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參加了Unreal Open Day,週四早上從北京出發,坐地鐵跟徐導,呵呵,simon他們匯合後,打車去了北京南站。一路上有小雨,不由讓人多少有點擔憂堵車,好在一路順利。因爲尚未一臺較牛的筆記本,所以此次咱們把電腦都帶去了。架構
車上一路有說有笑,繼續咱們腦洞大開的旅程,別說,這麼一聊又有了很多感受還不錯的想法。框架
晚上到了上海,在展區邊上的酒店安頓下來後,才發現會場原來就在街對面,心情不由一頓大好,終於能夠睡個懶覺了。到了酒店的屋內,不知是潮氣仍是什麼其餘的東西,忽然感受聞到了一股久遠的味道,不由忽然想起來以前盛大那短暫的生活了。掐指一算,06年到如今,接近十年了……思緒眼看又要回到"這XX年我到底變了多少"的文青範兒的時候,長期程序生活養成的理性告訴我這種時候應該洗洗睡了。工具
週四晚上到上海,週五open day,週六早上從酒店出發趕中午的車,中間還要拜會很多大神,因而時間能夠說仍是蠻緊張了,可是對於咱們這羣生物鐘已經徹底混亂的物種們,這倒是可貴的休息時間了。週三的晚上還在糾結法線讀圖後效果怎麼看都不對、Tessellation這坑接下來得咋整的我,忽然之間有了一種跳出三界外的昇仙感受,不知道其餘幾位是否是也有一樣的想法呢?性能
週五早上,先繞着會場踩了踩點,會場真心不是很大,一個小電影院這樣的大小,預估能坐兩百人左右。比起Unite2015那樣的差距仍是不小,雖然說是Open Day,但這應該說也是市場現實的客觀反映。不過,這種寒酸的感受早就已經習慣了,業內提及用Unreal基本上多少帶有一點自嘲,可是絲絕不能掩飾住地底下那暗流涌動的感受。Unity手遊市場體系的成熟,愈來愈接近手機的綜合極限,必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機會愈來愈少。而手遊調動起來的,以前許多不玩遊戲的人的高科技消費的胃口,極可能會繼續尋求更可以調動新的興奮點的產品。學習
這個時代,若是用咱們繼續停留在80、90年代的生產線眼光可能會是很難理解的,個人母親,一位資深的機工量具設計師,就花了很大的功夫才理解了咱們這個IT行業是每幾年就可能出現一波風潮,一波帶走一堆曾經看起來風光無限的公司,又一波推起一堆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的。扯得有點遠了……Unity仍是Unreal,將來到底怎麼發展,其實我一點都不擔憂,畢竟咱們見過太多異曲同工的事情,而淘汰來淘汰去,一線老兵照樣仍是如魚得水,可能就是這種"大道至簡"的感受吧,真正的道,未必是西方文化框架裏強調的零和(你死我活),而極可能更接近東方文化裏的辯證(求同存異)……測試
We succeed only when you succeed,合做雙贏看來已經深刻人心動畫
中午稍微有點晚纔跟同事們一塊兒到了會場,已經排了很多的人,簽到後,陶大親自來迎接咱們,這時我才知道原來陶大真名不是陶仁賢,順便說一句,陶大挺帥,很熱心,就跟他常常在羣裏表現出來的那樣。架構設計
陶大與Simon翻譯
因爲下午有咱們《幻》項目的分享環節,因此咱們直接被領到了後臺,已經有很多人到了,在裏面又見到了其它一些使用虛幻項目的團隊,以及Epic中國的吳顥大大他們和Epic總部過來的Ray Davids和Nicholas Penwarden,Davids應該常常看Twitch的算是常常見到了。其它使用虛幻的項目有些已有所耳聞,可是能見到真人仍是蠻開心的。水瓶座的天性讓我(表面上)並不懼怕孤獨,可是畢竟人類的本性使得真遇到了同伴後那種心中的狂喜每每抑制不住。一會兒熱血涌到頭上心跳也加速了,這時候陶大向Nicholas介紹咱們的項目,因而又有點緊張了,在老外伸出手來同時說"My name is Nicholas"的時候,居然一下腦子空白不知道該說啥了,冷了一秒鐘才說了句"My name is LeeV",連"Nice to meet you"甚至連"Hello"都沒說,真丟人,最後老外先說了"Nice to meet you"我纔想到剛剛彷佛可能有點失禮,真是秀逗。設計
