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課弄懂區塊鏈、比特幣和ICO|劉潤老師直播筆記整理

image

劉潤,中國著名商業顧問。潤米諮詢董事長,前微軟戰略合做總監,海爾、百度、恆基、中遠等大企業的戰略顧問。算法

去年,他在獲得開設的專欄《5分鐘商學院•基礎》,把前人的思考,變成你的階梯,訂閱用戶超過15萬,是獲得很是受歡迎的專欄做者。安全

2018年1月19日,劉潤老師在獲得平臺上用直播的方式,深刻淺出地介紹了他對區塊鏈、比特幣和ICO的理解和認識,兩個小時的時間直播課程中主要講了4個內容:關於區塊鏈、關於比特幣、關於ICO、機會仍是陷阱。服務器

1

序言:用三個維度釐清認識的前提

劉潤老師開篇就提醒你們,本堂直播課包含了事實、觀點和信仰三個維度的內容。網絡

事實:是有數據來證實的;併發

觀點:每一個人可能見解並不徹底相同;分佈式

信仰:我不跟你討論,我就是相信。學習

這三種東西今天正混淆在整個互聯網的輿論圈,要清晰的分辨哪些人在討論和傳達的只是他的我的見解而已,哪些是基礎邏輯。接下來的課程裏,劉潤老師會提示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本人觀點,哪些是別人的觀點,哪些是不一樣的信仰。區塊鏈

2

有關區塊鏈

image

區塊鏈的基礎定義優化

區塊鏈就是加密的,分佈式,記帳技術,這是一門包括了三個複雜學科的技術。網站

加密是數學問題,分佈式是網絡概念,就是點對點的網絡拓撲結構,記帳是金融概念。包含了三個不一樣學科,三個都是複雜學科。

中心式記帳和分佈式記帳的區別和優劣 

中心式記帳法:目前金融機構主要是這種實現方式,即客戶帳目記錄在服務器上。中心式記帳法優劣-轉帳效率高/維護成本高,數據集中存儲/有篡改可能。

分佈式記帳法:每一筆交易向全網廣播,每一個節點共同記錄,全部節點保留相同的的帳本[修改帳本須要超過51%的記帳者贊成]-帳本即"區塊"。

分佈式記帳的獎勵機制

爲鼓勵記帳,區塊鏈設計了相應獎勵機制。每完成一次記帳,就能夠獲得獎勵——即"代幣"。

怎麼分配代幣,記帳人多了就產生競爭,須要有哈希算法來斷定代幣的歸屬。區塊鏈技術用工做量證實(POW-Proof of work)斷定歸屬,你們一塊兒比賽算數:"哈希算法"。算出結果者即獲勝。

用它來解決第三方的信任問題,叫去第三方的信任機制,不須要第三方機構直接產生的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區塊鏈技術能幹的很是很是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它經過一套算法直接來保證交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交易雙方的交易不須要第三方出現了,中間會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驗證這件事情,經過算法以後,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和信任成本有可能會大大增強。

區塊鏈的本質

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今天尚未看到區塊鏈走到終局,如下三個觀點之爭都不是事實之爭,不是本質之爭,只是同一事物的不一樣角度/特色的各自闡述。

有三種觀點

終極信仰信仰說:區塊鏈的終極價值是去掉一切的中介機構。將來的世界太美妙了——不須要中心化的世界,再也不須要信任機構、中間撮合者。銀行、保險公司、各類中介組織……都不須要了,將來全部中心化機構都無需存在,甚至有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cententralize Autonomous Oganization-DAO),"組織結構"成爲歷史。

加密分佈式記帳說:基於加密分佈式記帳技術的區塊鏈是一項偉大的技術應用。區塊鏈帶來的核心價值是記帳——加密分佈式記帳,在金融行業、公益組織、基金管理等全部須要記帳的地方,均可以利用。

獎勵機制說:區塊鏈最偉大的發明。中本聰最聰明的地方是他發明了這套激勵體系,憑什麼讓他人記帳?正由於有獎勵,讓無數人前赴後繼往裏衝——爭相解題,競爭獎勵。

區塊鏈應用場景

分佈式存儲-以迅雷的"玩客幣"爲例

用戶痛點:上網看視頻網站時,若是該視頻是放在離家比較近的電信運營商機房,數據就很快;或者人在上海,視頻源在北京,速度就很慢。

過去的解決方案,把內容分佈式地存在中國多個數據中心內,每一個地方都有這些資源,用戶觀看時會接入離家最近的機房——這個術語叫CDN,即資源分佈在全國機房,用最近資源給你看。

