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個人博文發表得比較少,由於除了主業以外,我把時間都用在錄製視頻和寫書等方面。這幾天正好錄製完一門課,和出版社談好的一本書也所有交稿,因此趁着最近構思下本書和後繼視頻課的時機,總結了一下副業掙錢的模式。因此在這篇博文裏,將分享下最近我經營副業的各類心得。html
想到掙錢,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經過公衆號或其它文章發文,或者到某網發視頻積累粉絲,而後再經過廣告等方式變現。這種方式必定能掙到錢,但若是文章或視頻內容停留在初級階段,天天的收益估計是有限的,並且要作到有收益的地步,持續時間會很長。python
好比我是作Java的,若是我就發很是基礎的文章,好比String的不可變特性,以及集合的擴容等,哪怕每天發文,文章數量很是多,要積累1000個粉絲估計會很吃力,但若是我發的文章寫的書錄的視頻包含比較深的要素,好比分佈式併發組件,底層代碼分析,或者結合大廠面試介紹技術經驗,總之不是隨便哪裏都能找到的,積累粉絲會快不少。程序員
再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若是初中畢業就去搬磚,確實能當即掙到錢,當若是當時再靜下心讀個高中,或者本科甚至碩士,那麼掙錢的效率會快不少。我這裏無心貶低任何掙錢的渠道和模式,這裏只是想說,在能力通常的前提下,能夠經過寫文章等手段提高本身,但不能本末倒置,當下的任務是完善知識體系,而不是計較於當下的收益。面試
再以Java舉例,如何完善知識體系,一句話,當前的能力足以能進大廠,能應對高併發集羣開發的需求。若是達不到怎麼辦?集中精力學,副業掙錢的事能夠適當放下。當本身成爲大廠的高級開發或架構師(以及更高職位)後,你會發現以前的掙錢效率根本不值一提。好比大廠架構師能處處講課和作企業內訓,而小公司的技術通常的碼農估計也就整些辛苦錢,好比廣告營收。redis
經過各類手段積累粉絲,而後變現,這是間接的方式,此外,直接錄視頻,出書,線下培訓等,這屬於直接。這裏你們能夠思考以下的問題。微信
1 你經過各類手段積累的粉絲,能不能給你帶來直接的效益?若是不能,在將來的多久能夠?架構
2 各類網紅掙錢的速度使人羨慕,你能不能複製他們的成功模式?若是能夠,你須要多久?併發
3 你和你的粉絲各類互動,能不能給你帶來直接的收益?或者只是讓你有成就感?框架
總之,你用來積累維護粉絲的時間和精力,在短時間(好比最近兩個月內)和長期(好比最近一年內)的時間範圍內,能給你帶來多少的收益?機器學習
同時你能夠再思考下,以你當前的能力,可否幹些能直接有收益的活?好比接項目講課等。或者有同窗會說,當前能力不夠。好那麼我再問,你如今就努力,要達到能直接掙錢的地步要多久?
我以前寫過篇博文:進大廠也就這回事,工做後2到3年進大廠操做指南,此外,在大多數場景裏,小白到能錄製視頻課的差距,頂多也就半年,但你把半年時間用來維護和積累粉絲上,能帶來多少收益?
