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總線終端電阻,顧名思義就是加在總線末端的電阻。此電阻雖小,但在CAN總線通訊中卻有十分重要的做用。blog
終端電阻的做用it
CAN總線終端電阻的做用有兩個:終端
一、提升抗干擾能力,確保總線快速進入隱性狀態;反射
二、提升信號質量。方法
提升抗干擾能力im
CAN總線有「顯性」和「隱性」兩種狀態,「顯性」表明「0」,「隱性」表明「1」,由CAN收發器決定。圖1是一個CAN收發器的典型內部結構圖,CANH、CANL鏈接總線。通信
圖1db
總線顯性時,收發器內部Q一、Q2導通,CANH、CANL之間產生壓差;隱性時,Q一、Q2截止,CANH、CANL處於無源狀態,壓差爲0。img
總線若無負載,隱性時差分電阻阻值很大,外部的干擾只須要極小的能量便可令總線進入顯性(通常的收發器顯性門限最小電壓僅500mV)。爲提高總線隱性時的抗干擾能力,能夠增長一個差分負載電阻,且阻值儘量小,以杜絕大部分噪聲能量的影響。然而,爲了不須要過大的電流總線才能進入顯性,阻值也不能太小。時間
確保快速進入隱性狀態
在顯性狀態期間,總線的寄生電容會被充電,而在恢復到隱性狀態時,這些電容須要放電。若是CANH、CANL之間沒有放置任何阻性負載,電容只能經過收發器內部的差分電阻放電。咱們在收發器的CANH、CANL之間加入一個220PF的電容進行模擬試驗,位速率爲500kbit/s,波形如圖二、圖3。
圖2
圖3
從圖3看出,顯性恢復到隱性的時間長達1.44μS,在採樣點較高的狀況下勉強可以通訊,若通訊速率更高,或寄生電容更大,則很難保證通訊正常。
爲了讓總線寄生電容快速放電,確保總線快速進入隱性狀態,須要在CANH、CANL之間放置一個負載電阻。增長一個60Ω的電阻後,波形如圖四、圖5。從圖中看出,顯性恢復到隱性的時間縮減到128nS,與顯性創建時間至關。
圖4
圖5
提升信號質量
信號在較高的轉換速率狀況下,信號邊沿能量遇到阻抗不匹配時,會產生信號反射;傳輸線纜橫截面的幾何結構發生變化,線纜的特徵阻抗會隨之變化,也會形成反射。
在總線線纜的末端,阻抗急劇變化致使信號邊沿能量反射,總線信號上會產生振鈴,若振鈴幅度過大,就會影響通訊質量。在線纜末端增長一個與線纜特徵阻抗一致的終端電阻,能夠將這部分能量吸取,避免振鈴的產生。
咱們進行了一個模擬試驗,位速率爲1Mbit/s,收發器CANH、CANL接一根10m左右的雙絞線,收發器端接120Ω電阻保證隱性轉換時間,末端不加負載。末端信號波形如圖6,信號上升沿出現了振鈴。
圖6
若雙絞線末端增長一個120Ω的電阻,末端信號波形明顯改善,振鈴消失,如圖7。
圖7
通常在直線型拓撲中,線纜兩端便是發送端,也是接收端,故線纜兩端需各加一個終端電阻。
爲何選120Ω
任何一根線纜的特徵阻抗均可以經過實驗的方式得出。線纜的一端接方波發生器,另外一端接一個可調電阻,並經過示波器觀察電阻上的波形。調整電阻阻值的大小,直到電阻上的信號是一個良好的無振鈴的方波,此時的電阻值能夠認爲與線纜的特徵阻抗一致。
大部分汽車線纜都是單線的。若是你採用兩根汽車使用的典型線纜,將它們扭製成雙絞線,就可根據上述方法獲得特徵阻抗大約爲120Ω,這也是CAN標準推薦的終端電阻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