如今的解決方案:我的CDN-在每一個用戶家裏裝個設備,該設備有硬盤可聯網(用戶家裏的網絡),迅雷經過互聯網技術把影片資源放到每個用戶的家裏。其餘用戶有需求時,就從別的用戶家裏來取。 這比把資源放在電信機房便宜了,也更有效率。問題來了,你們以爲這叫作區塊鏈嗎? 這個東西咱們把它叫作"P2P傳輸"(點對點 peer to peer),去中心化的存儲方式。爲鼓勵用戶共享自家網絡,迅雷給用戶一種"代幣",即"玩客幣",將來能幹什麼也不知道,聽說會頗有價值。

基於智能合約:選票計數/合同簽定

好比2017年美國大選時,希拉里懷疑某投票站計數出錯——由於這是一種"中心化記帳"。設想未來沒有投票站,也沒有人工唱票服務,而是全部人投票時向全美人民宣講:我投了他,全部的投票是被算法自動記錄的,就不會犯任何錯誤,這可能就會節省上萬人的參與,大量的錢會省下來。 一旦把人力省下來,這個事情理論上來講是有經濟收益的。

再好比籤合同,我特別擔憂你反悔,因此咱們的合同叫一式四份,你我各一份,咱們再留在公證處和第三方一份,若是任何人修改本身的記錄,你改不了公證處的,那你就是瞎改的,因此公證處就扮演了第三方的信任機構。區塊鏈技術就能夠用於這樣的公證——即智能合約

3

有關比特幣

image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體現。

貨幣演化過程

從實物到黃金

貨幣是通常等價物,是用於買賣之間的通常等價物。人類曾使用貝殼、石頭、鹽、動物身上的皮毛等。目的是——我拿到手以後願意持有,別人也願意拿這個東西去換,因此通常等價物必定要能夠做爲流通的價值。最終絕大多數人類選擇了黃金。黃金被選爲通常等價物很重要的緣由就是由於它稀缺,地球上儲量有限,易分割,屬性很穩定等特性。黃金不是任何國家發行的,是天然界發行的,黃金儲量不受任何國家的信用爲擔保。你們之因此選擇它是由於歷史文化的緣由,因此它就成爲了貨幣。

金本位時代

但黃金畢竟有使用缺陷,那麼重怎麼交易,出門兒被人搶了怎麼辦?後來中國人首先發明瞭"交子",就是以紙表明黃金,因此紙幣早期是表明黃金,但仍是以黃金爲貨幣。不少國家發行紙幣的時候,都是對照該國黃金總量。

信用貨幣帶來的通貨膨脹

這段再也不展開描述,金本位終於走下歷史舞臺,各國政府紛紛發行紙幣。好處:能夠根據當前經濟狀況修改貨幣發行量;壞處:政府一旦體會到隨意印錢的爽快,就會"根本停不下來" —— 老百姓再想用手裏的錢去買黃金,發現"錢"不值錢了。

黃金和比特幣的類似性

比特幣從邏輯上的設置跟黃金的設置是如出一轍的。若是真的要去理解貨幣邏輯的話,把比特幣理解爲數字黃金,它就是數字黃金。

黃金的稀缺性:地球上黃金儲量有限,挖掘難度愈來愈大,人類獲取黃金的成本愈來愈高。

比特幣的稀缺性:比特幣發行總量上限:2100萬,比特幣產出速度每四年減半,整體產出速度愈來愈慢。

"數字現金"帶來的諸多難題

現金是不記名的

現金消費是沒有"記錄"的喲,若是刷卡或者使用手機支付,都會有相應消費記錄。

毒品和洗錢,利用比特幣的不記名特徵。

脫離國家海關監管的自由兌匯

某中國公民A用人民幣購買比特幣,匯給在美國的朋友B,朋友B在美國兌換爲美圓。A的操作完美繞開外匯監管局,沒有用到五萬美金額度的狀況下就匯出去了。

逃避高額遺產稅

既然各國政府都不認可比特幣是"貨幣",也不認可他是"金融資產",那有錢人能夠將其名下全部資產都用來購買比特幣,規定本身死後將比特幣贈予孩子——這個操作完美繞開政府對"遺產稅"的徵收規定。

