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e2fs、mkfs.ext二、mkfs.ext三、mkfs.ext4都可用於磁盤格式化!(mkfs.ext4=mke2fs -t ext4)node
語法: mke2fs [選項] [參數]
選項:
-L:=label,預設該分區的標籤
-t:用來指定文件系統的類型(xfs、ext四、ext三、ext2等)
-b:分區時指定每一個數據塊的大小,目前支持102四、24八、4096 bytes每一個塊
-i:設定inode大小,默認單位是byte
-N:設定inode數量,有時候默認的數量不夠用,因此須要本身設定inode數量
-c:在格式化以前先檢測一下磁盤是否有問題,加上這個選項後會很是慢
-m:格式化時,指定預留給管理員的磁盤比例,是一個百分比,只針對mke2fs命令spa
「mke2fs」不支持xfs系統格式!io
建立xfs格式分區:語法
注: 格式化過的磁盤能夠再次進行格式化!im
磁盤格式化完成後須要掛載後才能進行是使用。
在掛載某個分區前須要先創建一個掛載點,這個掛載點是以目錄的形式出現的。一旦把某一個分區掛載到了這個掛載點(目錄)下,那麼再往這個目錄寫數據時,則都會寫到該分區中。
注意:在磁盤掛載分區前,掛載點下必須是空目錄,由於磁盤掛載後該目錄下以前的東西就看不到了,只有卸載分區後才能看到。d3
語法: mount [選項] [盤符] [掛載點]
注: 盤符能夠是磁盤分區名、磁盤的UUID. 經常使用選項:
-a:把/etc/fstab中出現的全部磁盤分區掛載上
-t:指定分區類型,默認不指定會自動識別
-o:=options指定掛載分區特性(分區表第四列那些)數據
mount命令不加任何選項時,該命令可查看當前系統已經掛載的全部分區及其文件系統的類型、掛載點和一些選項信息。img
fstab分區表tab
進行磁盤掛載:文件
卸載磁盤分區。
語法: umount(選項)(參數) 選項: -l:= lazy 卸載分區時沒必要退出分區所在目錄
注: 當在要卸載的分區所在目錄進行卸載時是沒法直接完成的,解決辦法有兩種,第一,退出當前目錄再卸載;第二,使用‘umount -l’
使某分區開機自動掛載的辦法:
在/etc/fstab中添加一行代碼‘UUID=abb35b1c-5bb9-4e78-a6c2-4d4d30ab74c0 /boot xfs defaults 0 0’
把掛載命令寫到/etc/rc.d/rc/local文件中。
「dd」:用於操做磁盤的命令(可讀可寫) if:讀取位置 of:寫入位置 bs:=block size 塊大小 count:磁盤大小(此處=10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