:地址、最優路徑(路由、尋徑)。
- Data Link 2 數據鏈路層 提供介質訪問服務。經過物理地址識別通訊主機,提供可靠的幀傳遞。差錯控制、流控。
- Physical 1 物理層 提供透明的比特流傳遞。能夠是光信號等等。
每一層都完成特定的功能,爲上一層提供服務,並使用下一層提供的服務。
TCP/IP四層參考模型:
- Application: 4 應用層
- Transport: 3 傳輸層
- Internet: 2 Internet層
- NetWork Access: 1 物理層
區別:
- TCP/IP將表示層和會話層包含到了應用層
- TCP/IP將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合併到物理層
- TCP/IP更簡潔,而OSI更容易排除故障
- TCP/IP在實踐中產生,而OSI是教科書的理想模型(TCP/IP在OSI以前已經流行了起來)

通訊的過程:
任何一次通訊,老是由發送方的封裝開始,由接收方的解封裝直到拿到信息結束。
協議數據單元PDU:
- 信息(Information)
- 數據流(Data Stream)
- 數據段(Segment)
- 分組(Packet)
- 幀(Frame)
- 比特流(B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