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迷信,他們偏執,他們愛燒人,但他們最終創立了美國翻譯
原創: 二號頭目 九邊 3月29日
戳藍字「九邊」關注咱們哦!基礎
經濟,地理,金融視野下仰望大歷史的天空
做者:二號頭目經驗
咱們以前的文章講了清教徒的來歷,不過此次爲了照顧沒看過的同窗,再說幾句,回顧下這夥人。
我們以以下的三段論邏輯鏈來講明下:命名
首先,歐洲人認爲天主教會是擋在人和上帝之間的黑中介,賣贖罪券,收什一稅(也就是10%的收入稅歸教會),很是討厭。
而後,有人識破了教會的險惡用心,起來反抗,脫離了天主教會,這些人就叫「反抗宗」,中文翻譯成「新教」。
最後,這個地球上蹦出來幾千個新教,只要揪住聖經裏的某一句話,兩夥人達不成共識,就能夠分裂出來兩個教。好比路德宗認爲耶穌已經替你們死了一次,你們只要信上帝,就能夠得救贖。加爾文宗說大家不只長得醜還想得美,上帝憑啥所有救贖?上帝只救贖一小部分!就是事業有成並且克己復禮的人。
這些新教互相也看對方不爽,互相稱對方「異端」,你們注意了,不是同一個教的稱之爲「異教徒」,同一個教不一個分支的叫「異端」。在中世紀,異端和異教徒差很少,都是平常上火刑柱的罪行。
今天看到一個段子,很是方便你們理解這夥人。生活
一我的走過海旁,看見另外一我的想跳海自殺。
他走上前去勸說
「先生,不要跳下去!」
那人問道:「爲何?」
他說:「生命是美好的嘛!你是無神論者仍是有宗教信仰?」
那人答:「我有宗教信仰。」
「佛教、道教、回教仍是基督教?」
「基督教」
「羅馬天主教仍是新教?」
「新教」
「我也是新教呢!聖公會仍是浸信會?」
「浸信會」
「太好啦!我也是浸信會,你是Baptist Church of God仍是Baptist church of the Lord? 」
「Baptist Church of God. 」
「真是太奇妙啦!我也是,那你是原教旨的Baptist Church of God仍是改革派的?」
「改革派的」
「1879年的改革派仍是1915年的?」
「1915年的改革派。」
那人朝他屁股一腳把他踢進海里:「異端!去死吧!」時間
咱們今天說的清教徒,就是新教中的一支,他們主張「聖經上每個字都是對的」,要按照聖經要求的方式去生活,而且表示有錢人才有可能上天堂,其餘人不是異端就是異教徒,一秒鐘都不想跟其餘人在一塊兒呆着。
這裏就有個問題,耶穌不是討厭富人嗎?耶穌說過,富人上天堂,比駱駝過針眼都難。你們適應着點,耶穌是沙漠來的,舉的例子都有明顯的沙漠特徵。
那麼清教徒爲啥會以爲有錢人能夠上天堂呢?這裏就很狡黠,他們說他們本身是給上帝保存財產的,榮耀歸主,因此上帝能理解。好吧,開心就好。不過客觀上講,清教徒確實是不花錢,不消費,不搞任何娛樂活動,真的就跟那些錢是替上帝保存着似的,只不過上帝無法收走,清教徒死後錢歸本身兒子了。
你們必定有那種經驗,班裏總有一個那種心眼比較小,誰也不肯意搭理的人,事實上清教徒就是這麼一夥人,跟誰也合不來,不過他們有個明顯優勢,勤奮,會賺錢,跟國王未表明的英國聖公會(前文說過,這個聖公會跟天主教基本差很少,只是主教是國王)和天主教鬧得很是不愉快。因此考慮要不去美洲混。
英國殖民美洲很是晚,人家西班牙發現美洲新大陸後都破產兩次了,英國才慢吞吞的出發去美洲看看,早哪去了?愛爾蘭嘛,英國人眼裏愛爾蘭就是他們的殖民地,以前一直在摁着愛爾蘭揍,等到把愛爾蘭揍服了美洲大陸上最好的地已經全被西班牙葡萄牙給佔了,只剩下了北美的窮鄉僻壤。
愛爾蘭和英國咱們看來是一個國家的,其實歷來也不是,愛爾蘭跟英國的關係就跟越南和中國的關係同樣,我們認爲中國跟越南親如一家,但是越南不這麼認爲,他們的兩個民族英雄都是在反抗我國過程當中戰死的。
英國人也同樣,長期堅持給愛爾蘭送溫暖,殖民愛爾蘭花了上百年,直到1607年才騰出手來,開始嘗試在北美創建殖民地。
英國在北美創建的第一個殖民地在弗吉尼亞。咱們如今說美國得天獨厚,地勢平坦,礦藏豐富。其實回到16和17世紀,整個美洲大陸,如今美國佔着的那塊地絕對是二等土地,人家葡萄牙西班牙這種老牌帝國主義都不肯意去,因此英國撿了我的家剩下的。
