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 是什麼?java
Java Servlet 是運行在 Web 服務器或應用服務器上的程序,它是做爲來自 Web 瀏覽器或其餘 HTTP 客戶端的請求和 HTTP 服務器上的數據庫或應用程序之間的中間層。web
使用 Servlet,您能夠收集來自網頁表單的用戶輸入,呈現來自數據庫或者其餘源的記錄,還能夠動態建立網頁。算法
Java Servlet 一般狀況下與使用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網關接口)實現的程序能夠達到殊途同歸的效果。可是相比於 CGI,Servlet 有如下幾點優點:數據庫
Servlet 架構瀏覽器
下圖顯示了 Servlet 在 Web 應用程序中的位置。緩存
Servlet 任務安全
Servlet 執行如下主要任務:服務器
Servlet 生命週期cookie
Servlet 生命週期可被定義爲從建立直到毀滅的整個過程。如下是 Servlet 遵循的過程:架構
init() 方法
init 方法被設計成只調用一次。它在第一次建立 Servlet 時被調用,在後續每次用戶請求時再也不調用。所以,它是用於一次性初始化,就像 Applet 的 init 方法同樣。
Servlet 建立於用戶第一次調用對應於該 Servlet 的 URL 時,可是您也能夠指定 Servlet 在服務器第一次啓動時被加載。
當用戶調用一個 Servlet 時,就會建立一個 Servlet 實例,每個用戶請求都會產生一個新的線程,適當的時候移交給 doGet 或 doPost 方法。init() 方法簡單地建立或加載一些數據,這些數據將被用於 Servlet 的整個生命週期。
init 方法的定義以下:
public void init()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初始化代碼... }
service() 方法
service() 方法是執行實際任務的主要方法。Servlet 容器(即 Web 服務器)調用 service() 方法來處理來自客戶端(瀏覽器)的請求,並把格式化的響應寫回給客戶端。
每次服務器接收到一個 Servlet 請求時,服務器會產生一個新的線程並調用服務。service() 方法檢查 HTTP 請求類型(GET、POST、PUT、DELETE 等),並在適當的時候調用 doGet、doPost、doPut,doDelete 等方法。
下面是該方法的特徵:
public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ervice() 方法由容器調用,service 方法在適當的時候調用 doGet、doPost、doPut、doDelete 等方法。因此,您不用對 service() 方法作任何動做,您只須要根據來自客戶端的請求類型來重載 doGet() 或 doPost() 便可。
doGet() 和 doPost() 方法是每次服務請求中最經常使用的方法。下面是這兩種方法的特徵。
doGet() 方法
GET 請求來自於一個 URL 的正常請求,或者來自於一個未指定 METHOD 的 HTML 表單,它由 doGet() 方法處理。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Servlet 代碼 }
doPost() 方法
POST 請求來自於一個特別指定了 METHOD 爲 POST 的 HTML 表單,它由 doPost() 方法處理。
public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 Servlet 代碼 }
destroy() 方法
destroy() 方法只會被調用一次,在 Servlet 生命週期結束時被調用。destroy() 方法可讓您的 Servlet 關閉數據庫鏈接、中止後臺線程、把 Cookie 列表或點擊計數器寫入到磁盤,並執行其餘相似的清理活動。
在調用 destroy() 方法以後,servlet 對象被標記爲垃圾回收。destroy 方法定義以下所示:
public void destroy() { // 終止化代碼... }
架構圖
下圖顯示了一個典型的 Servlet 生命週期方案。
如下爲生命週期的一個簡單實例:
// Servlet 生命週期的三個方法 // 1.被建立,執行且只執行一次 init 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super.init(); } // 2.提供服務,執行 service 方法,執行屢次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uper.service(req, resp); } // 3.被銷燬,當 Servlet 服務器正常關閉時,執行 destroy 方法,只執行一次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super.destroy(); }
Servlet 部署
默認狀況下,Servlet 應用程序位於路徑 /webapps/ROOT 下,且類文件放在 /webapps/ROOT/WEB-INF/classes 中。
若是您有一個徹底合格的類名稱 com.myorg.MyServlet,那麼這個 Servlet 類必須位於 WEB-INF/classes/com/myorg/MyServlet.class 中。
如今,讓咱們把 HelloWorld.class 複製到 /webapps/ROOT/WEB-INF/classes 中,並在位於 /webapps/ROOT/WEB-INF/ 的 web.xml 文件中建立如下條目:
<servlet> <servlet-name>HelloWorld</servlet-name> <servlet-class>HelloWorld</servlet-class>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HelloWorld</servlet-name> <url-pattern>/HelloWorld</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上面的條目要被建立在 web.xml 文件中的標籤內。在該文件中可能已經有各類可用的條目,但不要在乎。
Servlet和JSP的區別
JSP做爲Servlet技術的擴展,常常會有人將JSP和Servlet搞混。本文,將爲你們帶來servlet和jsp的區別,但願對你們有所幫助。
Servlet和JSP的區別
一、Servlet在Java代碼中能夠經過HttpServletResponse對象動態輸出HTML內容。
二、JSP是在靜態HTML內容中嵌入Java代碼,而後Java代碼在被動態執行後生成HTML內容。
Servlet和JSP各自的特色
一、Servlet雖然可以很好地組織業務邏輯代碼,可是在Java源文件中,由於是經過字符串拼接的方式生成動態HTML內容,這樣就容易致使代碼維護困難、可讀性差。
二、JSP雖然規避了Servlet在生成HTML內容方面的劣勢,可是在HTML中混入大量、複雜的業務邏輯。
經過MVC雙劍合璧
JSP和Servlet都有自身的適用環境,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它們發揮各自的優點呢?答案是肯有的,MVC模式就可以完美解決這一問題。
MVC模式,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簡稱,是軟件工程中的一種軟件架構模式,分爲三個基本部分,分別是:模型(Model)、視圖(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Controller——負責轉發請求,對請求進行處理
View——負責界面顯示
Model——業務功能編寫(例如算法實現)、數據庫設計以及數據存取操做實現
在JSP/Servlet開發的軟件系統中,這三個部分的描述以下所示:
一、Web瀏覽器發送HTTP請求到服務端,而後被Controller(Servlet)獲取並進行處理(例如參數解析、請求轉發)
二、Controller(Servlet)調用核心業務邏輯——Model部分,得到結果
三、Controller(Servlet)將邏輯處理結果交給View(JSP),動態輸出HTML內容
四、動態生成的HTML內容返回到瀏覽器顯示
MVC模式在Web開發中有很大的優點,它完美規避了JSP與Servlet各自的缺點,讓Servlet只負責業務邏輯部分,而不會生成HTML代碼;同時JSP中也不會充斥着大量的業務代碼,這樣能大提升了代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