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2019,探索在路上

  今年是博客開通的一週年,這一年我從大一走到了大二,探索與接觸了不一樣的知識領域。回首,能夠看見本身努力奮鬥的身影,也沒有忘記鬆懈消沉的時期。我曾經沒有想過要好好總結本身的一年,因而時間和往事也就這樣消逝了,腦海中僅僅殘留着點零星的碎片;我想若是一直這樣,不作出改變,個人一輩子恐怕就將不留痕跡的過去。因此,在年底剩下的日子裏,我決定好好整理一番,算是一種反思與期待。html

  2019,是我從文科轉向工科後關鍵的一年。高中的我,對將來沒有清晰的概念,在最開始選擇了文科。後來感受本身愈來愈不適合文科了,至少以爲天天背歷史和政治沒有樂趣感。恰巧高三接觸Python編程,才發現編程是件快樂的事情。然而,高考因爲專業科目範圍限制,加上文科成績不理想,最終考進了杭電的電子信息專業。我本想着努力一下轉專業到計算機,畢竟電子信息不少專業課與硬件電路相關,而這方面我也沒多大興趣。但現實殘酷,我把不少課餘時間花在了學習Web技術上,對本專業的內容掌握得不是特別駕輕就熟,但成績自認爲仍是不錯的;另外一方面,我的不喜歡平時分和網課這種東西,因此學期績點由於這個掉了不少,因此最終沒能如願轉入計算機。但幸運的是,在電子信息專業,也有比較有意思的東西,像單片機、FPGA和信號處理,這些給了我繼續學習的動力和方向。java

  2019,是我不斷折騰探索的一年。進入大學,就不得不考慮之後的事業方向了,因此瞭解一些領域知識仍是頗有必要的。以前也說過,大一主要自學了html和node.js,那時候尚未寫博客的習慣,因此相關的技術知識都只記在本子上,比較碎片化,沒有整理過,如今對這些技術也記不得多少了,偶爾會翻出來改善一下博客的界面。寒假,爲完成智能車實驗室的做業,自學了51單片機,後來開學後還作了個51循跡小車,印象比較深入的就是在比賽前一天晚上通宵把代碼重寫了一遍,那次是我大學第一次通宵,獻給了代碼。大一時候,斷斷續續地會在HDOJ上刷些題,有空也看一些算法書,可是嘗試幾回都沒找對學習的方法,最後都沒堅持下來。大一下,有點着急地就加入了計算機學院的一個微信公衆號的開發,主要用java的SpringBoot框架,因而連java基礎還沒打好的我,靠着python和C基礎,直接狂補java的類與對象操做和Spring框架知識。但由於其餘成員都很牛逼,本身基礎不行,加上電子課業的壓力,我最終選擇了退出這個項目,退出的時候其實感受挺很差意思的,由於咱連一個功能都沒實現。也就是這之後,我逐漸放棄了最初的方向,開始老老實實幹單片機技術。暑假留了兩個月的校,參加智能車集訓,經過集訓從51過渡到了ARM系列,同時接觸到了控制理論和圖像處理。但最後一個月放車,個人速度在集訓隊裏掉到了中後水平,這讓我心理上壓力一直比較大,心態調整不過來,在開學初我選擇退出了智能車。對於此次退出,一方面是考慮到個人心態,另外一方面,我認爲智能車這個比賽其實並不適合大二參加。它的知識面比較單一,不能經過它來全面地學習圖像處理,控制調參也是很浪費時間的,而大二應該是接觸各方面鄰域的最佳時期。總之,就智能車來講,在簡單賽道你把四輪開到2.2m/s只要幾天時間;可是後期速度到達一個瓶頸後,處理複雜一點的賽道,提升個0.1m/s,可能就得花上一兩個月,這一兩個月不如用來好好學視覺技術理論。在退出智能車後,總得找個新的方向去幹,因而開始玩起了FPGA,跟同窗報了FPGA大賽,準備做品期間又初步學習實踐了一些圖像算法。後來,機緣巧合地加入到了學院組織的智慧醫療中心,學習深度學習,如今對卷積神經網絡有了基本的認識,能夠用tensorflow實現一些經典網絡模型。能夠說,智慧醫療中心讓我從新拾起了代碼夢,在這裏,有一羣人一塊兒學Python,寫網絡,比起以前自學,此時我更容易堅持,更有自信。node

