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編程語言來講,常常看到有由於各自支持的語言陣營而互懟的,其實根本沒那個必要,都只是一種工具而已。當多數主流語言都會使用時也許你就不會有偏見了,本質不過都是用來描述計算機的一個任務,只是每門語言設計時考慮的側重點不同而已。你們最好不要停留在語言層面去爭執,不如把時間花在計算機實現原理和結構的本質上,這樣更能理解編程語言每一行描述的東西在計算機是幹什麼的。linux
C語言是最經典的語言,不少其餘語言的運行環境也是用C來寫的,對於寫程序的人則能不懂C語言呢!提到C首先必然會讓人關聯到指針,當年在大學讓你困惑的指針倒是C語言威力無窮的基礎。C語言可能從更高層面的設計和編寫效率上有所欠缺,但卻足夠經典且容易操控底層。指針雖然風險不小,但卻十分強大。此外ANSI C也加強了C程序在不一樣操做系統的遷移性,下面列一些C語言的一些基礎知識。編程
C/C++的學習裙【七一二 二八四 七零五 】,不管你是小白仍是進階者,是想轉行仍是想入行均可以來了解一塊兒進步一塊兒學習!裙內有開發工具,不少乾貨和技術資料分享!windows
編寫好的C程序須要先編譯成可執行的機器指令才能運行,這即是翻譯工做。翻譯的主要步驟是編譯和連接,編譯就是源代碼到目標代碼,而連接是將各個目標文件連接起來從而造成一個可執行的程序,固然連接器也會引入被程序所用到的全部標準C函數庫的函數。有時編譯過程還會將預處理做爲一個階段,它主要是對源文件進行一些處理,好比將#define替換成實際值、將#include指定的文件內容填充進來。下面是使用gcc來編譯並連接的例子,通過編譯和連接後獲得可執行程序,這兩個步驟經過gcc來完成,命令爲gcc hello.c -o hello,最終運行./hello會輸出「hello world」。編程語言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
假如咱們編寫了多個c文件,則編譯器會分別編譯成多個obj目標文件,而後再經過連接器將全部目標文件連接起來生成可執行文件。函數
注意windows系統的目標文件擴展名爲obj,通常連接完成後也不會被刪除。而unix-like系統的目標文件擴展名爲o,通常在連接完成後會被刪除。windows系統的可執行文件擴展名爲exe,而unix-like系統的可執行文件名能夠任意命名。此外,C語言源文件通常後綴爲c,而頭文件後綴爲h,雖然沒有強制規定但你們都會去遵照這個約定。工具
翻譯階段須要將C語言代碼變爲可執行程序,這些工做由C編譯器完成。C編譯器也有不少,常見的以下:學習
以linux系統的gcc爲例,看幾個編譯例子。假如hello.c的代碼以下,開發工具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
咱們直接使用以下的gcc命令對其進行編譯,並且不帶任何參數,此時將生成一個名爲out.a的可執行文件,經過./a.out可以輸出「hello world」。spa
gcc hello.c
假如添加name.h/name.c和adder.h/adder.c兩對頭文件和源文件,並且將hello.c稍做修改,三個文件代碼分別以下。操作系統
//name.h char* get_name(); //name.c char* get_name() { char* name = "seaboat : "; return name; }
//adder.h int add(int a, int b); //adder.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hello.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adder.h" #include"name.h" int main() { char* name = get_name(); char* hello = "hello world"; char* output = (char*)malloc(strlen(hello) + strlen(name)); sprintf(output, "%s%s", name, hello); printf("%s\n", output); int a = 1; int b = 3; printf("a + b = %d\n", add(a, b)); }
則經過以下的命令能夠對多個源文件進行編譯和連接,最終生成一個名爲a.out的可執行文件。當咱們經過./a.out執行可執行文件時,它將輸出「seaboat : hello world a + b = 4」。
gcc name.c adder.c hello.c
咱們還能夠經過下面兩個命令對name.c和adder.c兩個文件編譯生成目標文件,分別爲adder.o和name.o。而後再經過下面第三行命令來編譯hello.c源文件,編譯完後它會自動與name.o和adder.o兩個目標文件進行鏈接。
gcc -c adder.c gcc -c name.c gcc name.o adder.o hello.c
此外,還可以經過下面的命令來給多個源文件進行編譯並生成各自對應的目標文件,這意味着不對它們進行連接。
gcc -c name.c adder.c hello.c
對於多個目標文件,若是要將他們連接能夠經過下面的命令,便可以生成可執行文件。
gcc name.o adder.o hello.o
若是咱們想對生成的可執行文件進行命名,那麼能夠經過下面第一行命令來實現,將生成一個名爲hello的可執行文件。相似地,也能夠對多個目標文件進行鏈接時指定可執行文件名,以下面第二行命令,將生成一個名爲hello2的可執行文件。
gcc name.c adder.c hello.c -o hello gcc name.o adder.o hello.o -o hello2
編寫C語言時源代碼能夠包括以下字符集: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空格、水平製表符、垂直製表符、換行、換頁
C語言提供的註釋方式有兩種:以/*開始而以*/結束來註釋多行代碼,以//開始來註釋單行代碼。通常來講對源碼中進行註釋則意味着編譯時會被預處理器清除掉,用空格來替代。
/* 第一種註釋方式 */ //第二種註釋方式
標識符就是咱們開發人員對變量、函數、類型、結構體、宏等等的起名,C語言也要求咱們要按照它的規定來取名。按照規定,標識符能夠由英文大小寫字母(A~Z, a~z)、阿拉伯數字(0~9)、和下劃線(_)組成。須要注意如下幾點:
固然C語言還保留了32個特殊的關鍵詞,咱們命名的標識符不能與它們相同,不然就會報錯。這32個關鍵詞以下:
做者:超人汪小建來源: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