美洲最好的地方是巴西那一帶,當時英國殖民當局在國內討論了好久,想去巴西,不過惹不起西班牙,不但惹不起西班牙,還得離西班牙遠點,由於就在美國殖民北美前一段時間,西班牙武士洗劫了一個法國的殖民地,屠殺了裏邊每個人。英國人不敢冒險,就一直往北溜達,到了弗吉尼亞那一帶。大概在這裏:工作
弗吉尼亞那邊啥都沒,西班牙人在南美挖金子,挖銀子,種甘蔗忙的不亦樂乎,英國人到了北美后舉目望去連草泥馬都看不到一隻(羊駝在南美),只有很是不友好的印第安武士,平常修理他們,美國第一批殖民者上岸以後沒多久莫名其妙就沒了,消失的無影無蹤,就跟被外星人綁架了似的,如今主流說法認爲應該是被印第安人給抓了,男性被殺,女人小孩作奴隸。
後來又去了幾批,通常一個冬天就被消滅70%到90%,美國那地方偶爾特別冷,今年年初芝加哥比北極都冷,最低氣溫零下69度,大家感覺下。並且這個弗吉尼亞殖民地從剛上岸開始就很是不順利,不斷受到印第安人襲擊,內部也矛盾重重,死亡率極高,常常在冬天殖民地的人經過吃人才能熬到下一年。這也是美國曆史上悲傷的一頁。new
不過這些殖民者都不是清教徒,而是英國國內的主流羣體,因此在弗吉尼亞的各個地方都以他們的國王皇儲命名,好比第一個殖民地,詹姆斯敦,就是以他們國王命名的,清教徒出發比較晚,1620年才抵達美洲,這時候詹姆斯敦已經搞起來13年了。
英國這個國家歷史上一直都是個宗教國,由於宗教的問題打了無數仗,包括你們知道的託利黨和輝格黨之間的黨爭,光榮革命,玫瑰戰爭,無一例外跟宗教有關。
清教徒跟國王的鬥爭過程當中,一度佔了上風,清教徒出身的克倫威爾甚至把國王都給處死了,支持國王的貴族呼啦一下跑了一堆去美洲了,也就是弗吉尼亞殖民地,弗吉尼亞主要接受這些保王黨分子,裏邊大貴族不少,好比華盛頓家族,就是保王黨的,國王被殺後他們家跑美洲弗吉尼亞去了。
後來英國新國王回來了,清教徒遭到清算,清教徒又趕忙出逃,跑馬薩諸塞去了。這麼來回幾回,聽說先後出逃了近十萬的清教徒。
清教徒原本也想去弗吉尼亞來着,不過路上被風瞎吹,吹到馬薩諸塞州去了,乾脆就在馬薩諸塞呆着了。中文
清教徒跟印第安人一直處的還不錯,由於他們一上岸就給印第安人不知道帶去了什麼病,方圓幾百千米的印第安人快死絕了,一個清教徒在日記裏寫道,「印第安人大滅絕是上帝給他們的第一份禮物」,剩下的印第安人比較少,因此跟清教徒一直處的不錯,直到清教徒須要大量土地的時候,纔開始用槍驅趕印第安人。
因此咱們如今就留下來兩種徹底不一樣的描述,有人說美洲移民都是清教徒,中產階級,否則買不起去美洲的船票。又有人說英國人把國內的渣滓,流氓,罪犯,愛爾蘭暴徒,蘇格蘭流氓都給送美洲了。
這兩種說法看着有點矛盾,其實說的根本不是一塊地,清教徒們都在北方的馬薩諸塞州,保王黨都在弗吉尼亞,馬薩諸塞跟弗吉尼亞離着五六百千米,相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連招呼都不打,就跟不認識似的。
弗吉尼亞主要是天主教和聖公會的地盤,英國國內被迫害的保王黨分子,舊貴族都跑弗吉尼亞繼續去作貴族去了,因此弗吉尼亞是個小型猥瑣版本的英國,少許的貴族富豪,下邊一堆窮人給他們種地,貴族們尚武,華盛頓他們家歷代都是貴族武夫,參加了英國在美洲的全部對外戰爭,這也是爲啥南北戰爭爆發後南方虐北方跟虐孫子似的。
馬薩諸塞不同,基本全是清教徒,因此他們在那裏搞了個「聖經共和國」,政教合一,公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按照聖經的內容有規定,好比你半夜在外邊溜達,這也是嚴重罪行,可能要被割掉耳朵,而後送回英國。16歲以上拒絕服從父母的孩子要處以死刑。咱們前文提到過,手淫也會被處以死刑。留長髮就更不行了,大街上發現男性留長髮當場幹翻一頓鞭子。
最倒黴的一個刑罰叫「獸交罪」,也就是你和動物發生那種事,也要被處死,不過這個罪行有個問題,是經過「證據推定」的定罪。在紐黑文,發生過一件事,一個男子的豬生出來一個小豬隻有一隻眼,你們一致認定他和母豬有一腿,才生出來這麼個奇怪玩意,這小子後來被吊死了。
此外馬薩諸塞地區的清教徒想象力被充分釋放,奴僕敢反抗主人會被燒死,咱們前文說的宗教異端會被絞死,同性戀也得被處死,若是有人不當心被誤認爲是女巫,那也會被燒死,有一次宗教法庭一口氣處死19人,罪名就是你們認爲他們是女巫。在法庭上拒絕認罪,會被石頭砸死。
這裏就有個問題,咱們幾乎全部的人都說美國清教徒先賢們最重視的是「自由」,怎麼在這裏看不到自由的影子呢?
