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技術人的出路在哪裏,35歲被優化嗎?

前言:

2018年,互聯網行業血雨腥風,滴滴裁人、美團+一、京東+一、知乎+一、鬥魚+1。2019年,BATJ等大廠繼續優化。ios

良心企業,滴滴,給了很多補償N+1個月。黑心企業,xx,毀應屆生offer、裁人還想不給補償、績效打C之類的逼人走,諸如此類。程序員

雖然雷哥沒有經歷過被動裁人,歷來都是主動跳槽,但身邊朋友被優化,仍是有點感觸的。面試

順勢就寫幾句。

某好友Z君,是某家大廠X廠的基層員工,年齡30到35,在公司工做若干年。技術通常,工做通常,屬於那種幹好本職工做但沒有拼勁的那種。算法

X廠,和不少廠同樣,對外是不會有裁人說法的,而是內部優化、末位淘汰之類的公關宣傳。2019年,Z君所在的部門價值已經不太大了,可能人顯得就有點太多了,Z君被分到了優化指標。學習

不幸中的幸運,賠付N+1,老員工,工做時間好幾年,十來萬仍是筆很客觀的收入。是否須要繳稅,就不太肯定了,講道理不須要。優化

根據我7年的互聯網技術從業經驗來看,程序員之類的技術人員是頗有職業危機的。IT互聯網,相比其它行業,收入整體是不錯的,稅前30萬/年不算太難。網站

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加入。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的應屆生和培訓班出來的,進入這個市場。後浪推前浪,前浪大機率死在沙灘上。3d

做爲一個開發者,有一個學習的氛圍跟一個交流圈子特別重要,這是一個個人iOS交流羣:413038000,無論你是小白仍是大牛歡迎入駐 ,分享BAT,阿里面試題、面試經驗,討論技術, 你們一塊兒交流學習成長!視頻

如下資料在羣文件可自行下載!

爲何?

1.行業門檻很低。

普通崗位,專科就有機會,本科是標準門檻。大廠才須要985/211挑選下。blog

2.低端崗位,供給遠大於需求。

門檻更低,只要有了本科學歷,培訓班學習3到6個月就能勝任基礎開發崗。

3.高端崗位,需求旺盛、供給不足、但競爭激烈。

高端崗位,BAT熱招,可是要求也會更高,寧缺毋濫是個廣泛狀況。

技術深度和年齡要成正比,工做7年,你有7年的薪水期待,但別人會有7年的技術深度。

技術深度,是大多數人的職業瓶頸。各類算法題、智力題、造火箭的題,而工做中卻都是搞業務開發,技術方面成長有限。

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去從事造火箭的項目,就算參與了造火箭,也只是生產優化其中的1個螺絲釘。

當前公司作的事和跳槽面試的題目,存在着極大的不匹配。

公司招人都是讓你來幹業務給公司掙錢的,可是如今面試的時候,問的都是造火箭的技術。

4.工做強度。

很多公司,工做強度都比較大。

由於,給你錢多,暗含了很多加班費的。

同時,行業競爭激烈,要麼壟斷要麼死,因此都比較殘暴,趕時間趕時間,幹得好1年就跑得很快,乾得很差1年以後部門就沒了。

5.工做能力要求高

技術能勝任的人很多,可是能不能開展工做就難說了。

若是是大廠,公司氛圍可能也比較複雜,跨部門開展工做是很須要能力的。

只有少數人才真正搞得定。

6.薪水並無那麼高

工資越高,五險一金交的就越多。公積金算福利,社保繳了對不少人來講短時間價值很小。

加班,不斷下降時薪。

年終獎,並非肯定的。

工做前幾年,大多數人收入都還通常。

反過來講,若是想一直保持競爭力,穩定拿到高薪資且不被優化,須要人:

不斷學習、可以加班、拼勁十足、技術深度持續增強、工做中持續鑽研業務、職場社交能力和站隊能力過關等。

在工做的前5年,問題不大,一我的的上升期,並且容易突破,後續隨着薪資指望的提高,相應的要求愈來愈高。

IT互聯網,一直有個35歲的傳說。

對這個問題,也沒準確的答案,但提早思考想一想對策是必須的。

技術人的出路:

1. 技術專家

提升競爭力,技術專家路線,在大廠比較吃香。

技術人若是走技術路線,卻技術功底沒有持續本質的提高,會愈來愈危險。

2. 技術團隊管理者

技術起家,偏向管理,好比團隊Leader、技術部門領導,將來不排除 產品經理。

有的是內部升職,有的是先大廠鍍金,再小廠「當官」。

3. 轉行

相關的:產品經理、培訓機構的培訓老師

跨度大的:回老家從事農林牧副漁、其它各行各業

穩定點的:回老家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編制,很多人是在職考上了,再辭職。

4.小型創業

這個方向的人很多。

培訓班、技術外包、自媒體公衆號、技術顧問,如今很多人都本身走自主單幹路線了,乾的好的會進一步擴大規模。

知識星球等知識付費,是個還不錯的渠道,很多技術大V賺了很多錢。

還有人專門分享「副業賺錢」,思路渠道太多了。

見識有限,也暫時沒付費去學習。

5. 技術合夥人

這個路子稍微穩點。

雖然是創業,但作主業相關的,成了最好。不成,繼續下一次創業,或者繼續技術打工路線。

6. 再說幾個也比較流行的

先開源技術,作大作強後,有知名度後,再全職幹

積累技術資源等各行各業的素材,收費下載

運營多個公衆號App,投放廣告,成規模放量賺錢

身邊人轉型的例子

工做3年左右,從技術外包作起,有了收入再轉型行業軟件開發,專一某一個領域

  1. 技術自媒體,7到10年,作到某個領域的技術專家,寫文章等渠道積累品牌,而後變現

  2. 本身合夥開了1家餐飲店,遇上了外賣浪潮,賺了第一桶金,擴張開了十來家店,而且穩定下來了

  3. 在大廠工做的時候,利用業餘時間,在線教育網站錄製Java視頻課程,都免費的,作到排名第一後,全職合夥開幹,目前已經很不錯了。

對於大多數技術通常的人來講,每多工做一年,職業危機就加劇了五分。

被優化,是大機率問題,只是時間問題。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做爲一個開發者,有一個學習的氛圍跟一個交流圈子特別重要,這是一個個人iOS交流羣:413038000,無論你是大牛仍是小白都歡迎入駐 ,分享BAT,阿里面試題、面試經驗,討論技術, 你們一塊兒交流學習成長!

推薦閱讀

iOS開發——最新 BAT面試題合集(持續更新中)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