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一些心得(二)

上一次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是三年前。傳送門: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一些心得 ios


三年間又發生了不少事,有不少新的心得,分享給你們。web


1)溝通問題安全

    溝通很是很是重要,絕大部分的難易、效率、成敗問題最後都能歸因到溝通環節上。責任越大,職位越高的崗位,要接觸的人越多,待溝通的環節越多,對溝通能力的要求越高。千萬別忽略溝通能力的培養,更別忽視溝通能力的重要性,不然它極可能會成爲你職場晉升的致命傷。架構

    從溝通的維度,我把人分兩種:走兩步的人和走一步的人——若是兩我的之間相距三步的距離,有的人願意甚至習慣性朝對方走兩步,有的人卻只願意往前走一步。若是兩我的都是走兩步的人,那麼溝通將無比順暢,一點即通;若是兩我的,一人是走兩步的人,另外一個是走一步的人,那麼溝通也能順利進行;但若是兩我的不巧都是走一步的人,都只往前走一步,等着對方走兩步,那溝通就完了。
iphone

    反思一下,你是走一步的人,仍是走兩步的人?
工具


2)會說的人學習

    曾經我粗淺地把會說的人等價於會吹牛的人。對這類人是不屑的。認爲有才,認真作事,你的功勞天然會有人看見,給予應得的公平的回報。但後來我發現當初的想法太天真了。flex

    其實「會說」能夠細分爲三種:
google

    1、會吹牛的人,有一敢說十——這類人容易給人不靠譜的印象,但確實有很多冤大頭就是吃這種人的那一套,還別不服別眼紅;
設計

    2、敢拍胸脯的人,勇於扛KPI,勇於承諾時間,勇於承諾結果——別覺得什麼人都敢拍胸脯的,也別隻看到拍胸脯的人成爲負責人的榮耀,拍胸脯是要負責的,權力和責任歷來都是一塊兒的。事沒作成,亂拍胸脯的結果極可能是要打包袱走人的;

    3、擅於表達的人——有些人有溝通的主動性,是走兩步的人,但這並不意味着你的溝通能力就必定強了。你還須要擅於表達,好比說邏輯性強、有條理、有主次、擅於引導、擅於比喻、擅於換位思考等等。這些都是硬技能,很不幸的是表達能力每每是天生的,若是天生不擅表達,學都不必定學得來。

    

3)沒有徹底同樣的工做環境,甚至類似的環境都少,每一個工做環境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工做過不少家公司,小到除了我就剩倆老闆只有三我的的創業公司,大到阿里這種N多子公司的大集團,我作過甲方,也作過外包,加入過橫向支持團隊,也加入過縱向業務線團隊,帶過職能單一的小團隊,也帶過跨職能的大團隊,聯合創過業,作過普通工程師,技術經理,項目經理,架構師也作過產品經理,工做過武漢、深圳、北京和上海,出過書,也去過很多公司或者技術大會作分享嘉賓。總之,個人職業經歷很豐富。我能夠負責任地說,我從沒在兩家公司遇到過相同的組織架構,作過相同的工做流程,甚至連類似的都少!

    我想說的是,對於各位跳槽者,大家要作好心理準備,大家要換的不僅是一個辦公地點、公司title和一份不同的薪水。大家要換的是企業文化,公司產品,工做流程以及個性、背景、年齡、脾氣、經驗徹底不一樣的同事老闆下屬。工做不僅有你熟悉的設計、代碼、運營、產品設計部分,還有前面我提到的這一系列東西。而這一系列東西就是你的工做環境,工做環境歷來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每一個人就是獨一無二的同樣。陌生感和適應成本會超過你的想像,年紀越大會越有感觸。


4)什麼樣的工做是好工做

    薪水高?本身的職位?企業文化和福利好?同事靠譜並且個性好?工做是本身的強項和興趣所在?有晉升空間?公司名氣?老闆靠譜?自由度高有發揮的空間?

    這些都算。

    但我發現不少人在意的東西其實主要集中在「薪水」「職位」「工做是否輕閒」這三點上。認爲最好的工做是「錢多事少」,退而求其次是「要麼錢要麼閒,二選一,優先錢」。我曾經也這麼想。

    但後來我經歷過一些事,08年我在中國雅虎工做,遇上了雅虎裁人三分之二,11年我在盛大創新院工做,遇上了創新院整個子公司被裁,兩次我都內部調崗,沒有被裁,但親見身邊的昔日戰友瞬間離開。我還被掛過技術專家身份,被公司戰略性儲備着,將近一年的時間裏沒有工做任務,天天的工做就是本身作些技術研究,我能夠吃個午餐吃到下午三四點,甚至到公司打個交就出去玩均可以。這應該是不少人羨慕的輕閒吧。但我能夠清楚地告訴各位,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裏,倒是我最迷茫的時候。我是個頗有目標頗有方向知道本身想要什麼該作些什麼的人,惟一一次讓我迷茫的時候就是在我最輕閒的這段時間裏。我感受到的不是愉快,不是偷着樂,而是危機感。我不敢中止的是學習,對技術的學習,對行業動態的跟進,對產品形態,對運營玩法的關注,但我只是在充電,卻無法實踐,我以爲個人成長中止或者說嚴重放緩了。

    我親身經歷過公司大裁人,也常聽到XXX公司大裁人之類的新聞,深知企業不是家的道理,世上惟一不變的只有變化自己。柯達、諾基亞、摩托羅拉、雅虎、開心網、天涯、貓撲、校內隕落了,微軟、索尼、任天堂、盛大、微博還有國內各類國企衰敗了,pc平臺、delphi、flex、flash、賽班、j2me、Qt、web os、dart等等等等曾經火過甚至還沒來得火的技術眼見它建高樓,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什麼樣的環境都是不穩定的,哪怕你今天在google、facebook工做,誰能保證實天他不會變成今天的雅虎?

