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e2fs命令:node
mke2fs用於磁盤格式化,支持ext2,ext3,ext4文件系統。centos
選項:安全
-t 指定格式化成什麼文件系統,默認是ext2ui
-b 指定塊大小,默認是4096KBspa
-m 指定預留給super user的百分比,後面跟 1 表示1% ,默認爲5%配置
-i 用於調整inode的數量,默認一個inode對應16KB,後面跟8192 能夠改爲8KB對應一個inode,增長inode數量file
mke2fs -t ext2 = mkfs.ext2權限
mke2fs -t ext3 = mkfs.ext3im
mke2fs -t ext4 = mkfs.ext4db
說明:
centos 7系統默認文件系統是xfs,/以及/boot目錄都是xfs
centos 6系統默認文件系統是ext4
cent0s 5系統默認文件系統是ext3
cat /etc/filesystem 查看系統支持哪些文件系統
mount命令能夠直接查看已掛載的分區文件系統
blkid /dev/sda1 查看未掛載分區的文件系統
mkfs.xfs命令:
用於分區格式化成xfs文件系統。
mkfs.xfs /dev/sda1 未格式化的分區格式成xfs文件系統
mkfs.fs -f /dev/sda1 格式化過的分區須要加上-f選項
mkfs.fs /dev/sdb 整個硬盤能夠不分區直接格式化
mount命令:
用戶磁盤分區掛載
選項:
mount /dev/sda1 /opt 掛載分區到opt目錄
-o 後面能夠設置掛載分區的一些權限選項,ro rw auto nouser suid 等,詳細能夠man mount查看
umount /dev/sda1 卸載掛載的分區
umount -l /dev/sda1 加上-l選項在掛載目錄時也能夠卸載
/etc/fstab配置中設置系統啓動時默認掛載的分區
第一列:磁盤分區或則分區的UUID
第二列:掛載的目錄
第三列:文件系統格式
第四列:默認defaults
第五列:文件系統是否須要轉儲。默認0,不轉儲
第六列:默認0,能夠設置的還有1 2,用戶開機啓動是否檢查分區以及優先級
man fstab能夠查看詳細信息
blkid /dev/sda1 能夠查看分區的UUID
#在/tmp下建立newdisk分區 塊大小=1M blocks=100
dd if=/dev/zero of=/tmp/newdisk bs=1M count=100
#查看/tmp/newdisk目錄大小
du -sh /tmp/newdisk
#格式化/tmp/newdisk
mkswap -f /tmp/newdisk
#查看剩餘swap大小
free -m
#把newdisk加到swap上去
swapon /tmp/newdisk
#給newdisk設置安全的權限,能夠加以前就設置
chmod 0600 /tmp/newdisk
#查看swap是否增長
free -m
#卸載掉增長的swap空間
swapoff /tmp/newdisk
rm -r /tmp/newd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