可能有些同窗比較擅長作營銷,但像我技術作了好久的人,估計與其用時間吸引粉絲,還不如努力提高本身,讓本身達到能有直接收益的地步。
第一去找各類平臺的官網,好比出版社,能出視頻課的網站,上面通常有聯繫方式。
第二能夠看各類平臺上發文的同窗,而後私信問如何聯繫。
更重要的是,當你作起來之後,天然會認識更多的人,而後渠道就更多了。
找合做渠道的要點是,多找,仔細評估,而後挑一個認真作,別鋪太開。其實找各類合做方式應該問題不大,也就是寫郵件發微信打電話的事,但最好找些業內比較知名的品牌。並且,當你談下來若干個有操做性的活之後,預先評估這活須要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能帶來多少品牌能力和金錢上的收益。
並且找合做渠道的好處是,平臺方運營是一個團隊,而你僅僅是一我的。我的的精力老是有限的,好比推廣,我的再努力,也無法像平臺那樣引流,因此和和平臺合做實際上是讓渡一部分利潤,讓對方推廣。
在開始階段,不建議直接去作項目,由於項目的週期和風險比較打,而能夠作些週期比較短的活,好比線上線下培訓,出書,出視頻課,對此你們能夠找合適的平臺,相比之下,能夠等到有必定的人脈關係後,再去一些外包平臺上去接項目。
個人博文也寫了很多,其中也不乏被各公衆號(受權未受權)轉載的文章,但這部分的努力,除了給我帶來流量外,沒其它收益。但相反,我出的視頻,裏面可能未必像我博文裏那樣精彩,但卻能給我帶來立竿見影的收益。
寫100篇高質量的博文,不如寫10篇系列文,寫100篇系列文,不如干脆出本書,或者去錄視頻。雖然如今出書收益沒視頻收益高,但出書至關於能夠被官方出版社承認,而出系列視頻課帶來的收益,性價比要比廣告等間接收益高。
這裏產品的定義絕非僅限於書和視頻,更能夠是電子書和各類付費產品,但必定要成系列。什麼叫成系列,好比Java 框架,我第一把某個組件(好比redis)各點講透,第二講組件整合性地使用,第三外帶面試經驗和項目要點,知識體系齊全的話,讀者就肯付費了。相比之下,若是文章主題不統一,不造成系列,或者像散文同樣形散神不散,要讓讀者本身去串聯相通點,那麼頂多也就掙個點擊量,再根據必定的比例轉換成廣告收益。
以上都是些方法論,這裏給出些成功案例,從中看下咱們該如何努力。
1 好比我以前的領導,作了一門Spring Cloud的課,大概賣了50萬,爲了能作這門課,前提是他已經成爲這方面的專家,並且之後還能繼續。
2 我據說過有在慕課上賣課程的,是python數據分析等系列,如今已經開團隊作了,掙這個錢的前提是,積累了很多項目案例,也掌握了諸如大數據,機器學習等的熱點技能。
3 網上有賣視頻課程的,好比阿里等大廠的面經,有賣幾千份的,並且課程能源源不斷。
上述案例都是可持續的,不是作了此次沒下次這種,從中能看到,副業掙錢的前提是,第一最好是某方面的專家,第二有積累,第三有我的品牌。對此我我的的感覺以下。
1 若是當前還在小公司,或者本身感受技術能力不夠,或許能夠先積累下,好比想辦法進大廠,在大廠裏積累經驗,爭取儘早升級到高級開發或者是架構師。這個時間段,能夠在公衆號等渠道輸出些內容,但與其持續輸出質量不高的內容,還真不如用這段時間好好提高本身。
2 積累我的品牌,最好的方式是大廠加持,好比說本身是阿里的架構師,而後其它什麼都不用說了,次一等的能夠是通常公司的架構師或技術負責人,除了這個維度外,出書也是一個好的途徑,在這篇博文,程序員怎樣出版一本技術書裏,給出了程序員出書方面的建議。並且最好能出本暢銷書,若是作不到就能夠多出幾本,反之若是銷量通常,並且出的書不廣爲人知,這對提高我的品牌的做用也是有限的。
3 當在技術上有必定的積累,並且有本身的品牌後,除了在用公衆號積累粉絲的同時,就更能夠找些有直接收益的活。
4 當開始和一些平臺有合做後,就能夠積累更多的人脈,就能夠再挖掘些更高級的活了。
本文大多數寫的是本身的心得,總感受有些虛,可能最近的靈氣都用到錄製視頻和寫書上了,這篇文章也算是篇過渡吧。
今天從出版社獲得消息,個人那本以股票範例入門Python的書已經出印刷廠了,估計最近就會上架銷售,並且我也在和一些網站在溝通後面的選題,等我新書上架,以及選題肯定之後,我再專門在「選題技巧」,「案例編寫」和「挖掘亮點」等方面寫篇文章介紹心得。但願這篇專門講心得的文章能拋磚引玉,獲得更多大神們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