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明白天很困,想着晚上早點睡覺,但是此時腦電波異常活躍,那就寫寫東西吧!!!微信
去年夏天,帶着老婆、孩子去參觀一個知名大學教授開辦的有機農場。想法很簡單,帶着孩子接觸一下天然的東西,土地、植物、果實等等。過後不知道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可是卻讓我深深的陷入沉思之中。試着幾回動筆反思,卻沒法找到切入點,之因此這樣,是由於與接觸的「現實世界」反差很大。
當天10點左右到達農場,看到H教授正在門前練太極。我常常看他的文章和講座,因此一眼就認出來了,可是他不認識我。其中一位負責人帶着咱們參觀了他們的農場,蔬菜、水果、養殖等等,品類很全。他給咱們兩個蘋果,不用洗,水份不少、很可口。也諮詢了他們的經營狀況,前兩年他們沒有盈利,基本上在作基礎工做,下一年會實現盈利。
負責人有其餘事務,咱們在農場四處走走,與其餘人交流交流。得知他們的人員組成很複雜,以大學生專職幹農活爲主,以志願者爲輔,其中還有長期的志願者。農場有一個學校,所有爲貴州地區的留守兒童,還有一部分是夏令營的小孩兒。志願者和留守兒童一塊兒在挑菜,讓兒子也參與到他們的勞動中,其中一個小女孩說:勞動總會有回報的。我和這個小女孩兒進行了簡單的交流,這是什麼菜?叫什麼名字?當問到:你的父母在哪裏?她的回答卡住了,頭微微低下。發現我確實二了一回。
我忘了和一個女生交流的主題,可是我清晰的記得她說的一句話:咱們在這裏用不着花什麼錢,這裏的東西就夠咱們生活的了,也不去看電影什麼的。當和一個男同志交流的時候,我問:爲何H教授如今不常常發表文章了?男同志:H教授認爲如今某派說的太多,作的太少,只會在網上打嘴架。這才明白,H教授好像在用行動改變什麼,並且這個農場辦的有聲有色。
網上有人說,這些大學生都是被H教授洗腦了,用廉價的勞動力。不論是不是忽悠,確實讓我很想不明白。他們沒有生活的壓力嗎,只是吃飽就好了?他們不追求城市的燈紅酒綠、高收入嗎?他們沒有買房的壓力嗎,難道沒有結婚的壓力嗎?或許,他們也沒想在這裏長期幹,只是想沉澱一下本身?
在現今的IT圈裏,動不動就誰誰剛畢業兩年就20K、30K。農場的同志們與如今的價值觀顯得格格不入,可是我確定他們作事的方向,因此我對他們是很糾結的心理。
他們所作的事情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詳細論證),可是在如今的人們眼中,他們不符合潮流。這句話提及來有些矛盾,而這個矛盾點在於對」潮流「的判斷。
改革開放初期,若是有人去搞所謂的」自由經濟「,那麼會被人們說」資本主義「、」資本家「,可是不能否認的是,確實成就了一批人;馬雲創業的時候,被認爲是騙子,但是如今有多少人想成爲這樣的」騙子「呢!!!雷軍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說的就是對」潮流「的判斷,若是讓馬雲如今再創立一個淘寶,淘寶可能尚未生出來,馬雲就死掉了。
你們都明白應勢而動、順勢而爲,可是你們都認爲的」潮流「多是眼前的現象,並不是遠期的趨勢。成就事業者,多是那些逆潮流而動的弄潮兒。假設世界保持陰陽平衡的話,就比如一根彎曲的細棍,必須向相反的方向保持一段時間的彎曲,棍子纔可能會變直。不論是潮流仍是逆潮流,都須要行動和實踐,若是連驗證錯誤的機會都沒有,更談不上成功。
到中午了,在農場免費吃了一頓大鍋飯,飯前他們要集體背誦天地、仁道、天然之類的文章。讓我回憶起上學時,集體朗誦詩句的感受。兒子玩的很開心、也很累,在回去的路上就睡着了。
臨走時,我拍下了他們背誦的文章,以下圖:
一個程序猿的生命週期 微信平臺職業規劃
口 號:職業交流,職業規劃;面對現實,用心去交流、感悟。spa
公衆號:iterlifetimeblog
百木-ITer職業交流奮鬥 羣:141588103
生命週期
二維碼: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