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方面,用戶、定位、需求、時機、匠心、危機、合做、商業是最爲重要的。 安全
一切以用戶價值爲依歸,這是騰訊的經營理念。那麼如何作到呢?微信
首先要定義用戶。即你的目標用戶是什麼人,用戶喜愛是什麼,場景是怎樣的。網絡
實際上是接近用戶。如用戶訪談、問卷調研、回帖等。騰訊有著名的10-100-1000法則,即訪談10個用戶,回覆100個用戶,查看1000條關於產品的帖子。app
接着是瞭解用戶。接近用戶是爲了瞭解用戶。咱們必需要了解用戶,而不能忽略用戶,只是去作產品。即經過接近用戶,獲得數據,而後進行分析。用戶能夠分爲四類,即蝌蚪、穿山甲、考拉、河馬。蝌蚪是指對智能手機徹底不懂的用戶,喜歡一鍵式的處理方法; 而穿山甲比蝌蚪懂得更多一些,而不是一鍵式處理,但願瞭解更多;考拉是指那些瞭解基本狀況,可是不肯意關注更多的用戶;而河馬是處於使用智能手機最多的用戶,他們對全部地方都比較瞭解。工具
最後是變成用戶。好比做爲一個遊戲製做人,你就要是遊戲的重度玩家; 你是一個網購app製做人,你要要是網購的重度用戶。長此以往,按照用戶的思惟方式來思考,這纔是最重要的。而且,你要把本身做爲一個產品外行,而後去體驗這個產品。 佈局
能夠看到,上面的四步是遞進的關係。首先定義用戶,知道用戶服務於誰,他們的喜愛是什麼,在什麼場景下使用產品;定義了以後,就能夠接近用戶,經過問卷調研、回覆發帖、觀察行爲、走進場景、分析數據、用戶訪談來接近用戶;在接近了用戶以後,就能夠了解用戶;最後就是更進一步,變成用戶,這纔是最重要的。微信支付
初創產品,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定位。產品定位主要思考三個問題:設計
而我認爲這三個問題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用戶什麼場景下面的什麼問題。作的好的產品每每能夠一句話說清產品定位。好比電腦管家是保護你電腦安全的默默無聞的工具;QQ郵箱爲億萬用戶提供高效、穩定、便捷電子郵件服務的工具。視頻
定位表明了產品的方向,明肯定位以後,纔能有目標的發展。 但定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好比隨着市場切入越深,產品邊界擴大,定位也就會隨之轉型 。即便產品不斷轉型,但產品的核心定位不能變。好比全民k歌app的核心定位就是唱歌;抖音app的核心定位就是短視頻。 遊戲
什麼是需求? 需求是從生活中的問題產生的,即爲了解決問題,就會出現需求,需求的本質是人的心理需求。好比微信這個產品就是一個生活方式,而非僅僅一個通訊工具,即微信不只僅是爲了通訊,仍是爲了得到心理知足。好比微信中的搖一搖順應了人們對隨機性的好奇心;朋友圈知足了人們得到關注、產生存在感和價值感的需求,另外點贊、留言等只是共同好友可見,知足了人們的私密性需求。
如何獲取需求?需求來源於生活,因此產品經理須要體驗生活、深刻用戶,來感覺用戶和把握時代潮流。好比微信紅包就是爲了將線下的紅包發放轉移到線上來,而且紅包的大小是不肯定的。
如何分析需求?咱們能夠獲得不少需求,可是這些需求都是須要知足的嗎?什麼作、什麼不作?先作什麼、後作什麼?好比在移動支付方面,可能會出現不少問題,這時咱們就能夠分爲4個等級來實現:第一是資金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即至少是能夠用的,不會出現安全問題,這是基礎的保障;第二是用戶體驗,即在支付過程當中流程清晰、界面美觀、操做簡便等;第三是擴展性和兼容性,即除了經常使用的銀行卡以外,還要讓各類各樣的銀行卡都能被綁定和使用,線上線下場景都要被兼容;第四就是產業的生態,即支付團隊和政府、銀行的創建的關係等,這有助於支付行業長期的健康發展。即咱們首先實現可用性和更佳的用戶體驗,這是核心能力,而後在增長可擴展能力來放大影響力,最後佈局業務生態,從基礎到高級依次知足。
咱們認爲好的時機是指產品的推出既順應行業環境的發展,又具有必定的用戶認知基礎,且能力已經提早儲備到位。
產品中,騰訊的微信支付是很是善於把握時機的,好比2015年春節期間,微信支付和央視合做微信搖一搖抽取紅包,藉助春晚這個平臺與實際,微信支付獲得了很好的推廣。另外,騰訊的每天P圖也是一款很是善於利用熱點時機進行推廣的產品,以前配合電視劇《武媚娘》熱播、六一兒童節、八一建軍節等時間點,前後退出了全民COS武媚娘、yi一鍵生成小學生證件照、軍裝照獻禮建軍90週年等火爆刷屏活動,每次都實現了UV破億,並屢次助力其登頂app store。 就好比在2018年5月4日青年節這一天,每天P圖就退出了「個人前世此生照」活動,經過此次活動實現了刷屏以及使得每天p圖在5月4日左右的幾天始終處於app store的第一名。且每天p圖的mau目前在3000萬左右,仍是很是不錯的一款產品。
有人說微信的產品經理很厲害,一下就知道微信應該怎麼作,怎麼能夠作好,實際上並非這樣,沒有任何產品是一蹴而就的,好比在討論朋友圈的時候,團隊就須要一輪輪的否認重來,才能演化出如今的樣子,僅僅在朋友圈這個功能上就有30多個版本,最終才敲定最後版本。
那麼什麼是產品的匠心,如何作到匠心呢?
危機無處不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秒均可能發生顛覆性的變化,頗有可能一個變化都有跟上,就會被用戶拋棄,因此產品經理要隨時保持危機感。危機感來自技術和環境的變化、用戶的變化、團隊自身的能力。
那麼如何應對危機呢,分爲下面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