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22《信息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13周學習總結

20145222《信息安全系統設計基礎》第13周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第十一章 網絡編程

  • 客戶端-服務器編程模型

一個應用是由一個服務器進程和一個或多個客戶端進程組成
服務器進程 -> 管理某種資源 -> 經過操做這種資源來爲它的客戶端提供某種服務
基本操做:事務
一個客戶端-服務器事務由四步組成:html

- 當一個客戶端須要服務時,向服務器發送一個請求,發起一個事務。  
    - 服務器收到請求後,解釋它,並以適當的方式操做它的資源。  
    - 服務器給客戶端發送一個相應,並等待下一個請求。  
    - 客戶端收到響應並處理它。
  • 客戶端和服務器都是進程編程

  • 網絡:vim

對主機而言,網絡是一種I/O設備:從網絡上接收到的數據從適配器通過I/O和存儲器總線拷貝到存儲器,典型地是經過DMA(直接存儲器存取方式)傳送。
物理上,網絡是一個按照地理遠近組成的層次系統:最低層是LAN(局域網),最流行的局域網技術是以太網。
以太網段 :安全

包括一些電纜和集線器。每根電纜都有相同的最大位帶寬,集線器不加分辯地將一個端口上收到的每一個位複製到其餘全部的端口上,所以每臺主機都能看到每一個位。
每一個以太網適配器都有一個全球惟一的48位地址,存儲在適配器的非易失性存儲器上。
一臺主機能夠發送一段位:幀,到這個網段內其它任何主機。每一個幀包括一些固定數量的頭部位(標識此幀的源和目的地址及幀長)和數據位(有效載荷)。每一個主機都能看到這個幀,可是隻有目的主機能讀取。
使用電纜和網橋,多個以太網段能夠鏈接成較大的局域網,稱爲橋接以太網。這些電纜的帶寬能夠是不一樣的。
多個不兼容的局域網能夠經過叫作路由器的特殊計算機鏈接起來,組成一個internet互聯網絡。
  • 互聯網重要特性:由採用不一樣技術,互不兼容的局域網和廣域網組成,並能使其相互通訊。其中不一樣網絡相互通訊的解決辦法是一層運行在每臺主機和路由器上的協議軟件,消除不一樣網絡的差別。
  • 協議提供的兩種基本能力
    命名機制:惟一的標示一臺主機
    傳送機制:定義一種把數據位捆紮成不連續的片的同一方式
  • IP地址服務器

    htonl函數將32位整數由主機字節順序轉換成網絡字節順序。
      ntohl函數將32位整數從網絡字節順序轉換成主機字節。
      htons函數和ntohs爲16位的整數執行相應的轉換。
      可使用hostname -i來肯定本身主機的點分十進制地址
  • 網絡的層次系統的最低層時LAN(局域網),其技術爲以太網,每一個以太網適配器都有一個全球惟一的48未地址。網絡

第十二章 併發編程

第十二章 併發編程併發

代碼託管狀況

截圖:
編輯器

學習進度條

代碼行數(新增/累積) 博客量(新增/累積) 學習時間(新增/累積) 重要成長
目標 4000行 30篇 400小時
第一週 0/0 2/3 10/20 掌握了幾個命令
第二週 0/0 1/4 8/28 熟練了vim編輯器的操做
第三週 40/40 1/5 12/40 開始敲代碼了
第五週 36/76 2/7 15/55 慢慢熟悉了彙編語言
第六週 12/88 2/9 16/71 對機器語言指令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第七週 50/138 3/12 30/101 多寫實用性強的博客,慢慢養成好習慣
第九周 200/338 2/15 25/126 理解了系統級I/O的一些基本原理
第十週 350/688 2/17 30/156 懂得了一些命令的具體代碼原理
第十一週 450/1138 2/19 30/186 學習要下功夫纔有趣
第十二週 50/1188 4/23 20/206 實踐操做會增長學習興趣
第十三週 355/11543 2/25 20/226 着重理解了併發線程的工做原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