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十一)--模塊

一、引言

Module,即模塊,是指提供特定功能的相對獨立的單元。提到模塊,你確定就會想到模塊化設計思想,也就是功能的分解和組合。對於簡單問題,能夠直接構建單一模塊的程序。而對於複雜問題,則能夠先建立若干個較小的模塊,而後將它們組裝、連接在一塊兒,從而構成複雜的軟件系統。css

在DDD中,模塊的用途也是如此,經過分解領域模型爲不一樣的模塊,以下降領域模型的複雜性,提升領域模型的可讀性。mvc

2、DDD中的模塊模塊化

模塊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比較寬泛,爲了正確發揮模塊的威力,理解模塊的概念就十分重要。下面咱們從具體的問題着手,來嘗試說明模塊的概念。設計

就拿電商系統來講,維護一個訂單,須要收貨地址、購買商品、訂單信息。這些信息是緊密相關的,不可獨立存在。咱們能夠抽象出三個簡單的聚合。那這些類該如何存放呢?是爲每個聚合建立一個文件夾存放仍是放在同一個文件夾?我想答案不言而喻。3d

這三個聚合就是一個模塊,一個客戶模塊。經過定義一個order文件夾,來將相關聯的領域對象組合起來。對象

經過以上的舉例說明,咱們能夠看到每一個模塊都是相對獨立的功能單元。經過模塊來組織和封裝相關概念,來分解領域模型,以簡化領域模型的複雜性。blog

但不要將模塊與子域和限界上下文混淆。在複雜的領域模型中,爲了對領域模型中進行準確建模,須要將領域模型拆分紅多個子域,每一個子域對應一個或多個限界上下文。在限界上下文中,能夠將限界上下文中具體的領域概念分解成不一樣的模塊。因此,從子域到限界上下文再到模塊,應該是依次包含關係。接口

三、模塊的設計原則

DDD中模型中的模塊表示一個命名的容器,用於存放領域中內聚在一塊兒的類,將類放在不一樣模塊中目的在於鬆耦合。模塊是通用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模塊的一些原則:事件

模塊的設計是基於領域模型的,要符合通用語言的表述。其次,模塊的設計要符合高內聚低耦合的設計思想。開發

模塊應該由領域的概念來組織,而不是根據通用的組件類型和模式來建立模塊。若是將全部的聚合、服務、工廠分別放在獨立的模塊中,就會有悖於DDD的設計原則,同時還會限制咱們建立富有行爲的領域模型。這樣設計的模塊的關注點是在當前的組件和模式上,而不是在領域上。每一個模塊都應該有適當的類來建模領域的特定方面的概念和功能。

項目中的通用語言除了用來指導實體,值對象、領域服務和領域事件的的命名外,也適用於模塊的命名。使用通用語言來爲模塊命名,能夠清晰的反映領域中的概念,且可以明確模塊職責。說到這裏,你可能會想到mvc的項目結構也是基於模塊的思想,好比Models、Views、Controllers、css、js都是放在獨立的文件夾中。

高內聚低耦合是模塊設計的重要思想,模塊內高內聚,模塊間低耦合。 一個完整的系統,模塊與模塊之間,儘量的使其獨立存在。也就是說,讓每一個模塊,儘量的獨立完成某個特定的子功能。模塊與模塊之間的接口,儘可能的少而簡單。若是某兩個模塊間的關係比較複雜的話,最好首先考慮進一步的模塊劃分,這樣有利於修改和組合。

四、小結

模塊是對領域模型進行分解後的產物,是相對獨立的功能單元,由一系列高內聚的領域對象組成,相對聚合、實體和值對象來講是更高一層的抽象。

模塊化的思想大大簡化了領域模型的複雜性,即使於咱們設計出高內聚低耦合的系統,也便於咱們理解系統的設計。

而至於模塊的實現,咱們既能夠經過命名空間來進行分離,也可使用單獨的項目來實現。

一句話理解模塊就是爲了更加清晰理解項目結構和在開發中能迅速定位你要找的某個類的一種分類方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