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學期好快,感受助教工做好像剛開始沒多久就結束了。這學期可謂是很忙碌的一學期,我的教學工做有了一個小的飛躍,助教工做也有了一點小的飛躍。html
這學期的助教工做不在像前兩次那樣只做爲一個參與者的角色,這學期的工做更多的做是爲一指導者,帶領着西北師範大學的助教們,一塊兒攜助代老師完成軟件工程的教學工做。西北師範大學本學期是第一次採用「作中學」的教學模式開展軟件工程的教學,而現有的助教團隊沒有助教經驗,周老師就讓我帶領西北師範大學的助教們共同完成本項工做,與其說是帶領,不如說是共同進步。西北師範大學的助教們都是代老師的研究生,他們平時要上課,有各科老師佈置的課程做業,還有代老師佈置的科研任務,能夠說時間是很是緊張的。從一開始的有些逃避助教工做,到後來主動積極的完成助教工做,我以爲我在其中沒有起到什麼做用,是他們本身看到了同窗們一直在前進,也看到了本身助教工做的價值,因此他們也愈來愈積極,愈來愈有有幹勁,相信他們這學期也收穫了很多。代老師真的是很是有勇氣,改變既有的教學模式,嘗試一個工做量很是大的的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當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但她都是正向引導,使用本身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讓同窗們在這個課上收穫了與以往不一樣的知識。git
班級博客:2015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西北師範大學)
教師發佈做業:
軟件工程課程我的做業博客首秀
實驗二 軟件工程我的項目
實驗三 軟件工程結對項目
實驗四 基於原型的軟件需求獲取
實驗五 軟件研發團隊組建
實驗六 團隊做業2—團隊項目評審與團隊項目選題報告
實驗七 團隊做業3—團隊項目的原型設計與開發
實驗八 團隊做業4—基於原型的團隊項目需求調研與分析
實驗九 團隊做業5—團隊項目需求改進與系統設計
實驗十 團隊做業6—團隊項目系統設計改進與詳細設計
實驗十一 團隊做業7—團隊項目設計完善&編碼測試
實驗十二 團隊做業8—團隊項目用戶驗收評審
我的學期總結(附加分)github
做爲助教發佈評分博客 3篇:
[軟件工程 2018西北師範大學]實驗一 軟件工程準備 評分
[2018西北師範大學_助教博客] 實驗二 軟件工程我的項目 評分
[2018西北師範大學_助教博客] 實驗三 軟件工程結對項目 評分微信
發佈做業 1篇:
[2018西北師範大學_助教博客] 我的學期總結(附加分)學習
發佈博客 1篇:
生活須要儀式感,進步須要生態圈測試
制定評分標準 4篇
發佈助教工做文檔 1篇
未發佈做業 1篇ui
西北師範大學的教學狀況比較特殊,有卓越班和民族班兩個班級,兩個班級的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程度上有一些差距,卓越班的總體狀況稍好。卓越班在我的項目、結對項目和團隊項目上都有明顯的優點。尤爲是團隊項目,卓越幾乎全部團隊都完成了預先設計的項目,而且項目展現空前成功。我想這都與同窗們的積極努力、班級的學習氛圍和代老師的積極引導分不開的。但在一個學期的助教工做中,我也對將來的軟件工程課程提出幾點建議:編碼
- 團隊項目能夠經歷經歷換人。沒有經歷換人其實也沒有什麼很差,但針對西北師範大學的狀況,可能中途若是有幾個團隊經歷一次換人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由於有的團隊在課程中期出現了團隊不合,項目面臨崩盤,因此若是下一輪軟件工程課程但願能夠給同窗們中期換人的機會。
- alpha階段應該有站立會議。相比beta階段,我以爲alpha階段的站立會議更加劇要,一個項目剛剛起步,更須要教師和助教來監控項目進度,落實項目的每項功能,也要讓團隊項目天天都有規劃、有總結,這樣能夠在最先的時間發現項目問題。
- beta階段大部分都是收尾文檔工做,應該實現團隊項目的再一次衝刺。根據團隊的beta內容,我發現大部分團隊都在寫文檔,寫驗收報告,進行迭代開發的團隊不多,進行完整測試工做的團隊也不多。多是因爲alpha階段沒有站立會議的緣由,你們對beta階段的計劃性要差不少。
- 文檔工做能夠稍稍減一點。認真完成做業的團隊,在博客中至少能夠看到5篇以上的文檔,我以爲對學生這樣的小型項目來講稍稍有點多。
- 我建議在之後的課程多讓學生作迭代工做,好比我的項目代教師作得就很好,不斷的迭代四則運算,從一個簡單的命令行程序,迭代到到GUI程序,又加了計時和計分等功能。但到了團隊項目中,學生的迭代工做就有些不足,也多是因爲自身的基本項目功能沒有完成,因此沒法進行更好的迭代。
- 在助教的選擇上,但願能夠選拔更多更熱心的助教。好比能夠從這一屆同窗中選舉幾個作得好的,明年能夠成功保送研究生的。這樣他們既有時間,又有項目經驗。
- 學生對《構建之法》這本書讀得不到位,對個人留言中提到的關於書的問題,你們都是避而不答,但願整個課程過程當中,可以更加好的踐行《構建之法》。
成功團隊:Just Do IT! [博客] [GITHUB]
