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調研,如何避免「浮於表面」?

———— / BEGIN / ———— 產品調研看起來很簡單,誰都能拿起來說兩句,比如: 這個App很好用 這個體驗不好 這種交互很新奇呀 這些調研往往浮於表面,帶着一股頤指氣使、指點江山的中二勁兒,就好像知乎裏的很多的答案開頭都是「我沒用過XX,可我覺得…」 最近剛好在帶着組內的小夥伴做產品調研,就以去年大火的知識付費產品——薄荷閱讀爲例,分享下我在工作中實際使用的產品調研清單。 先簡單介紹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