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禪(二三)

 IT之禪(二三)
每每是這樣,一個領導第一眼見到一個員工、認爲他是什麼樣的人,最後這個員工必定會成爲這樣一我的。
 
IT之禪(二四)
若是幼年時代的傷害在你的人格上留下刻痕,那你的人格就是泥;
若是幼年時代的傷害在你的人格上沒法留下任何痕跡,那你的人格就是鑽石。
 
IT之禪(二五)
對員工的心理支付要像對員工現金支付同樣——守口如瓶。每每是這樣,咱們的工資保密早已經與西方同步,而心理支付還停留在大鳴大放大字報的時代。
 
IT之禪(二六)
程序員作一個質量不佳的項目,是浪費生命;
經理掌管一個質量不佳的項目,是謀財害命。
 
IT之禪(二七)
咱們能夠作千千萬萬的事,但終有一件,將讓咱們下定決心之後半生把它作好。這件事就成了咱們的業。
事與業,根本不在一個境界上。
一我的地位再高、錢再多,若是他有事無業,也是懊悔的一輩子;
一我的地位再低、再貧窮,若是擁有本身的事業,也將是快樂而無悔的一輩子。
不管你是一個程序員仍是一位領導者,你決定本身手裏正在乾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業了嗎?這個問題特別留給三十歲以上的男人。
 
IT之禪(二八)
職務是一件看不見的外衣,你進入公司大門時,它在瞬間披上,你走出公司大門時它就瞬間不見。
然而,有些人恰恰喜歡在公司外面裸奔。
領導力也是一件外衣,只是它一直會穿在身上。你走進公司,它影響你的同事;你走出公司,它影響你的朋友、家人和社團。
然而,有些人恰恰喜歡在公司裏面祼奔(前提是他們手裏有攥着那麼幾條「名繮」與「利索」)。
 
IT之禪(二九)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程序中也有它的碎片。
 
IT之禪(三十)
女人若是太美,美到難以想象,那帶來的感受將是虛幻而不真實——或者說美得有些可怕了;
代碼也同樣……咱們如何超越?
 
IT之禪(三一)
每一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兩個箱子。
一個叫「書箱」,也就是你的知識,它裏面裝滿一條一條的理論;
一個叫「工具箱」,也就是你的方法論,它裏面裝着一條一條做法;
理想狀態下,書箱裏裝的都是經典、是對於人類「絕對正確」的東西,然而咱們時常發現咱們工具箱裏裝的東西用起來和書箱裏記載的東西不同。
幼年時,當我遇到這種狀況時,我懷疑的是個人工具箱;
長大些,當我遇到這種狀況時,我懷疑的是個人書箱;
成熟後,我懂得——兩個箱子都沒問題,只是人生過短,不少東西一我的不可能在一輩子中超越,不少境界不可能在一輩子中達到——因此,咱們須要選擇一些非真理、更經驗但成功機率儘量高的工具來使用。
 
IT之禪(三二)
道理和經驗,時準時不許,要看環境,這是常態。
道可,道非,常道。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