這個團隊的項目真的超出了個人預期,他們作了軟件硬件協同工做的產品,主要針對植物養殖者,功能是監測植物狀態。看得出來,這個組的全部成員基本功都很是紮實,並且我以爲他們這個產品是一個能夠具備使用價值的產品,能夠進行推廣應用。命令行
對本身這學期比較滿意的地方:設計
- 本學期我做爲一個助教的小頭目與教師的溝通仍是表現得很是積極的,遇到問題就及時與代老師進行溝通,有想法也及時與代老師交流。
- 積極指導其它助教完成工做。常常在助教羣中對助教進行提問,給你們一些小提醒,讓幾個助教輪流完成評分標準的制定,再與他們共同細化和完善評分標準。
- 天天不按期的溜羣。這一招是向周老師學的,早上看一遍羣,晚上睡前再看一遍羣,不斷給同窗鼓勵和響應。
- 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博客點評。這學期的博客點評90%都是在輕軌上完成的。平時工做太忙,但上班路上半個小時可貴悠閒,走到輕軌站的途中練繞口令,上了輕軌點評博客。在輕軌上點評還有個好處就是天天早上都在羣裏吼一吼,可讓同窗們一天都積極起來,一天都想着軟件工程的事,這招是從周老師那學的。
- 常常在羣中攪和,提升教學羣的活躍度。鄒老師會不按期的在羣中發一些連接,來引發同窗們的思考,而一開始你們都沒有什麼迴應,後來周老師就讓我點名,艾特一些同窗們,讓他們來回應。根據迴應的效果,代老師再記一次成績,這樣一唱一喝,你們的積極性就都被調動起來了。我也常常在羣中發一些作得好的同窗的連接,給同窗們一些指點。慢慢會發現,你在羣裏越活躍,越有同窗來找你解決問題,你會獲得更多同窗的信任。
- 本學期我帶領的三個團隊[Just Do IT、開拓者、Miracle_House],都完成了團隊項目,雖然也有功能上的不完美,也有需求調研的不完備,但他們都在規定時間作出了本身最初的設想。我堅持着天天提醒,常常追蹤,時刻關注的原則,不斷在羣中點名,及時點評他們的博客,讓學生感覺到推進力。
本學期助教工做不太滿意的地方:
- 在帶領團隊方面真的是沒什麼經驗,別的助教不配合,就特別想放棄。按說我是一名教師,我應該更有辦法纔對,但我對個人學生都有一些約束,實在沒轍了,就使用既有的約束,怎麼都是有點效果的。但對於遠程的助教來講,我以爲就是本身的一份責任和一份熱心。我以爲這幾個助教也都是理解個人,並且他們也在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一開始遇到問題,看得出他們有些想逃避的心理,但後來到課程後階段,他們也開始主動聯繫有問題的同窗,主動的解決問題。
- 我以爲本身這學期從內心上不夠積極,作事的勁頭不足。
- 在專業學習上沒有什麼進步,除了在教學方法上有些改善,總體的技術水平沒有太多的改善。不像上一次助教工做,飛龍博士老是再推進我學習,寫博客,寫總結,這一次本身有些懈怠。
本學期的我的收穫
- 今年由我和個人同事共同指導的三位學生,得到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這個比賽競爭很激烈,全國職業院校的同窗都在這個比賽中進行比拼。這是我第三年指導這個比賽,第一年徹底無經驗,只是跟着老教師走一遍流程;第二年稍有競賽經驗,但更換比賽設備,比賽選手也沒有通過系統訓練,我我的的知道水平也不夠,因此依然沒有什麼收穫;今年,我我的利用寒假時間進行了專業上的學習,從年初開始,我就採用《構建之法》中站立會議的方法,讓這幾個參賽的學生天天晚上給我發郵件,寫好他們今天作了什麼,明天要作什麼,根據他們在中遇到的問題,次日當面解決。兩個月的時間,讓他們從專業小白也精進到專業高手的程度,臨近比賽,加大訓練量,封閉訓練,每一天都讓他們作總結。越努力的人越幸運,可能就是這樣吧,等成績那天等到半夜兩點,但知道是好消息的時候我以爲本身的全部付出都值了。記得軟件工程這門課程結束的時候代老師給我打了一個小時的微信電話,她有不少話想說。她知道這門課要付出的工做量是以往教學方法的幾倍,但她堅持到最後看到全部的學生都有收穫,都有進步,她以爲本身全部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本身今年的狀態真的很差,從學期初就以爲本身懶懶的,作什麼事都少了一些積極的樣子。因此我就主動的申請擔當構建之法的助教,由於與鄒老師、周老師這些牛人在一塊兒,我老是能學到不少,也能讓本身積極不少。
- 晨起練繞口令,堅持鍛鍊身體,這些都是對本身有益的。
- 堅持和迭代是我在構建之法中收穫最大的。簡單的事情重複作,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作,你就是贏家。
- 學校真的是一個很是封閉的環境,不少教師幾十年教案都不變,止步不前,致使愈來愈落後。要走出去,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看到那些優秀的人,接近他們,學習他們,本身才能變得優秀。
今年東北師範大學本科的軟件工程課程也採用了「作中學」的教學模式,我是一名東北師範大學的學生,擔任西北師大的助教,看到今年東北師大和西北師大的軟工課程都這樣的完美,東北虎西北狼攜手共進,甚是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