其實他們說的是「信奉清教的自由」,不是信奉其餘亂七八糟教派的自由。在英國時候不是不讓隨便信嘛,因此他們纔去鬥爭奪取這種自由。可是他們不以爲你有信奉別的宗教的自由。你要是信了,你就是異端,他們就有拿石頭砸死你的自由。
並且清教徒很是重視教育,到達美洲沒幾年,就經過法律要搞公立教育,教育的目的嘛,大跌眼鏡,怕你們看不懂聖經,無法按照上邊說的去生活。
並且爲了傳教,把主的福音傳到全世界,須要大量的神父和牧師,因此馬薩諸塞州人民篳路藍縷,搞大學,美國最牛逼的哈佛耶魯,都是搞起來培養神父的,並且那個建立哈佛的哥們,他本身就是個加爾文宗神父。
講到這裏你們應該已經很困惑了,怎麼看怎麼都以爲這夥人不像是能表明美國精神的啊。
其實吧,咱們以往討論這類問題的時候,都是從結果倒推緣由,歷來不把話說完,真實的歷史永遠都是魚蛇混雜並且不照顧你的感情。
清教徒着實是一堆精神病,這一點美國人本身也認可,可是他們有一些明顯的閃光點,再疊加上歷史的機緣,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好比他們勤奮,保守,誠實,不萎靡,把賺到的錢所有投入再生產,疊加到當時的歷史大背景,妥妥的就是資本主義的種子在馬薩諸塞州被種下去了。
清教徒通常狀況下有這麼幾個明顯特色。
首先很是的勤奮,這裏的勤奮不是勞模勤奮,而是「企業家」勤奮,常常365天整年無休全心全意地工做,不娛樂不喝酒不亂搞,一輩子只幹兩件事,工做和禱告。
其次很誠實,咱們民族有個毛病,總以爲「無奸不商」,這也是一種相互進化,中國老百姓以爲商人應該奸,中國商人又無一例外有種奸像,彷佛作買賣就是得動歪腦筋才行。
其實國際視野下從新審視這個問題,那種能經營幾百年的家族最大的特色不是「奸」,是誠信,他們重視的是「選擇」,而不是奇謀。
你們不知道考慮過一個問題沒,那種遠期合同,也就是我今天給你錢,你明年交貨那種,在中國一直髮展的不太好,或者一直沒造成主流,其中一個緣由就是咱們這樣的「非一神教」國家無法賭天發誓,由於互相說的都不是同一個神,並且不一樣的神對子民要求不同,賭咒發誓就沒有效力,不像歐美,你們都有點精神病,相信違約會下地獄,才能放下戒心簽定反人類的遠期合同。歷史上中亞貿易長期被穆斯林壟斷,緣由嘛,就是他們說以真主安拉賭咒發誓,周圍的人就會相信他說的話。
誠信自己也是個成本問題,你家在一百年間歷來不賴帳,此次你陷入麻煩別人天然會出手,你經過欺騙去達成了目標,你只能騙一次,下次出問題的解決成本會把你此次的收益全給搭進去。
清教徒們也同樣,有種種毛病,可是信用方面沒的說,這也是資本主義的關鍵,借出去的錢得還回去,這樣才能造成良性商業環境。若是每個人都不守信,也會有交易,可是不會有太複雜和太長期的交易,也就無法賺大錢。在那本《美國通史》裏,提到馬薩諸塞的一個大財閥,從作鞋開始一直到商業鉅富,150年間只有平常的經營,沒有一個奇謀,也沒有一句謊話,結果就是能夠不籤合同融到鉅額資本,由於他們家說的話就是合同自己。
若是清教徒只是勤奮地種地,沒有外界的幫助,那清教徒如今可能也只是美洲大陸上另外一夥巴西人,不過上帝確實是垂青他們了,一個不亞於美洲黃金儲備的玩意就在他們所在的馬薩諸塞州邊上,啥?鱈魚。
如今咱們隊鱈魚沒啥感受,若是有,那也應該是超市裏賣的死貴的片狀鱈魚塊,可是在16世紀的歐洲,鱈魚對於他們的重要性跟如今的石油是同樣同樣的,歐洲和中國同樣,長期飽受糧食不足問題,因此一直用鱈魚來補充蛋白質,哪年若是鱈魚打撈量下跌,歐洲就得被餓死一票人。
一開始一夥叫「巴斯克人」的漁民壟斷了鱈魚供應,你們都去他們那裏買鱈魚,卻沒人知道那玩意是從哪撈的,反正歐洲漁民從沒見過巴斯克人打漁,問他們在哪能找到鱈魚,死活不說,一直苟着,悶聲發大財好幾百年。並且巴斯克人爲了防止被人跟蹤,每每晚上起航去打漁,只有船長們才知道航線。
直到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英國人又發現了紐芬蘭,紐芬蘭就叫「newfoundland」,新發地,其實當時英國船長在紐芬蘭看到上千只巴斯克漁船在打漁。
也就是說,巴斯克人早就發現了美洲,誰也不告訴,一直苟着賺錢。版本
那你們就納悶了,不是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嗎?
