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事件,能夠理解就是在HTML文檔或者瀏覽器中發生的一種交互操做。javascript
本篇文章會從如下幾個點去詳細介紹javascript中的事件:html
>> 事件處理程序前端
>> 事件流機制java
>> 事件對象api
>> 實踐應用——事件委託瀏覽器
事件處理程序指的是處理事件的函數,也能夠稱其爲事件偵聽器。微信
因此瞭解事件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去添加或者刪除事件處理程序,下面會總結幾種常見的事件處理程序的添加/刪除方法。app
1.HTML事件處理程序函數
HTML事件處理程序,即直接將事件處理程序添加在HTML元素中。工具
通常在代碼中比較常見,直接看示例。
<button onclick="submit()">提交</butto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ubmit(){ //事件處理邏輯 } </script>
這種直接在HTML中指定事件處理程序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有可能存在用戶在點擊按鈕時,事件處理函數submit還未解析到,此時就會報錯。
2.DOM0級事件處理程序
DOM0級規定的事件處理程序是在javascript中經過給事件處理程序定義一個函數實現的。
<button id="submit">提交</butto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ubmit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bmit'); submitEle.onclick = function submit(){ //事件處理邏輯 } </script>
這種方式能夠爲button元素添加多個事件處理函數,只不過只有最後一個會生效。
移除事件的方式也比較簡單,即將事件處理程序的值設置爲null。
<button id="submit">提交</butto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ubmit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bmit'); submitEle.onclick = function submit(){ //事件處理邏輯 } // 移除事件 submitELe.onclick = null; </script>
3.DOM2級事件處理程序
DOM2級事件中爲處理事件新增了兩個api,一個是添加事件api:addEventListenter;一個是移除事件api:removeEventListener。
這個兩個api均可以接收三個參數:
eventName 事件名稱
fn 事件處理函數
booleanVal 一個布爾值,默認爲false。用於指示事件處理函數在那個階段執行(這個參數的做用會在事件流機制中說明)。
api使用示例:
<button id="submit">提交</butto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ubmit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bmit'); function submit(){ //事件處理邏輯 } // 添加事件 submitEle.addEventListener('click',submit); // 移除事件 submitEle.removeEventListener('click',submit); </script>
關於這兩個api的使用,咱們須要注意幾點。
首先第一點就是使用addEventListener能夠添加多個事件處理程序,並且事件處理程序會按照代碼添加順序依次執行。
第二點是使用addEventListener添加的事件處理程序,只能經過removeEventListener來移除。
第三個須要注意的是使用addEventListener添加事件處理程序時,若是傳遞的第二個參數fn是一個匿名函數,則沒法使用removeEventListener去移除。
對於第三個點中說起到的匿名函數,這個寫一個簡單的示例。
<button id="submit">提交</butto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ubmit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bmit'); // 添加事件 submitEle.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console.log("這是一個匿名函數"); }); // 移除事件:這種狀況下使用removeEventListener是沒法移除前面添加的事件處理程序 submitEle.remove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 </script>
4.IE事件處理程序
對於IE8以及更早版本的IE瀏覽器來講,它不支持addEventListener、removeEventListener這兩個api。
它支持和這兩個相似的api分別爲:attachEvent和deleteEvent。
這兩個api也須要接收兩個參數:
eventName 事件名稱
fn 事件處理函數
那話很少說,寫一個示例:
<button id="submit">提交</butto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submit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bmit'); function submit(){ //事件處理邏輯 } // 添加事件 submitEle.attachEvent('onclick',submit); // 移除事件 submitEle.deleteEvent('onclick',submit); </script>
使用這兩個api的時候也有幾個注意的地方。
第一點是api的eventName參數傳遞,注意是onclick而不是click。
第二點就是使用attachEvent能夠添加多個事件處理程序,並且事件處理程序會按照代碼添加的相反順序依次執行。
第三點是使用attachEvent添加的事件處理程序,只能經過deleteEvent來移除。
第四個須要注意的是使用attachEvent添加事件處理程序時,若是傳遞的第二個參數fn是一個匿名函數,則沒法使用deleteEvent去移除。
其中最後兩點和addEventListener/removeEventListener這兩個api用法一致。
和addEventListener/removeEventListener這兩個api用法有區別的就是第一點和第二點,已經用紅色標記出來,使用的時候須要注意。
