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做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做業

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做業

這個做業屬於哪一個課程 軟件工程1916|W(福州大學)
這個做業要求在哪裏 我的做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做業
學號 221600409
這個做業的目標 軟件工程實踐總結

做業要求

1、請回望寒假時的第一次做業,你對於軟件工程課程的想象

1)對比開篇博客你對課程目標和期待,「但願經過實踐鍛鍊,加強計算機專業的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標,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爲何?html

答:通過軟件工程實踐的訓練與培養,讓我對軟件工程具體開發過程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也讓我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好比說,從不會寫博客到如今會發博客,從不會使用墨刀到如今會設計原型,從不會使用GitHub到如今會上傳代碼,從不瞭解代碼規範的重要性到如今寫代碼特別注意變量的規範性,從不會數據分析到如今會使用Python進行基本的數據可視化,從不瞭解微信小程序到如今會開發一點點微信小程序等。經過這幾個月以來的訓練,我發現本身成長了很多,編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固然我也一些地方存在不足,好比說以前的GitHub實訓的海報製做,雖然功能已經能夠實現,可是在服務器運行時,對json數據格式的處理一直存在問題,致使在生成海報時不能完整解析數據,形成獲獎名單不全面,這點我確實沒作好;此外還有微信小程序方面,字段處理方面會有一些小問題,獲取手機號和用戶信息獲取受權方面,不能作到很好地知足客戶體驗。git

2)總結這門課程的實踐總結和給你帶來的提高,包括如下內容:github

  • 統計一下,你在這門軟件工程實踐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碼;

答:應該有兩三千行數據庫

  • 軟工實踐的各次做業分別花了多少時間?
序號 做業 時間
1 我的做業第一次—準備篇 8
2 結對第一次—原型設計(文獻摘要熱詞統計) 12
3 對第二次—文獻摘要熱詞統計及進階需求 24
3 (1)團隊第一次做業——團隊展現 16
4 (2)團隊第二次做業——選題報告 15
5 (3)團隊第三次做業——原型設計 28
6 (4)團隊第四次做業——需求規格說明書 18
7 (5)團隊第五次做業——系統設計&數據庫設計 15
8 (6)團隊第六次做業——現場編程github實訓 18
9 (7)團隊第七次做業——Alpha衝刺
10 Alpha衝刺——序言篇(任務與計劃) 2
11 Alpha衝刺(1/10)——2019.4.24 5
12 Alpha衝刺(2/10)——2019.4.25 7
13 Alpha衝刺(3/10)——2019.4.26 4
14 Alpha衝刺(4/10)——2019.4.27 7
15 Alpha衝刺(5/10)——2019.4.28 6
16 Alpha衝刺(6/10)——2019.4.29 8
17 Alpha衝刺(7/10)——2019.4.30 12
18 Alpha衝刺(8/10)——2019.5.1 10
19 Alpha衝刺(9/10)——2019.5.2 7
20 Alpha衝刺(10/10)——2019.5.3 8
21 Alpha衝刺——測試篇 3
22 Alpha衝刺——總結篇 2
23 團隊第八次做業——Beta衝刺
24 Beta衝刺——凡事預則立隨筆 2
25 Beta衝刺(1/7)——2019.5.23 10
26 Beta衝刺(2/7)——2019.5.24 7
27 Beta衝刺(3/7)——2019.5.25 12
28 Beta衝刺(4/7)——2019.5.26 10
29 Beta衝刺(5/7)——2019.5.27 6
30 Beta衝刺(6/7)——2019.5.28 8
31 Beta衝刺(7/7)——2019.5.29 5
32 Beta衝刺——用戶使用調查報告——2019.5.31 4
33 雲打印 對Echo的Beta產品測試報告 0
34 雲打印 對 追光的人 的Beta產品測試報告 0
35 Beta衝刺——總結篇 2
  • 哪一次做業讓你印象最深入?爲何?

答:現場編程github實訓,由於一天的時間要開發出一個在線抽獎系統,時間緊又不得不學習新的知識,這是我第一次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花時間學習Python的可視化分析,而後對QQ聊天記錄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我作到了,雖然在運行時不免會有些Bug,但我仍是很開心,本身的努力是值得的。編程

  • 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週花多少個小時?