哥倫布確定不是第一個,哥倫布到達美洲後,在加拿大發現不少的維京人營地,維京人早就到了,此外還有咱們上文說的巴斯克人。
哥倫布實際上是最後一個,在他以後,美洲完全向全世界敞開,不再須要任何人去單獨發現,也再也不是某些種族的專利。固然了,哥倫布主要是沒賺到錢,他要是在美洲一上岸就發現海量金子,估計也會選擇悶聲發大財,他是沒賺到錢,因此才選擇了賺名聲。咱們這麼妄加揣測絕對不是小人之心,哥倫布那人原本就不是什麼好東西。
那個紐芬蘭,就在馬薩諸塞旁邊,清教徒到了美洲以後一開始在那裏種地,很快就發現能夠打漁,一發不可收拾。
當時英國一直都是海上列強嘛,瘋狂造船,英國國內的樹木基本上已經被砍伐殆盡了,英國本國造船都得去波羅的海進口木頭,如今清教徒到了馬薩諸塞,處處是木頭,英國人因而把一部分造船工業轉移到了馬薩諸塞,由於那裏離紐芬蘭漁場近嘛,清教徒們就是在修船造船打漁過程當中學會了搞工業。
工業是這個星球上最鍛鍊人的東西,須要組織、計劃、融資、物流、人事管理等等,就這樣,過了一百多年,馬薩諸塞地區的清教徒已經進入了工業文明,出現了商業鉅子,近代美國的雛形也就被奠基下來了。因此說鱈魚改變了歷史的航向,在美洲大陸創造了一個工業國。
這也爲美國獨立和南北戰爭打下了基礎。美國獨立戰爭徹底就是一場經濟戰爭,美國人獨立歷來不是什麼民族覺醒,惟一緣由就是他們想和全世界作買賣,誰出價高就把東西賣給誰,而英國政府要求它像其餘殖民地同樣,只和英國作買賣,這樣英國就能夠用貿易作武器,隨意地制裁其餘國家,好比荷蘭就是被英國給貿易制裁崩潰了。
這對於美國人來講確定接受不了,他們不想掛在一棵樹上,尤爲是有錢不讓賺,當時英國要同荷蘭,西班牙,法國打毛衣戰,不容許美國跟他們幾個作買賣,這徹底是不讓賺錢,對於清教徒來講你還不如殺了他們,因此不可避免地打起來了,而後美國在法國的支持下跑路了。
至於南北戰爭,咱們這篇《一場傷亡了5%總人口的內戰奠基了一個頭號工業國》講過了,就是北方清教徒的工業黨對南方種棉花的地主集團的一次暴擊,自此,清教徒也就成了美國的立國精神和民族根基。
文末,必須得說一句,其實如今的美國和幾十年前很不同,跟一百年前判若雲泥,之前的美國人講究WASP,白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就是盎撒人,蘇格蘭和愛爾蘭不是,他們是凱爾特人),清教徒,符合這三個特色的纔是美國的核心,其實就是之前清教徒創建的那個「聖經共和國」。
後來美國繼續接納移民,聖經共和國到如今主要是共和黨爲表明,不過這種根基正在被腐蝕,如今美國主流媒體不能說一句黑人等有色人種的很差,可是能夠隨便恥笑信教白人。放兩張圖大家就能感受獲得。
這是民主黨:
這是共和黨:
如今美國有句話,「共和黨又白又老,民主黨又年輕又花裏胡哨」,看看這兩張圖你們就明白了。其實你們這麼說,隱隱約約都有種感受,將來可能真在年輕的那夥人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