注意:IE11目前已經不支持attachEvent和deleteEvent,直接在腳本中調用方法會報錯。
5.通用事件處理程序
前面介紹了多種不一樣添加/移除事件處理程序的方式。
考慮到瀏覽器的兼容性,咱們須要有一個通用的事件處理程序,以便咱們進行快速的項目開發。
所以,下面就寫一個簡單的通用事件處理程序。
var EventUtils = { //添加事件 addEvent: function(element, eventName, fn){ if(element.addEventListener){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Name, fn, false); }else if(element.attachEvent){ element.attachEvent('on' + eventName, fn) }else{ element.eventName = fn; } }, //移除事件 removeEvent: function(element, eventName, fn){ if(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eventName, fn, false); }else if (element.deleteEvent){ element.deleteEvent('on' + eventName, fn); }else{ element.eventName = null; } } };
(這個事件處理程序比較簡單,後面內容總結完成後會將這段代碼進行補充完善。)
對於事件流專業的解釋爲:頁面接收事件的順序。
那對於頁面接收事件的順序,分爲兩種,分別是:事件冒泡(event bubbling)和事件捕獲(event capturing)。
1.事件冒泡
事件冒泡最先是IE提出來的事件流順序。那麼它指的是事件從子元素向父元素傳播。
如今咱們有這樣一段html文檔:
當咱們點擊觸發button元素的click事件後,會依次觸發button元素、p元素、div元素、body元素和html元素的click事件。
2.事件捕獲
事件捕獲和事件冒泡是相反的順序,即事件由父元素向子元素傳播。
那仍是前面的那段html文檔
對於捕獲型的事件流,當咱們觸發了button的click事件後,會依次觸發html元素、body元素、div元素、p元素和button元素的clcik事件。
前面DOM2級的事件處理程序中,咱們介紹了兩個api:addEventListener和removeEventListener。
這兩個api的接收的第三個boolean參數就是用來指定事件處理程序在那個階段執行。
其中false值,即指定事件在冒泡階段執行;相反指定true值,表示事件在捕獲階段執行。
而對於IE提供的兩個api:attachEvent和deleteEvent,它們並不支持第三個參數,所以IE8之前的版本只支持事件冒泡的機制。
當咱們觸發html文檔中元素的某個事件時,事件處理程序的內部就會有一個事件對象event產生,這個對象會包含和事件相關的一些信息。
(下面說的事件對象僅限於DOM0級和DOM2級事件處理程序,IE會單獨說明)
屬性/方法 | 類型 | 說明 |
event.type | String | 被觸發事件的類型。 好比觸發button的click事件,那event.type的值就爲"click"。 |
event.target | Element | 本次事件中的目標元素。 由於事件流機制的存在,當點擊button時,會按照不一樣的順序觸發其餘元素的事件,在這個過程當中,被點擊的button元素就是事件中的目標元素。 |
event.currentTarget | Element | 本次事件中,當前正在處理的元素。 按照事件冒泡或者捕獲的順序處理到那個元素的事件,那個元素就是當前正在處理的元素。 |
event.cancelable | Boolean | 表示是否能夠取消事件的默認行爲。 true:表示能夠取消事件的默認行爲。 |
event.preventDefault() | Function | 調用該方法能夠取消事件的默認行爲,可是前提是event.cancelable的值爲true。 |
event.bubbles | Boolean | 代表事件是否冒泡 |
event.stopPropagation() | Function | 調用該方法能夠取消事件的下一步冒泡,但前提是event.bubbles的值爲true。 |
關於事件對象event的信息,咱們一個一個來實踐一下。
1.event.type
<button id='btn'>點擊</button> <script>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onclick = function(){ //事件處理程序 console.log(event.type); } </script>
2.event.target和event.currentTarget
<body> <div id='box'> <p id='pbox'> <button id='btn'>點擊</button> </p> </div> </body> <script>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onclick = function(){ //事件處理程序 console.log("btn click"); console.log("event.target:"); console.log(event.target); console.log("event.currentTarget"); console.log(event.currentTarget); } var bo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box.onclick = function(){ //事件處理程序 console.log("box click") console.log("event.target:"); console.log(event.target); console.log("event.currentTarget"); console.log(event.currentTarget); } </script>
能夠看到使用DOM0級方式添加的事件處理程序,默認的事件流機制是事件冒泡。
即事件觸發順序有子元素button傳播到父元素div。
那這個操做中,咱們點擊的目標元素是button,所以event.target一直是button元素。
而event.currentTarget隨着事件觸發的順序一直在變化,觸發到那個元素的事件event.currentTarget就是那個元素。
3.event.cancelable和event.preventDefault
前面咱們說在event.cancelable爲true的前提下,能夠調用event.preventDefault來阻止事件的默認行爲。
那什麼是事件的默認行爲呢?