看到其餘團隊已經在給其它人演示他們的項目,咱們手忙腳亂地開始組裝機器,這時候才發現沒有帶插線板,因而又手忙腳亂跑回去。再趕到會場裝完機器,打開了工程,這時候人已經愈來愈多,也快要開場了。老外他們也要準備演講了,整一天都沒有找到機會讓Davids他們看看咱們中國人作的虛幻項目,很惋惜了。
從後臺看會場,請原諒我520那感人的像素
看到演講將要開始,因而我很自私地請了個假,拋下兩位美術偷跑去了主會場。
找了個偏僻的後排座位坐下,發現主會場竟然坐得很滿,這不由讓我有點意外,看來狀況比想象中仍是要好很多的,裏面也有很多熟面孔。還在暗自感嘆之際,主持人的介紹已經結束了,Davids上了講臺開始了第一個講演。
仍是挺滿的,前面的空位很快也有人坐滿了
雖然在Twitch裏聽過幾回大神的訪談,可是他的語速仍是有點讓人跟不上,好在有工做人員全程翻譯。主旨是在談論VR和將來的遊戲及其它相關產業的話題,卻是趕到如今的風口上了。一開始先放了一段Kite Demo,就是放風箏的那個,雖然以前已經看過一遍,可是看到最後那個"If you love something, set it free"的時候仍是感到有點眼眶溼溼的。
整個講的東西其實也是最近比較老生常談的一些點,讓我比較記憶深入的主要是工做流的改變,這點在Kite Demo裏面已經展現到了,石頭和樹都是3D重建出來的,材質是直接去蘇格蘭實地拍攝出來的,臉部也是直接捕捉了表情動畫,看起來這方面已是蠻成熟了,惋惜國內尚未太用的起來。相信隨着工具流的推動,3D製做應該後面會愈來愈親民。
另外就是對於VR,他們的一些認識。看得出來,他們也在摸索,不過摸索的比咱們要深一些。有一個The Player is director的觀點,沒有太理解,大意說是不要主動控制角色的鏡頭,要讓玩家本身去動,可是他們本身的VR有一個戰爭場面的Showdown也仍是在控制玩家鏡頭呢。UE目前在作很多VR的嘗試,能得到的就有Elemental、Crystal Valley和Couch Knight。看來他們對Couch Knight的VR體驗仍是挺滿意的,回去也試試看。
Davids大正在發言
還有一個觀點頗有意思,就是去學習用戶,而不是讓用戶來學習你,這其實就是在說NUI了。卻是發現這幫人如今很重視NUI,這一起國內貌似也尚未太用的起來,山寨的各類看起來很像kinect的玩意兒卻是很多,不過來來去去好像仍是隻有切水果什麼的。我去年也在研究這個東西,可是種種緣由沒有堅持下來,看來後面還得繼續堅持弄弄,先不說是否是將來的趨勢,首先這個東西就可以讓人有不少新的對遊戲的想法,去年本身鼓搗了一個月左右,就想出來三種市面上還沒出現的遊戲原型。我這麼笨都能搞點創新,相信聰明的早就能飛上天了。戴上VR以後,輸入是最大的問題,NUI應該也只是破題的可能之一,更況且NUI自己尚未定型呢——這個地方實際上是大有可爲的。
第一場結束了,想着請教下Davids一些Tessellation相關的問題,再加上也想看看狀況究竟是如何了,因而就回到了後臺。這時候後臺已經人山人海了,主要的兩個議題仍是VR和手遊。由於Blade的南朝鮮開發團隊也過來了,雖然一邊很想讓人吐槽中國的Openday來倆南朝鮮人作什麼,可是另外一邊,畢竟UE手遊在國內目前沒有太好的實例,看看別人怎麼作學習學習可能也不是什麼壞事吧,畢竟真的是愛這個國家的話,最好的武器還只能是作到別人作不到的這樣的心態纔是對的吧。看到過來的兩位來自異國的同行,百無聊賴地坐在那裏,語言不通只能低着頭看手機,想一想也是挺不容易的了。
Davids發言完後也回到了休息室,想過去的時候又緊張了,以前從未跟老外正面對過話,忽然一下竟然感受大腦空白,都忘了英語怎麼說,再想到這位是Epic的頭面人物,語速又那麼快,一方面告訴本身"再想一想,再想一想",一方面其實卻在退縮。這麼猶豫了一下子,旁邊的同行就上去聊,機會就沒了,真的是很慚愧。
人一多,許多人想要體驗咱們的VR,同時,也在跟旁邊的諸位大神互相交流學習,因此咱們這邊就各類開始忙亂起來了。咱們的VR仍是比較火的,一直就有人排着看沒有停過,真的很感謝你們的關注。其實這個VR演示是一個很倉促的東西,只作了10天左右。旁邊也來了另外一個VR的太空題材項目,但他們是FPS。領頭的是一位在英國作了11年遊戲程序的Frank李大神。大神的名字李鳴渤,跟南朝鮮前任總統的名字諧音^_^。
