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 · 舞蹈 · 機器人 | Laugh, Dance & Robots

  • 題記一: 又是六一節,給你們講一段在那一年六一節曾經發生的往事。
  • 題記二: 英文標題 「Laugh, Dance & Robots」 是受 Netflix 之網劇 「Love, Death & Robots」 之標題啓發而得。
  • 題記三: 本文部份內容取材改編自本人三年前所著《一個跳舞的機器人》。

01 六一節那天,我沒能上臺跳舞

我是八〇後。我曾經的小名是「小象」。ci

故事發生於我上大班那一年的五月。一天,幼兒園老師滿臉微笑地宣佈:bug

小朋友們,上級領導會在六一兒童節來咱們幼兒園視察。到那一天,全體小朋友會上臺表演集體舞,爸爸媽媽們能夠在閉路電視上看到你們跳舞的錄像,並且,全部參加舞蹈表演的小朋友都會獲得一份冰淇淋。程序

話音剛落,小朋友們就一個個激動得興高采烈手舞足蹈。我天然也異常興奮:不但有冰淇淋吃,還能上電視。在那個物質匱乏到連電視機都稀缺的年代,這種獎勵對每一個人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對於我,還有一份額外的吸引力:上次跳舞的時候,班花小紅紅同窗穿了一件粉綠相間連衣裙,跳起來就像一朵怒放荷花,可好看啦!這一次上臺跳舞,我就能近距離欣賞美麗的荷花……想到這兒我內心美滋滋的,不由歡呼起來,雙手在空氣中搖擺,彷彿教室就是舞臺,彷彿「六一」那最美好的一天已經到來。技術

既然跳舞,天然有排練。老師好不容易把興奮的小朋友們安頓下來,纔開始排練。我本來覺得,老老實實排練完就能夠上臺表演了。然而排練開始沒過多久,老師走到我跟前,對我說:創業

小象,你看你跳舞的時候怎麼有點像機器人哇?你去一邊休息吧,不用繼續排練了。異常

全部小朋友「轟」的一聲大笑起來,邊笑邊看着我,其中有一個小朋友尖叫到:英文

哈哈哈,小象的跳舞像機器人……di

我也不記得在笑聲中我到底是本身走到場邊仍是被老師牽到場邊,總之接下來的事情我徹底不記得了。時間

排練的那一段時間,別的小朋友在向父母提起我時,每每用「那個跳舞像機器人的小朋友」來做爲個人代名詞。ping

再後來,我腦海中也沒留存住任何關於那個「六一」的殘存記憶。只有媽媽回憶道:

雖然小象那一天沒有上場,老師仍是給他們小朋友們每人發一塊冰淇淋。 冰淇淋他一口都沒吃,我去幼兒園接他的時候已經全化了。小象手上粘粘的……

「六一」集體舞排練這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投下巨大的陰影,嚴重打擊了我對舞蹈的興趣和自尊。我本來對舞蹈沒有任何抗拒,但自那之後,我便再也不看電視中的跳舞節目,而且我對凡是和姿式體態相關的活動都很消極,甚至學校的早間操和軍訓都對我是一種折磨。

長輩說:「要努力提升本身的姿勢水平」 —— Who cares?

02 機器人跳舞,是什麼樣的?

許多許多年之後……

時間是一劑良藥,不但治癒了我心靈的創傷,也逐漸提升了我協調能力的短板。成年後的我,雖然跳舞徹底稱不上優美協調,至少在人羣中不會顯得突兀。總之,當年那個「跳舞像機器人」的「翻車現場」給我帶來的PTSD,終於隨着時光的流逝而被沖淡。

有些東西,去了還會回來。

從新勾起我回憶的,是一臺人形機器人。

2016年之後,國內市場上的人形機器人開始多了起來,有很多人形機器人以「能跳舞」做爲賣點。那個時候我試圖創業作機器人,爲了工做須要,我向朋友借了一臺,試圖用Python編出機器人的各類姿態和動做。這個擺弄「能跳舞的機器人」的過程天然而然地使我回憶起當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一個大問號佔據了個人腦海。這個問號如此之大,以致於悲傷自憐和感慨都沒有餘地:

在那個年代,幾乎沒人見過機器人,更不用說「會跳舞的機器人。那麼當時的人爲何會用「像機器人」去形容個人舞蹈動做呢?難道他們真見過機器人跳舞?