好比:
瀏覽器中單擊右鍵,出現瀏覽器默認的菜單欄選項;
點擊a標籤會發生跳轉行爲;
form表單中點擊提交按鈕會提交表單數據;
接下來寫一個示例。
<a id='link' href='https://www.baidu.com'>跳轉</a> <script> var link = document.getElementById('link'); link.onclick = function(){ //事件處理程序 console.log("link click"); console.log(event.cancelable); event.preventDefault(); } </script>
在這個示例中,正常狀況下點擊"跳轉"會跳轉到百度首頁,可是咱們在a標籤的onclick事件中調用了event.preventDefault()方法阻止了a標籤默認的跳轉行爲。
因此咱們點擊"跳轉"後,只會在控制檯打印"link click"和event.cancelable的值,頁面並不會發生跳轉行爲。
4.event.bubbles和event.Propagation()
前面第2小節中關於event.target和event.currentTarget的示例,由於默認的事件冒泡機制,致使click事件從button元素傳播到了父元素div。
那如今咱們在事件處理程序中調用event.Propagation方法就能夠阻止事件冒泡。
<body> <div id='box'> <p id='pbox'> <button id='btn'>點擊</button> </p> </div> </body> <script>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onclick = function(){ //事件處理程序 console.log("btn click"); console.log(event.bubbles); event.stopPropagation(); } var bo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box.onclick = function(){ //事件處理程序 console.log("box click") } </script>
從結果能夠看到,調用event.stopPropagation()後,父元素的click方法已經成功被阻止。
那這裏事件對象的信息基本就總結完了,上面的示例均使用DOM0級的事件處理程序實現的,那實際上對於DOM2級的事件處理程序也是適用的。
因此DOM2事件處理程序就不寫在示例。
5.IE中的事件對象
IE中的事件對象和DOM0、DOM2中的事件對象仍是有很大區別的。
它包含的屬性和方法以下:
屬性/方法 | 類型 | 說明 |
type | String | 被觸發事件的類型 |
cancelBubble | Boolean | 設置事件是否冒泡。 默認值爲false,將其設置爲true就能夠取消事件冒泡。 |
returnValue | Boolean | 設置事件的默認行爲。 默認值爲true,將其設置爲false就能夠取消事件的默認行爲。 |
srcElement | Element | 本次事件中的目標元素。 (同DOM一、DOM2級中的target) |
IE事件對象的這些屬性和方法就不代碼演示了,也比較簡單。
只是IE中使用事件對象時,須要注意下面的幾點。
(下面示例的演示,不一樣版本的結果使用的是IE瀏覽器自帶的仿真工具進行的)
首先第一點是使用DOM0級添加事件處理程序時,事件處理程序內部的事件對象event是做爲window的一個屬性存在的。
<button id='btn'>點擊</button> <script>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onclick = function(){ alert(window.event == event); // 單獨打印window.event和event,結果均是同一個對象 // 可是隻有在IE11中alert出來的結果纔是true,其餘版本alert均爲false } </script>
第二點就是在IE事件處理程序內部的this不必定等於目標元素,所以在事件處理程序內部,最好用event.srcElement來代替this。
先測試一下DOM0級事件處理程序的結果。
<button id='btn'>點擊</button> <script>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onclick = function(){ alert(this); // IE8-IE11 打印 [object HTMLButtonElement] alert(event.srcElement); // IE8-IE11 打印 [object HTMLButtonElement] }
再測試一下attachEvent和deleteEvent這兩個api(IE11已經不支持這兩個api了,前面已經提過)
<button id='btn'>點擊</button> <script>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attachEvent('onclick',function(){ alert(this); // IE8-IE10 結果爲 [object Window] alert(event.srcElement); // IE8-IE10 結果爲 [object HTMLButtonElement] }) </script>
關於事件對象這裏就介紹完了,一整個關於IE瀏覽器的測試代碼寫下來仍是有些難受。
到這裏,有關javascript中的事件內容基本總結完了,這裏呢,咱們須要把前面那個通用的事件處理程序完善一下。
<script> var EventUtils = { // 添加事件 addEvent: function(element, eventName, fn){ if(element.addEventListener){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Name, fn, false); }else if(element.attachEvent){ element.attachEvent('on' + eventName, fn) }else{ element.eventName = fn; } }, // 移除事件 removeEvent: function(element, eventName, fn){ if(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eventName, fn, false); }else if (element.deleteEvent){ element.deleteEvent('on' + eventName, fn); }else{ element.eventName = null; } }, // 獲取事件對象 getEvent: function(event){ return event?event:window.event; }, // 獲取事件類型 getEventType: function(event){ return event.type; }, // 獲取被執行事件的目標元素 getEventTarget: function(event){ return event.target | event.srcElement; }, // 禁用元素的默認行爲 preventDefault: function(event){ if(event.preventDefault){ event.preventDefault(); }else{ //IE8以及更低版本 event.returnValue = false; } }, // 阻止元素冒泡 stopPropagation: function(event){ if(event.stopPropagation){ event.stopPropagation(); }else{ //IE8以及更s低版本 event.cancelable = true; } } }; </script>
最後這一部分,主要是針對事件冒泡的一個應用。
咱們假設有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個商品列表,點擊其中某一個商品,彈框顯示商品標題。同時用戶能夠在商品列表添加商品。
如今咱們實現一下這個需求。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事件委託</title> <style> li{ cursor: pointer; padding: 20px; } </style> </head> <body> <h1>事件委託</h1> <div class='box'> <button onclick="add()">添加商品</button> <div class='list'> <h3>商品列表</h3> <ul> <li>商品1</li> <li>商品2</li> <li>商品3</li> <li>商品4</li> </ul>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遍歷商品列表添加點擊事件 var liEle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 for(var i = 0; i<liEle.length; i++){ var element = liEle[i]; 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alert(this.innerHTML); }) } // 添加商品 function add(){ var ulEle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ul')[0]; var liLength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length; var newLiEle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newLiEle.innerHTML = "商品"+(liLength+1); ulEle.appendChild(newLiEle); } </script> </body> </html>
咱們看一下瀏覽器效果。
能夠看到,循環li元素添加的點擊事件都可以正常執行,而點擊【添加商品】按鈕添加的商品5,點擊以後並無click事件,所以沒有彈窗顯示。
這個需求實際上能夠轉化爲這樣的應用場景:事件添加個數不肯定。
那麼根據前面提說的事件流、事件冒泡和事件對象,咱們很容易就能想到解決辦法:
將click事件添加到父元素ul元素上,利用事件冒泡和event.target實現彈窗。
這個辦法咱們被稱爲事件委託機制。
下面咱們代碼實現一下。
(修改代碼:27行-32行)
1 <html> 2 <head> 3 <meta charset="utf-8"/> 4 <title>事件委託</title> 5 <style> 6 li{ 7 cursor: pointer; 8 padding: 20px; 9 } 10 </style> 11 </head> 12 <body> 13 <h1>事件委託</h1> 14 <div class='box'> 15 <button onclick="add()">添加商品</button> 16 <div class='list'> 17 <h3>商品列表</h3> 18 <ul> 19 <li>商品1</li> 20 <li>商品2</li> 21 <li>商品3</li> 22 <li>商品4</li> 23 </ul> 24 </div> 25 </div> 26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27 // 將click事件添加到父元素ul元素上,利用事件冒泡和event.target實現彈窗 28 var ulEle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ul')[0]; 29 ulEle.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30 var target = event.target; 31 alert(target.innerHTML); 32 }) 33 34 // 添加商品 35 function add(){ 36 var ulEle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ul')[0]; 37 var liLength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length; 38 var newLiEle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39 newLiEle.innerHTML = "商品"+(liLength+1); 40 ulEle.appendChild(newLiEle); 41 } 42 </script> 43 </body> 44 </html>
完結!!!
若是以爲有用的話,點個贊鼓勵一下~
轉載請先註明出處~
最近做者新開通了一個微信公衆號。
微信公衆號會分享一些本身平常的東西,包括我的總結呀,吸貓平常呀,同時也會分享一些博客上的前端技術文章。
歡迎你們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