在體驗咱們的項目
體驗了他們的項目,在旁邊看來,感受很酷挺有想法,破碎的裝備就這麼一點點消逝在宇宙空間裏的感受,不由又讓個人文青病犯了,開始感嘆人類的眇小……。但我這沒休息好致使加劇的散光眼,當本身戴上去的時候看的仍是有點吃力,總體來講感受完成度還不是很高,不過說已經完成聯機功能多少讓我這邊有了點壓力,作完圖形這塊兒,要儘快開始鋪遊戲系統了……。
上次作完機核的節目,你們吐槽咱們《幻》目前放出的遊戲可玩的部分還太少,這一點我得道歉,由於我這邊實際上是今年五月份纔算正式進入這個團隊(以前是業餘時間兼職),並且介入後主要作的仍是太陽系規模的空間描述、大地形、雲和大氣散射方面的工做,目前還卡在Tessellation這個坑裏面,遊戲系統可能還得再晚一些才能跟你們見面,因此真心是很抱歉了。咱們7月份會有一個詳細的發佈會來全面介紹咱們的項目,介時但願你們還能繼續關注並不吝賜教。可是,固然,不會太晚啦,要不就趕不上明年E3了,因此進度方面你們也不用特別擔憂。
說到吐槽,博客以前對於前期堆美術和具體效果,致使程序架構設計處於徹底被動挨打的局面有過一些吐槽,事實上在真實世界裏對於這件事情我可能會更加激動,跟我共事過的同事應該會很瞭解。畢竟我的感受這是國內遊戲最大的問題,私覺得若是你們都能忍住不要前期堆上十幾個幾十個美術,而是集中有限的美術作實驗和原型,快速迭代,遊戲會更容易作出來(固然,也頗有可能我是錯的)。固然,咱們所處的環境告訴咱們這理想的狀況是不可能的。不過看了Frank他們的項目,中間有一點卻是跟咱們這段時間獲得的共識對上了,就是前期招來的美術,其實可讓他們利用Matinee去作一些動畫,純動畫。一方面這個能夠用來做爲宣傳動畫和過場動畫。另外一方面能夠初步測試一下圖形方面的性能,使核心美術團隊對咱們將來的美術效果能作成什麼樣有一個直觀認識。最後是,這些動畫能夠儘量覆蓋"遊戲想要作成什麼樣"的概念,口頭的東西、筆記的東西、哪怕是原畫概念搞都過於抽象,十我的能夠產生十一種不一樣的理解。而動畫最大的好處是在於它很具體,將來公司招人也好,給人介紹也好,動畫給你一看,你就知道咱們項目最後會是個什麼樣子。免得下次再有投資商過來第一句就是"想看看大家的戰鬥系統"……怎麼感受都是某些可愛的獵頭打電話,過來問我"請問你在那邊是負責策劃嗎"的感受……
與同行交流中,Davids大正在被人採訪中,右邊筆記本那邊幾位就是那個FPS項目的團隊
在跟同行們的討論中,還有個這兩年就在想的問題,發現仍是挺有共識的,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遊戲"。也就是說隨着中國"中產階級"社羣的逐步壯大,對遊戲、小說和影視做品的要求愈來愈高的現象。誠然,客觀條件使得中國的市場與歐美市場、日本市場有很大的不一樣,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均購買力平價,中國與歐美和日本仍是有差距的,人均GDP也差了很多——儘管咱們的父輩、爺爺輩們已經以奇蹟般的速度縮小了這個差距。可是畢竟如今人們能夠接受掏點錢去看個電影的生活,掏點錢去玩個遊戲的生活。這總比上世紀末以玩正版遊戲爲外星生物和土豪、連遊戲室裏都是盜版遊戲的情景要好了太多太多。
前段時間看了溫鐵軍教授講的《八次危機》的講座,才知道原來本世紀初進行的村村通工程、家電下鄉這些日常都不太注意的東西,竟然對咱們的商業環境有着如此巨大的影響……而正是由於中國社會的多元化,造就了中國遊戲市場的多元化。而遊戲市場一直以來爲人詬病的某些不良現象,好比Game的G變成了Girl的G,每每也能夠認爲是這種社會條件的直觀反映。
雖然如此,我依舊認爲利用這一點吸引眼球、獲取暴利、把玩家當錢袋子——而不是與玩家正向互動,互相進步——這種作法是不能長久的。若是不改變這樣的心態,這樣來作企業我我的感受是永遠沒可能作大的。並且,隨着中國這些客觀環境的變化,咱們畢竟發現最近Steam各個熱門遊戲的評論區基本都快被中國人霸佔了。您說中國手遊玩家羣體很大這一點我很是贊成,可是您也總不能老是對Steam評論區裏、機核網、遊民星空、3DM對國產3A的期待,特別是但願國產遊戲能跟老外去GANG下正面的呼聲視而不見啊?!
