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2015年,雲計算廠商將與線下渠道緊密合做

近期聽一朋友說參加某IT項目的交流,一共去了有5家系統集成商,沒想到這裏有4家都是Qcloud的代理商!
架構

我記得前段時間參加一個互聯網一線公司的會議,在會上有人講互聯網人稱本身在「天」上運行,傳統行業在「地」上運行,哈哈。」天「正再想如何接近」地「。ide

我記得Qcloud是今年10月左右開始大規模招代理商的,我的企業均可以,只要承諾完成必定量雲主機,再交一些壓金就能夠了。
阿里雲

再如阿里雲在今年中期,就開始招」上雲架構師「,就是找熟悉線下用戶需求,又瞭解線上雲計算應用的人員,引導傳統用戶來」上雲「。雲計算

因此我以爲在2015年,可能雲計算廠商將與線下渠道緊密合做的一年。不過我我的以爲這種上雲的過程,可能不會像雲計算廠商想的那麼簡單。spa

一、從我如今瞭解的狀況來看,如今雲計算廠商都是在以銷售CPU數量或主機數量來衡量代理商的級別和能力。這就有點像銷售硬件產品同樣的代理方式,有些代理商可能還不理解雲計算能作什麼應,不能作什麼應用,就憑關係把雲主機推薦給用戶了。設計

這種銷售所帶來的風險是:最終項目裏有一些應用不能上雲。。。。。形成雲主機商的口碑很差。代理

二、代理商之間,有可能打價格戰。產品

三、代理商沒有售後支持能力,上雲後,就無論用戶了,可能會形成用戶問題相互推諉。
it


下線渠道不是傳統的B2C或B2B。」天「和」地「可能要在摩擦、熟悉、瞭解中,慢慢的把渠道發展慢慢進展下去。
class

若是是我來設計這種模式,我可能借鑑習阿里雲線上的一些方法,不作這種硬性的銷售量的打拼,要與代理商之間共贏。並且渠道不是隨便便拉大網,找代理商,渠道第一步創建,是要找對人。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