關於這個問題,我能想到的惟一合理解釋是:雖然那個時代人們沒有看過任何跳舞機器人,但人們也許看過邁克爾傑克遜的《Dancing Machine》,或許那是他們惟一一次見識到誇張的舞姿,因而他們便以「機器人」去形容一切他們所沒見過的誇張的動做。

由此可推出:「像機器人」,並不必定是動做不協調到不可救藥,有多是動做誇張須要驕正,甚至有多是舞王的明星範。街舞中的機械舞(即popping)的發明的靈感來源之一就是模仿機器人的默劇表演(Robot Style)。而且,機器人的動做並不必定就是誇張或是僵硬的,技術上有多種方式可使機器人的動做更柔和,好比經典的Bezier曲線可以使運動更爲平滑……

我嘗試着將這些動做參數運用在眼前這臺機器人身上,啓動了舞蹈程序,動做的確很是柔和。

經過實際行動,我總算證實了: 「跳舞像機器人」與「動做僵硬」實際上是兩回事。

想到這兒,我不由爲這麼多年的失去後悔起來。或許當年的老師不用那麼在乎領導的評價,畢竟領導不會那麼計較小朋友們的舞蹈;或許老師能夠用更委婉的方式與我溝通;或許我本身也能夠適當下降自尊心……只要當年的場景符合這些假設中的任意一條,那麼我也不會爲之耿耿於懷那麼久。

然而,我又想到,偏偏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意味着機會也是極其匱乏的。所以,不少在咱們今天看來再也稀鬆日常不過的平常場景,在那個年代頗有可能就會被賦予特殊的含義,甚至能成爲人生的轉折點。咱們在用日常心看待今天不少事物或現象的同時,也能夠用日常心看待發生在那個年代的人和事。

03 隨夢起舞

是的,機器人跳舞與動做僵硬,並沒必要然存在因果關係。

在印證這條定理的那天晚上,我作了一個詭異的夢:

我將十臺跳舞機器人捐當年的那個幼兒園。公立幼兒園接受大額捐贈,破天荒頭一回。園長爲了表示感謝,專門召集齊全園教師,爲我召開了一場捐贈儀式。固然我知道儀式或許還有更深一層含義:做爲一名幼兒園的校友,在事業有小成的一天榮歸故里衣錦還鄉,在他們眼裏也稱得上是幼兒園的驕傲。

在捐贈儀式上,我當着園長和全體老師的面,把一臺機器人遞到了那位當年給我發「紅牌」的老師手中,說道:

這些機器人,都是給孩子們的節日禮物。

園長在一旁發話了:「真心感謝李總大力支持母校和教育事業。我有一個冒昧的倡議,今年我們六一節的保留節目能夠用一個創新的形式,以往咱們都是小朋友們上臺跳舞,今年咱們能夠改爲機器人上臺跳舞小朋友們觀看。不知道李老是否能夠?小朋友們也新奇,也容易獲得家長的好評。這樣咱們是市裏第一家擁有高科技元素的幼兒園。科技教育,從娃娃抓起。」

全部老師大口稱讚。我天然應允。我調校好全部的參數,排練了N次,內心想着:這些機器人們必定能爲我加倍換回當年盡失的顏面。

又是一年六一節。小朋友們圍坐在觀衆席上,興致盎然,而在舞臺中央的,則是我捐的那十臺機器人。

機器人舞蹈開始了。起初,機器人們跳得很起勁,小朋友們看着也很帶勁。

突然間,一臺機器人貌似出了bug,只見它像瘋了同樣揮舞着機械臂,舉過頭頂,又猛烈地以2倍自由落體的速度垂下機械臂……因爲動做失調,這臺機器人失去重心倒地了,它腹朝天背靠地,四仰八叉着,以一種不可名狀的獨特姿式,有點像划水,又有點像醉拳……

小朋友們更興奮了。只聽見其中一個小朋友大叫:

哈哈哈,那機器人的跳舞像小象……

(全文完)

x1ang.li 

於2019年6月1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