    什麼樣的工做是好工做?前面提到的這些因素都算,惟獨「閒」要不得,這就是個毒藥。惟有提要本身的能力,是靠譜的,是安全的,是一直傍身的。千萬別中止成長,永遠都別,若是環境不能讓你成長,趕忙換工做。


5)年齡問題

    各位注意到一個問題沒有?看看大家公司三十歲以上的員工有多少?三十五歲以上的呢?這些人通常是在什麼崗位上?

    那麼問題來了,三十歲三十五歲以上的人去哪兒了?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真相,他們受不了壓力,要麼被迫本身創業去了,要麼乾脆回家帶孩子去了。

    什麼壓力?任何一家公司的組織架構都是金字塔型的,越往上層的空缺越少,意味着你要打敗你大部分的同事纔可能往上爬。而越往基底的工做不可替代性越低,薪水越低。每一年都會有不少職場新人進入職場,進入金字塔底層。若是你五年沒有晉升,那麼你就要和比你小五歲的新人一塊兒作相同的工做,而人家工做經驗短,年輕身體好,對薪水要求不高,對工做內容不挑,也沒有拖家帶口的壓力,能夠加班。你靠什麼和人家比?靠經驗靠能力?不是全部工做都有高端的能力要求的,你有90分的能力,而崗位只須要你60分能力便可,而人薪水只要你一半,你拿什麼比?不是你值多少錢公司就給你多少錢,而是你所在崗位定位多少錢,你就只能拿到多少錢。你的優秀與否和回報不是簡單直接的正比關係。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沒有晉升而比你小五歲的小朋友晉升了。他在招人的時候,會考慮「這位大哥哥/大姐姐比我工做經驗久,若是作個人下屬,我能管理好他嗎?他服我嗎?若是不服我,給團隊其餘人形成壞榜樣,整個團隊都很差帶了怎麼辦?」「他的薪水雖然和其餘同崗的人差很少,但工做經驗這麼久了,有孩子要養,並且他同齡人的薪水廣泛比他高,他會不會有壓力,工做的穩定性不高,會不會騎驢找馬,找到更高薪水的工做就跳槽了?」

    年齡和晉升就像逆水行舟同樣,不進則退。不是說,你不想晉升,只想作個安靜的美男子就能夠獨自安靜去了,不晉升意味着後面的壓力會愈來愈大。剛工做的新人能夠揮霍一下不思進取,當你低着頭工做着工做着,一擡頭髮現95後出來工做了,00後出來工做了,你周邊的同齡人升的升走的走,你忽然意識到「哇,我怎麼已經變成職場老人」時,就該着急了。


6)有哪些特質的人能脫穎而出

    我的之見,權重從高到低:視野,責任感,專業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主動性,抗壓。


7)野心,能力,自知

    有野心,有能力,有自知 —— 帥才,可獨擋一面,可重點培養,前途無量

    無野心,有能力,有自知 —— 將才,是很好的助手

    有野心,有能力,無自知 —— 可用,有風險,且不穩定性強

    無野心,有能力,無自知 —— 可用,須要引導

    無野心,無能力,有自知 —— 唉。。。

    無野心,無能力,無自知 —— 庸人,留着無宜

    有野心,無能力,有自知 —— 有隱患,但造不成大影響,但留着確實無宜

    有野心,無能力,無自知 —— 趕忙請走,小廟容不下您這大佛

    

    野心大於能力的人最討厭了,害人害已,但若是有自知之明,還稍好點。但若是連自知之明都沒有,誤覺得本身的能力足以撐起野心,誤覺得懷才不遇,誤覺得時運不濟,那就禍害大了!


8)功勞和苦勞

    沒有功勞,苦勞一文不值。沒有苦勞,有功勞同樣回報豐厚。苦勞是功勞的加分項,是錦上添花,但若無錦,上哪裏去鏽花?

    這就是常說的目的爲導向,看結果不看過程。


9)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

    只作向上管理的人,是咱們討厭的馬屁精。團隊會散。

    只作向下管理的人,壓根兒得不到機會。

    二者缺一不可。

    

10)當書法家仍是做家

    一樣是寫字,有些人的注意力在把字自己寫好,方向是書法家。有些人的注意卻在如何組織文字,把文字當工具,如何變成詩篇,變成散文,變成小說,方向是做家。

    你能夠專修你的專業技能,成爲這個方向的專家,成爲一個高級螺絲釘,你也能夠把你的專業技能當成一個工具,玩產品,帶着產品去闖蕩江湖。

    提及iphone誰都知道喬布斯,但是有多少人知道ios的主程,主美?

    若是是主動選擇當書法家還好,可悲的是不少人帶着看成家的夢想卻走在當書法家的路上,更可悲的是不少人甚至意識不到書法家和做家的這個問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