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 7月26日訊 近日,北京教委印發《北京促進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如下簡稱《計劃》)的通知。《計劃》明確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階段的主要任務。其中在基礎教育階段,《計劃》支持加快人工智能素養教育, 建議將人工智能學習歸入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和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機器學習
除此以外,《計劃》提出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個階段的發展目標,最終達到2035年,教育持續支撐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爲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學習
《計劃》明確了將來三個階段的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目標。大數據
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應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北京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優點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示範進一步擴展,人工智能成爲教育變革新動力。人工智能
到2025年,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取得重要進展,涌現出一批國際前沿標誌性原創成果。友情連接查詢get
到2035年,教育持續支撐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爲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撐。基礎
推進人工智能歸入中小學實踐活動擴展
爲了實現上述的發展目標,《計劃》明確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階段的主要任務。iis
其中, 基礎教育階段的關鍵詞是素養教育 。《計劃》建議實施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提高工程,建議推進人工智能學習歸入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和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另外,《計劃》強調爲了縮小中心城區與遠郊區以及校際間差距,需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實現兼顧個性化和規模化的高質量基礎教育。技術
職業教育更爲強調技能培訓 。據悉,北京市將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大力開展職業院校人工智能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和課程建設,鼓勵職業院校建設或校企共建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數據
學科建設+科技轉化,加快高校人才培養
在高校人才培養方面,《計劃》在學科建設、創新項目、師資隊伍、人才交流等四方面提出要求。
學科建設:加大人工智能領域學科投入,促進相關交叉學科發展,建設若干人工智能高精尖學科。對照國家和北京產業發展需求,積極開展「新工科」實踐,建設若干人工智能一流專業;
創新項目:鼓勵和引導高校在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感知計算、混合加強智能、羣體智能等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在類腦計算、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知識計算、深度推理等人工智能前沿核心技術攻克方面,進行有組織的科研創新,拓展科教融合深度;
師資隊伍:推進高校教師與人工智能行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雙向交流,支持高校教師參與中小學人工智能素養教育及相關研究工做,不斷加強教師應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人才交流:實施人工智能國際訪問學者計劃,資助全球人工智能領域頂尖學者與北京開展合做研究,培養傑出人工智能領域人才。設立全球性聯合攻關項目,支持全球智力共同解決人工智能領域重大科學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