答:301小時,平均每週花43小時json

  • 學習和使用的新軟件;

答:學會使用Git Bash,上傳代碼至GitHub,使用墨刀進行原型設計,使用PS進行P圖等小程序

  • 學習和使用的新工具;

答:學會用Leangoo畫燃盡圖,用圖表秀畫各類圖表等微信小程序

  • 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臺;

答:學會使用微信開發工具開發微信小程序服務器

  • 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答:學習使用Python進行數據可視化分析微信

  • 其餘方面的提高。

答:團隊協做能力,學會與隊友進行溝通,怎樣作好任務分工,自學能力

2、寫下屬於本身的人月神話——我的或結對或團隊項目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實例/例證結合的分析

答:在團隊項目開發實踐中,一旦寫出程序並正常運行,工做就結束了。例如,在GitHub編程實訓中,我作的是對QQ聊天記錄進行可視化數據分析,以及生成獲獎名單海報,在本機尚客優正常巡行,可是當運行於服務器的時候,一直會有Bug,生成的獲獎名單不完整,會出現數據提取有問題,致使只生成部分學生獲獎名單。究其緣由,多是json數據提取方面關於\r\n方面有問題,考慮不全面。

3、對下一屆實踐的建議,或者對於開學初的你,對於大一的你,對於開學初的我,你有什麼想建議和告知的呢?對於後來人的期許。 特別地,特別地,下一屆要不要中途換隊員?

答:但願做業任務適當,由於這學期課程重,除了上課,可能還要準備考研,有時候其餘課程也會有課程設計要作,不免會有點力不從心,整體來講,軟件工程實踐做業從各個方面對咱們進行了鍛鍊,整體上是很值得的。此外,特別地,不建議中途換隊員,由於咱們不知道新隊員的能力,能爲團隊作什麼,須要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期。若是要換隊員的話,建議在GitHub編程實訓時進行交換,應該也能達到老師的預期效果。

4、分析一下本身所處的團隊。軟件工程實踐是大學裏少有的認真的團隊協做經驗。《構建之法》上說團隊的發展有幾個階段,你的團隊都經歷過麼,最後到達了「創造」階段了麼?(參考《構建執法》第17章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答:團隊發展有四個階段分別爲萌芽階段,磨合階段,規範階段和創造階段。在萌芽階段,剛開始接觸項目,對於我的的角色和職責都不是很清楚,任務量的安排經常不知所措,那時候確實比較依賴隊長的領導。在磨合階段,由於團隊成員之間彼此都比較熟悉,當出現意見不一致時,經過交流討論,都可以很好地獲得解決,對咱們來講,磨合期相對較短。在規範階段,在兩次衝刺階段,你們都能比較主動,按時完成預期的任務,遇到問題也及時溝通解決,當新成員加入,可能會有所不適應,任務安排也有所調整,與新成員的交接花了咱們一週時間的磨合期。最後是創造階段,創造階段沒有達到,你們都是由於做業而寫做業,不能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5、怎樣證實你學會了軟件工程?

2)經過一系列工具,流程,團隊合做,可以在預計的時間內發佈 「足夠好」 的軟件有項目規劃/需求/設計/實現/發佈/維護,有定時的進度發佈;而不是經過臨時熬夜,胡亂拼湊,大牛一人代勞,延遲交付等方式糊弄。

團隊做業彙總

序號 做業
1 (1)團隊第一次做業——團隊展現
2 (2)團隊第二次做業——選題報告
3 (3)團隊第三次做業——原型設計
4 (4)團隊第四次做業——需求規格說明書
5 (5)團隊第五次做業——系統設計&數據庫設計
6 (6)團隊第六次做業——現場編程github實訓
7 (7)團隊第七次做業——Alpha衝刺
8 Alpha衝刺——序言篇(任務與計劃)
9 Alpha衝刺(1/10)——2019.4.24
10 Alpha衝刺(2/10)——2019.4.25
11 Alpha衝刺(3/10)——2019.4.26
12 Alpha衝刺(4/10)——2019.4.27
13 Alpha衝刺(5/10)——2019.4.28
14 Alpha衝刺(6/10)——2019.4.29
15 Alpha衝刺(7/10)——2019.4.30
16 Alpha衝刺(8/10)——2019.5.1
17 Alpha衝刺(9/10)——2019.5.2
18 Alpha衝刺(10/10)——2019.5.3
19 Alpha衝刺——測試篇
20 Alpha衝刺——總結篇
21 團隊第八次做業——Beta衝刺
22 Beta衝刺——凡事預則立隨筆
23 Beta衝刺(1/7)——2019.5.23
24 Beta衝刺(2/7)——2019.5.24
25 Beta衝刺(3/7)——2019.5.25
26 Beta衝刺(4/7)——2019.5.26
27 Beta衝刺(5/7)——2019.5.27
28 Beta衝刺(6/7)——2019.5.28
29 Beta衝刺(7/7)——2019.5.29
30 Beta衝刺——用戶使用調查報告——2019.5.31
31 Beta衝刺——總結篇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