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黑客、開源、以及自由軟件的歷史 spa
1996 年我開始寫這篇 HOWTO,那時候的大環境和如今很不同。這裏會給你簡單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變遷,這樣大體能夠澄清一下開源軟件、自由軟件、以及 Linux 和黑客圈的關係。若是你對這些不感興趣,你能夠直接跳過這一節,繼續讀下面的 FAQ。 操作系統
我在這裏所描述黑客精神和社會遠遠早於1990 Linux 出現的時候,我第一次涉足黑客圈是 1976 年,而究其根源則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但在 Linux 出現以前,大多數黑客使用的操做系統要麼是私有的商業版本,要麼是本身開發的未獲得普遍使用的系統(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 ITS 系統)。雖然那時也有人想要改變這種情況,但他們的努力影響範圍至關有限,充其量僅在某個黑客社區有少數忠實用戶而已。 開發
如今所謂」開源「歷史和黑客社區的歷史幾乎同樣長,但直到 1985 年前,它只是一種沒有固定稱謂的習慣作法,而不是一套有理論作後盾,有宣言作前鋒的自覺運動。這種狀態在 1985年結束了,長老級黑客Richard Stallman(也被稱爲」RMS「)將其命名爲」自由軟件 (Free Software)「。這種命名也是一種宣言的方式,不過大多數黑客社區都不接收這種包含明顯思想烙印的標籤。所以而大多數現有的黑客社區歷來沒有接受。 結果,」自由軟件「 這一標籤被黑客社羣中聲音較大的少數派(尤爲是 BSD Unix 的相關人士)拒絕掉了,而剩下的大部分人(包括我)雖然也有保留意見,可也仍是沿用了這一稱謂。 開源軟件
儘管不少人存在保留意見,RMS 的」自由軟件「的大旗也一直舉到了 1990 年代中期。直到 Liunx 崛起的時候,它才受到了重大挑戰。Linux 給了的開源開發者一個新的天然歸宿,不少項目都已咱們現稱的開源的方式由 Unix 移植到了 Linux 系統中。Linux 的社區也獲得了爆炸性增加,成爲了一個比之前黑客文化更爲龐大,而且異質化的新的羣體。RMS 曾今嘗試將這一社羣也歸併到他的」自由軟件運動「大旗下,但終究沒有成功,緣由能夠歸於 Linux 社區的樣性,以及 Linus Torvalds 本人的質疑。Torvalds 公開拒絕了 RMS 的自由軟件思想,但仍是沿用了」自由軟件「這一術語,這也引來了不少年輕黑客的效仿。 社區
1996年,當我第一次發表這篇 HOWTO 的時候,黑客社團正在圍繞着 Linux 和其它幾個開源操做系統(尤爲是 BSD Unix 的衍生系統)進行着快速的重組。幾十年來圍繞着閉源系統進行閉源開發的方式尚未開始淡出集體記憶,但在你們看來,這彷佛已是死去的歷史了。愈來愈多的 黑客都已經開始注重本身在開源項目(例如 Linux、Apache 等)上的貢獻,並將這些貢獻當作本身的成就。 軟件
然而在那個時候」開源「這一名詞尚未出現。這個名詞是 1998 年初纔開始出現的,而在出現的半年內,大部分的黑客社區就接受了這一名詞,只有少數不接受這一律唸的人還在堅持使用」自由軟件「這一名詞。1998 年之後,或者更準確地說是 2003 年之後,所謂的 」hacking「 和 」開源(自由)軟件開發「的含義已經很是接近了。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區分已經沒有意義了,看趨勢,這個現狀未來也不大可能改變了。 hack
話雖如此,這段變動的歷史仍是值得記住的。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