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商用部署正在加速:前端
今年6月份,工信部正式向四大運營商發佈了5G商用牌照,各大運營商在基站建設、5G套餐上全面鋪開;ios
年初國內外發布的幾款5G手機售價均高達上萬元人民幣,而年底不少售價三四千元的5G手機已然面市,某些廠商甚至將價格打到了千元檔。web
從消費端看,5G的入網門檻已經被降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從服務端看,5G可以帶來的「跨時代的改變」在哪裏?瀏覽器
雲遊戲是一種解答——將遊戲的數據與運算儲存在雲端,下載、安裝、升級版本等操做就能夠徹底摒棄,手遊、端遊、主機遊戲都可以實現「即點即玩」。微信
5G應用的革新:爲何是雲遊戲?網絡
早在2009年,美國公司OnLive就將當年被稱爲「顯卡危機」的《孤島危機》移植到雲端,使用戶能以較低的配置玩這款大型遊戲。併發
但十年過去了,雲遊戲仍然沒有行業性的突破,障礙在於:網速沒法支撐高清雲遊戲畫質、穩定性差、交互延遲高;運營成本、流量資費高企;遊戲內容欠缺。app
多併發、低延遲、高帶寬的5G網絡,使得雲遊戲可以在低延遲的同時保證高清畫質,對雲遊戲的體驗有着突破性的提高。編輯器
要繼續提升用戶體驗,雲遊戲行業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行業性成本要降低,二是內容要繼續豐富。佈局
雲端遊戲運行、畫面渲染、流媒體傳輸等是雲遊戲的幾項關鍵技術,中小遊戲開發者並不具有這樣的技術實力,不一樣參與者的各自爲戰,沒有拉開技術差距,反而有「重複發明輪子」的問題。
行業內,雲遊戲平臺也成爲一種通行作法——經過開放平臺將遊戲雲化的技術門檻進一步下降,引導鼓勵更普遍的遊戲開發者進入到雲遊戲領域,纔能有更強的創新動力。
隨着5G到來、千兆寬帶的普及,以及開發平臺的建設,雲遊戲的技術應用通道已經被打開。
那麼,雲遊戲的內容通道又該如何打開?
雲遊戲:內容決定將來
現在手遊的崛起正在給雲遊戲帶來了新的機遇,一批以手遊爲窗口,跨終端場景的雲遊戲平臺正在崛起,雲遊戲的平臺佈局與應用場景落地都在加速。
面向手機端的雲遊戲,應當會成爲雲遊戲普及的突破點。
區別於端遊、主機遊戲的玩家羣體,手遊的玩家對於配置要求會更加敏感,願意爲遊戲額外配置的性能、時間等成本更少,加上游戲時間碎片化,這部分玩家對雲遊戲的接受意願會更強。
國內已經有廠商注意到了這種變化,今年2月份,雲遊戲平臺「騰訊即玩」發佈,提出將輸出高效遊戲雲化技術的能力,下降遊戲廠商進入雲遊戲的成本。
遊戲方只需提供APK包體(測試包),騰訊即玩就可幫助遊戲完成雲化,大包體遊戲也可在承受範圍內。
此外,在渠道商業合做上,騰訊即玩經過手遊新遊、新版本的雲試玩等方式,探索既可以讓更多用戶體驗雲遊戲,又能夠幫助遊戲宣發的商業合做模式。
12月10日,「騰訊即玩」微信公衆號正式上線,提供包括《傳奇世界3D》、《王者模擬戰》、《亂世王者》、《部落衝突》、《侍魂·朧月傳說》等多款雲遊戲試玩服務。騰訊即玩計劃在將來引入30多款騰訊遊戲,並與NExT Studios展開深度合做,探索跨端遊戲。
擁有站在「社交+遊戲」頂端的騰訊加持,騰訊即玩在搭建雲遊戲跨端平臺,以及積累內容深度上都有很大優點。
在技術差別不大的當下,導入內容的能力,將決定着雲遊戲平臺能走多遠。
To B 與To C:雲遊戲的一體兩面
對於雲遊戲平臺來講,To B 與To C業務會結合的愈來愈密切,雲遊戲面對的行業問題還有不少須要一一解決。
在C端,須要給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雲遊戲體驗,這須要具有極強的快速迭代能力。
遊戲開發者經過接入「騰訊即玩」平臺,能夠共享「騰訊即玩」高效遊戲雲化的能力與試玩穿透登陸能力,能幫助遊戲迅速完成雲化,下降開發、運營、更新成本;用戶能夠直接使用本地IM帳號登陸游戲,帳號數據會同步在雲端。
目前,騰訊即玩以雲手遊發行試玩爲主要產品形態,已累計接入20多款騰訊精品遊戲,積累了百萬次用戶雲試玩數據。
騰訊即玩支持應用寶、騰訊視頻、QQ瀏覽器等騰訊系產品的原生雲遊戲體驗,同時還支持微信、手Q的H5雲遊戲體驗,具有不俗的多端多場景的應用能力。
在B端服務上,雲遊戲須要考慮更多商業環節,例如,版權購買、收入分紅等,簡單來講,如何提供給遊戲開發者更多商業價值?
騰訊即玩在這塊給出了一個解答方向,除了經過技術輸出下降遊戲雲化的門檻,也輸出本身多渠道合做發行能力。
雲遊戲的To B業務不只侷限在渠道和廣告合做層面,對遊戲研發自己的賦能也是一種方向。
現在的產品開發前端有着各類各樣的平臺,不一樣平臺的代碼量、版本迭代直接帶來的是研發成本的上升,雲開發是新的趨勢。
對遊戲廠商而言,若是說雲遊戲是面向消費者的將來形態,雲開發也會成爲必備能力。
尤爲對於中小遊戲商而言,雲開發帶來的研發成本的下降、產品的快速上線與迭代,將會直接影響一款遊戲、乃至一家公司的競爭與生存。
騰訊即玩在明年會繼續提高To B能力,會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經過鏈接騰訊多業務場景和渠道的方式,作雲遊戲的新玩法和發行模式的探索。
雲遊戲的潮水纔剛剛漲起,在5G網絡逐漸普及後,能夠預見的是雲遊戲將會在手機終端逐漸復甦,先逐漸取得一部分頁遊、小遊戲的遊戲市場。
隨着技術的進步、內容的豐富、用戶體驗的不斷完善,雲遊戲正在累積變革人們娛樂體驗的能量,只有即點即玩才能「無處不遊戲」。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行業內須要更多的探索者,爲雲遊戲的穩步發展付出努力。
*此內容爲【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受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創建鏡像。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做者;
2 虎嘯獎評委;
3 做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做者;
4 《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誌撰稿人;
5 鈦媒體、36kr、虎嗅、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做者;
6 「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爲「自媒體」,成爲一個行業。
7 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重點關注領域
1人工智能 |區塊鏈 |汽車產業鏈| 內容創業 |新零售
2 電商 |新媒體營銷 |企業級服務| 家居業 |社區O2O
3智能手機 |網紅| 體育IP |互聯網金融 |無人機
4共享經濟 | 直播、短視頻 |傳統企業轉型
最新著做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