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企業網中,咱們要解決的本質問題就是互聯互通。無論是從網絡的任何一點接入,咱們都要求能經過網絡這個平臺,把數據送到網絡的任何地方。因此這就要求網絡中的網絡設備須要知道到其它地方如何走的問題。
在三層設備上,如三層交換機或者路由器,它們能去哪些地方是由它們的路由表決定的。那什麼是路由呢?路由表又有些什麼做用?
在我剛接觸路由的時候,就體會到了路由的本質。呵呵,這個本質是本身理解出來的,也許不夠透徹,可是屬於本身的仍是頗有價值的。路由是一個三層的概念,是和IP掛鉤的。不一樣網段之間的通信就須要有路由,同一個網段之間的通信是屬於二層鏈路上的事,不須要路由。在網絡中的數據包,從一個網絡去另一個網絡,是須要根據路由器或者三層交換機上的路由表來轉發的。路由,路由,就是這條路從哪裏來,要去哪裏,這些信息就存儲在特定的數據庫裏,以路由表的形式來展示出來。
路由表的生成有2種方法,一種是靜態,另一種是動態的。靜態的又分爲經過路由器上面的接口自動感知的直連路由,和手工配置的靜態路由。靜態路由的配置,是咱們網絡工程師基於對網絡全局拓撲的理解,想更精確的控制數據的走向而實施的方法。而動態路由主要是經過某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而生成的。無論是哪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它們都能生成用戶所需的路由表。當網絡拓撲太大時,路由選擇協議能動態的感知網絡拓撲變化,能讓網絡在短期內收斂,從而保證網絡可以繼續完成轉發數據的功能。可是若是用的是靜態路由,就不能對網絡拓撲變化進行動態感知,容錯能力太差。
以上就是我對路由這一律唸的闡述,很久沒有進行簡單的總結了,感受有點力不從心了。呵呵,不過我會加油的,繼續努力寫散稿,讓我一直保持擅於總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