比特幣與Q幣的區別

雙通:比特幣可兌換各國貨幣

單通:Q幣只能用人民幣購買,且僅限騰訊產品消費,不可再轉兌爲人民幣。

有關比特幣漲跌針鋒相對的兩種觀點

事實有真假,觀點無對錯

信仰派: 有人認爲比特幣的分佈式加密記帳、去中心化不受政府控制、發行量有限等諸多特徵,未來有一天有可能取代美圓,成爲全球的流通貨幣,將來會成爲真正的全球統一的貨幣。若是全球通用所有使用比特幣,全球總金額/2100萬枚 = 多少錢?一百萬?兩百萬?一切皆有可能。它的價值必定會大漲。

反對派:從競品幣以及國家層面看,它可能會變得一文不值。比特幣雖然這麼厲害,但早期版本都缺陷,不斷有創業者聲稱解決、優化、推動了數字貨幣的前進——好比以太坊和以太幣。因而不斷有新的"數字貨幣"誕生。最重要的一點:任何主權國家都沒有理由放棄本身的鑄幣權,不可能容許你取代國家主權,最後必定會被拍死。

比特幣暴漲後謹防空氣幣和傳銷幣 

空氣幣

根本沒有任何交易場景,只要在以太坊上花半小時,最多一天就能夠生成一種新幣。你今天要不買的話,你看比特幣漲這麼多倍了,你買了我以後,你會大漲,不少人受不了這種衝擊就買了。這種幣叫空氣幣,沒有任何場景支撐的,買了這種幣會犯大錯。

傳銷幣

過去作傳銷的那些人今天不賣傳銷產品了,以爲今天有個高科技產品,你們都聽不懂,可是看到比特幣做爲標杆,咱們就賣這個產品,一級一級分銷這個產品。

比特幣"挖礦"相關

對比特幣交易的記帳行爲即"挖礦",2100萬枚比特幣挖完了怎麼辦?

其實每一筆轉帳的交易都是有交易費的,比特幣若是挖完了,交易費會做爲獎勵那些競爭來搶區塊的人的激勵。

比特幣挖礦形成電力浪費怎麼辦?

挖礦過程:衆多計算機在一塊兒競爭計算結果,惟一的勝出者得到比特幣,其餘計算機無條件終止本次運算。基於這種特徵,確實會形成電能的損耗,因此目前中國政府在逐步清退、關停各地比特幣"礦場"。

量子計算機出現又怎麼辦?

量子計算機並非能解決每個特殊的算法邏輯,若是能夠的話,量子計算機對區塊鏈是個巨大的打擊,今天不少科學家和技術人士正在研究區塊鏈技術如何面對量子計算機。

4

有關ICO

image

什麼是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s,指企業或非企業組織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發行代幣,向投資人募集虛擬貨幣(通常爲比特幣、以太坊)的融資活動。

ICO項目舉例

好比今天我要作一個改變世界的創業項目——分佈式投票系統,我剛開始搭團隊,已經有3-5我的,但尚未錢。有兩條融資的方法:

找投資人。天使投資人——A輪——B輪——C輪——上市,在中國通過發審委,美國是備案制,須要大量的資料還有財務報表。很是繁瑣。

發ICO。在ICO交易所發一個ICO項目:改變世界的分佈式投票系統,併發行"投票幣",總量一億枚。

訂價方式:1比特幣=1000個投票幣。

發行計劃(僅做舉例,實際ICO都有各自的比例計劃):團隊持有20%=2000萬枚,等待開採30%=3000萬枚——但願更多的的計算機來挖(參與投票),計劃銷售50%=5000萬枚,一期銷售10%=1000萬枚(不能一次都賣光了嘛,之後漲了就沒的賣了~)。

鑑於1:1000的兌換,本次可得到1萬枚比特幣,而後用比特幣兌換爲本身能夠花掉的貨幣(支付諸如人員工資、房租費用等平常開銷)。

ICO的本質 

ICO的本質即"以幣融幣",ICO是發一種幣去融今天的能夠流通的虛擬貨幣,好比說比特幣和以太幣,用幣融幣的機制融到比特幣和以太幣以後,能夠把它換成美圓、人民幣,變成錢來消費的。

參與ICO ≠ 投資佔股,ICO的項目不是分股權,它的價值來自於將來生態系創建起來以後的中間做爲貨幣的流通價值。

幣是不參與分成的,ICO發起項目只成立一個基金會,不成立公司,它跟股票徹底是兩回事。股票投資享受公司的收益分紅,但ICO的項目是獲取代幣,價值來自於將來生態系創建起來以後的中間做爲貨幣的流通價值。

