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架構方面,主要考查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網絡地址與網絡協議、子網掩碼、網絡分類、802.3系列協議、虛擬局域網,以及計算機網絡系統平臺的劃分等。數據庫
IPV6:安全
與IPV4相比,IPv4的IP地址長度是32位,而IPv6的IP地址長度爲128位服務器
核心層:網絡
核心層提供不一樣區域或者下層的高速鏈接和最優傳送路徑,快交換數據,可靠性,電源冗餘,核心層是互連網絡的高速骨幹,因爲其重要性,所以在設計中應該採用冗餘組件設計,使其具有高可靠性,能快速適應變化。在設計核心層設備的功能時,應儘可能避免使用數據包過濾、策略路由等下降數據包轉發處理的特性,以優化核心層得到低延遲和良好的可管理性。核心層應具備有限的和一致的範圍,若是核心層覆蓋的範圍過大,鏈接的設備過多,必然引發網絡的複雜度加大架構
匯聚層:性能
匯聚層將網絡業務鏈接到接入層,而且實施與安全、流量負載和路由相關的策略,高性能,少接口,高交換率優化
接入層:操作系統
接入層爲局域網接入廣域網或者終端用戶訪問網絡提供接入,低成本,高端口密度計算機網絡
1.雙絞線設計
2:同軸電纜
3:光纖
1:網卡
2:集線器
3:重發器
4:網橋
5:交換機
6:路由器
7:網關
8:調制解調器
主流的網絡存儲技術主要有三種,分別是
直接附加存儲(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
存儲操做依賴於服務器,不帶有任何存儲操做系統
DAS的適用環境爲:
(1)服務器在地理分佈上很分散,經過SAN或NAS在它們之間進行互連很是困難時;
(2)存儲系統必須被直接鏈接到應用服務器(例如,Microsoft Cluster Server或某些數據庫使用的「原始分區」)上時;
(3)包括許多數據庫應用和應用服務器在內的應用,它們須要直接鏈接到存儲器上時。
網絡附加存儲(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
相似於一個專用的文件服務器,它去掉了通用服務器的大多數計算功能,而僅僅提供文件系統功能,從而下降了設備的成本
存儲區域網絡(Storage Area Network,SAN)
經過專用交換機將磁盤陣列與服務器鏈接起來的高速專用子網。它沒有采用文件共享存取方式,而是採用塊(block)級別存儲。
物聯網能夠分爲三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用於識別物體、採集信息,就比如人經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來感覺事物同樣,採集各種信息。如:二維碼、RFID、攝像頭、傳感器。
網絡層:傳遞信息和處理信息。通訊網與互聯網的融合網絡、網絡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處理中心等。
應用層:解決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