好在在這個以及以前的交流會上,咱們欣喜地發現中國仍是有大量的人在作着這個方面的工做的,VR極可能會引爆這個潮流,其實就我周圍的狀況來看,感受國內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儲備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對此咱們持樂觀的態度。《幻》自己的生死,客觀來講取決於不少不少因素,咱們努力但不奢望。但只要最終中國遊戲能像如今的中國手機這樣,好歹在國際上爲"中國"掙得一席之地的話,那就真的謝天謝地了。
時光飛快流逝,輪到咱們發言了。會場已經走了很多人,能忍饑受渴到6點多還坐在這裏的,真心的,很是感謝。
徐導發言,介紹咱們項目的狀況
嗯,沒錯,這個又土又醜又駝又猥瑣的就是博主我啦
嗯,終於到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了,寫這篇文章咱大方地認可無非就是想裝下筆嘛,其實原本長得就像支筆也不必裝,不過按照慣例天然仍是要放上本身的照片咯。雖然好久以前曾經站到過講臺上給人講課,可是在這種面對如此多人的場合仍是第一次。因爲自己還卡在Tessellation,因此乾貨並不算多,因此心裏深處感受仍是很抱歉的,坑填完了這些遺憾就準備繼續靠《隨筆》系列來補足了。
總的說來,多是由於大多數製做思路算是比較對路,同時順着它自己的優點作3A,並且遊戲系統也尚未開挖,因此在虛幻裏搞這搞那仍是很愜意的。特別是有代碼這就讓人如同置身進了一座寶庫,看別人怎麼去實現一個系統,想明白別人是怎麼思考問題,再想一想本身該怎麼去作,一套下來,整個眼界所以就能寬不少不少。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畢竟作引擎是要有長期而沉穩的投入的,對於多數人而言,哪怕你不從事相關工做,看看應該也可以對作遊戲有一系列不一樣的想法。就象我年初去搞搞Unity也能對開發的思路有一些提升的感受同樣。仍是感受技術人員就不用跟政客學玩什麼零和邏輯了,本身以爲好的,以爲很差的,有精力了都接觸一下,說不定就能有不小的幫助。硬要說如今感受不足的地方的話,目前惟一以爲不爽的就是Tessellation,也正是接下來準備取得突破的地方,但願本身順利了!
分享自己,原本給個人時間是兩分多鐘,可是上去一說,到一些關鍵點的時候就總想展開說的更清楚一點,每一個都解釋了一下,結果就超了,後面其餘幾位的演講可能也所以受了影響,真心是很是抱歉。但願下次再有這樣的展會,我這邊的乾貨能再多一點,準備再充分點,真讓聽衆有那麼點對得起入場券的感受。
咱們分享完後,整個Open Day就基本結束了,以後又有幾位朋友來體驗了咱們的VR部分,這時欣喜地在後臺遇到了以前杭州創業時的同事、羊毛大神,以及翼風大神和Someday大神。並且竟然Someday大神仍是咱們曾經久遊的同事,負責在上海爲咱們北京的《流星蝴蝶劍OL》項目作技術支持的,不由讓人又開始感嘆圈子真小了。可以見到這麼多名人,真的有點讓人有種不枉此行的感受。
最後,曬一張全家福吧。陶大整個下午感受一直在忙來忙去,真心辛苦了,感謝大家,Epic中國!祝願來到這個會場的,沒有來到這個會場的虛幻同好、遊戲同行們後面都能順順利利的,搞出牛逼的項目來。讓咱們互相激勵、共同揚帆!
來吧,爲了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