發行門檻低,准入門檻低,籌集資金大 ,投資風險極高,大部分項目,99.9%的項目必定都是血本無歸的。

各國政府監管機構對ICO的態度

ICO剛開始的時候,各國的證監管理機構都沒有介入,很大的緣由,ICO不是證券,它是拿一種虛擬幣換另外一種比特幣,不歸證監會管,法理上走不通。可是走着走着發現這事太可怕了,無數人直接往裏給錢了,因此後來美國證監會說了一句話,說你走路像一隻鴨子,你看上去像一隻鴨子,我就當你是一隻鴨子,反正我就把你當證券管起來,因而在美國就開始把它當證券管理。

美國有合格投資人管理制度,喬布斯法案規定合格投資人的概念是,你若是一年收入在十萬美圓以上,你拿本身收入的10%來投資,包括衆籌、包括ICO,叫作合格投資人,不能超過這個數字。收入低於過十萬美圓,投資不能超過本身資產的5%。這意味着即使在美國這種自由交易市場,也要預防衝動的韭菜進入市場最後被割乾淨。

中國政府於2017.9.4日"一刀切"禁止一切ICO。爲何?由於今天有無數的我的根本不懂什麼叫投資,也不懂什麼叫作區塊鏈、生態系,看着它漲就拼命往裏衝,這時候監管扮演了很是很是重要的價值。

對ICO投資的建議

慎重,慎重,慎重。

今天的ICO市場是瘋狂的市場,必定有好項目,咱們說精英正在作啤酒,平民正在吹泡沫,騙子正在割韭菜,經過不斷的把它炒高的方式兌現

5

區塊鏈是機會仍是陷阱

image

陷阱

警戒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可以把每個參與者都變成同謀、共犯。你一旦進去以後,買了以後,你總想把它賣給下一我的,一旦進去,就千方百計說服本身沒有受騙,再去欺騙下一我的。

警戒可能存在的泡沫經濟,也叫自發性龐氏騙局。你以爲有價值就買,不少人也跟着買,你們都以爲愈來愈有價值,價格越炒越高,這叫自發性龐氏騙局,一開始沒有人策劃好,沒有騙子,是由於你們的情緒把它推到愈來愈高的價值,帶動後面的人進來,前面全部人都變成了這波上漲的共犯,這叫自發性龐氏騙局。沒有騙子策劃這件事,可是共同推動,一旦進去的人都以爲這事是對的,總想着把它賣給下一我的,因此這種自發性龐氏騙局有一個對應的名詞,就叫作經濟泡沫。

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經濟泡沫,好比說鬱金香泡沫,鬱金香價格賣到的天價。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2008年的全球經濟泡沫,好比說中國股市從6000跌到2000點,全部人都認爲它往上漲,因此這就叫自發性龐氏騙局。

做爲投資人要搞懂四個概念:龐氏騙局、自發性龐氏騙局、非法集資、合格投資人,要具有兩種能力: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機會

基於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創業項目

各種智能合約,好比金融機構、投票系統、公證系統等應用。

投資基於區塊鏈項目

須要對區塊鏈很懂,對投資很懂,知道它將來的兌現邏輯是什麼。也須要有承擔投資失敗的能力。

挖礦

挖礦是得到虛擬貨幣的算法,挖礦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因素是全球算力多少決定你的成本,第二是比特幣波動的價格決定你的收益,若是有空間你能夠賺,沒有空間你反而會賠。

買幣

必定要邏輯清晰的分辨哪些幣爲空氣幣,哪些是傳銷幣。

賣周邊配套產品和服務

當別人都去淘金時,賣鏟子和牛仔褲的賺了大錢,區塊鏈也是同理。可是需考慮所在國家政策因素及投入產出比。

6

結語

總怕被錯過的心態就致使它的價格會遠遠超過真實價值,這就是泡沫。泡沫最終會破滅,一旦破滅它的價格會跌到低谷,而後從新慢慢漲回價值。因此今天的區塊鏈也是同樣的。

咱們不知道區塊鏈的這一波熱潮會在何時破滅,但我但願這一天早點到來。 那一天一旦到來以後,真正好的項目會慢慢浮現出來,會健康成長,會真正改變這個世界,提升世界運行的效率。

(文章來源:平進     內容來源:劉潤老師直播 資源密碼:5e3g)

如下是咱們的社區介紹,歡迎各類合做、交流、學習:)

imag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
本站公眾號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