  2019,是我有所成就的一年。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我和同窗共三人去南京參加了第三屆全國FPGA創新大賽,最後得到了國家二等獎。這個獎說實話出乎個人意料,儘管因爲這個大賽是剛起步的比賽,獲獎比較容易,可是這個二等獎至少證實了我退出智能車後搞FPGA是成功的。而且,它給了我深刻學習FPGA的決心。在FPGA大賽現場,我看到了其餘人的優秀做品和所研究的方向,讓我對這個時代前沿技術有了大致的瞭解。尤爲是用FPGA部署神經網絡,這跟我如今所學的知識很是相關。除此以外,我開始感到一個好隊友是多麼重要。至今爲止,一些比賽,都是我帶着隊友,拿此次比賽說,全部的代碼和圖像算法都是我一我的寫完的,也不是說其餘兩個隊友在渾水,他們也幫着解決了設備、視頻拍攝的工做。可是若是真的算一下,這個二等獎百分之八十都是我貢獻的。之後的比賽,我會找靠譜的隊友,至少在遇到代碼問題的時候,不會以爲有點孤立無援。python

  2019,是我開始寫博客的一年。去年開通博客後,也寫過博客,可是沒養成習慣。直到今年暑假之後,我纔開始重視寫博客,今年就已發佈的博客來講,一共有16篇,其中暑假後發佈的有10篇。可是,博客的質量也就那樣,不少都是學習的筆記整理,其中的算法創新不多。另外,博客寫的生動性還欠缺。經過一年的寫博體驗,感受寫博仍是很費時間的,可是在寫博過程當中會不自覺地摳每一個細節,這對加深理解有很大的幫助。我的認爲博客不太適合用做筆記記錄,由於筆記通常內容較多,用寫博的方法記筆記會下降學習速度;通常先用本子記零散的筆記,而後等筆記達到必定規模後,用寫博來整理筆記中比較重要經常使用的知識點會比較好,這也至關於一次系統的複習。像一些代碼工程與算法實現,則頗有必要及時用博客記錄實現步驟和思路,一來能夠確保本身徹底理解熟悉這些算法步驟,二來能夠方便以後回憶,三來瀏覽量也會比筆記來得多。明年,我將寫更多的博客,同時提升博客的質量,也會複習完善一下以前的博文。程序員

  2019,是因課業而焦頭爛額的一年。大二開始電子信息的課量與難度都提升了不少,我也時常產生厭惡專業課的消極情緒。起初是大一下對物理感到恐懼,由於高中沒怎麼學過物理,但好在期末挺了過來,分數也不算過低。這個學期已經適應了物理,而且物理的成績也是蠻好看的了。可是,這學期要修的大課不少:機率論、複變函數、信號與系統、模擬電路、EDA、物理。還有一些要寫報告的實驗課,總的來講,學習量是上學期的兩倍。這六門大課中除了模電,其餘課都學得還能夠,尤爲是機率論、信號與系統,由於本身在學深度學習和圖像處理,因此這兩門課仍是挺有興趣的。可是,模電這門課後半部分我都沒怎麼學,可能大部分仍是自身緣由吧。可是仍是要吐槽一下網課作做業的形式和老師的上課水平,像模電做業,網上做業的形式我一直都沒辦法適應;還有像EDA,快上完全部課時了才發書本,仍是全英文······還有就是教材,那麼多優秀的教材不選,恰恰要用本身學校編的教材,關鍵教材還有不少錯誤······那些實驗課就不說了,該吐槽的地方太多了。也許,我應該改變一下本身的思惟,可能歸根到底都是本身的問題,是本身不能主動適應這些。無論怎麼說,抱怨都解決不了這種現狀,只能勉強地去學那些不感興趣的課吧,畢竟有些事情是你喜歡作的,有些事情是你必須去作的。算法

  2019,是不多陪父母的一年。這一年,因爲集訓和學習,假期回家陪父母的時間變少了。本身往家裏打電話的次數也比較少,不少時候都是父母打過來的。他們通常晚上纔打電話,並且還怕打電話打擾到我上課。在打電話這件事上,我作得確實太差了。從小,其實跟父母的情感交流就比較少,本身有什麼事都喜歡藏在內心。可是本身一年一年長大,會愈來愈忙,跟他們在一塊兒的時間不會比如今更多了,因此得珍惜當下。明年,爭取多關心一下父母。編程

  2019,是時間做息不規律的一年。都說程序員的白天和夜晚是同樣的。今年熬夜到凌晨的次數更頻繁了,早上也常常八九點才起牀。並且最近的一個月明顯鬆懈了下來,有時候會浪費掉一下午看劇,這可能也是受寢室環境的影響,由於這個學期宅寢室的時間比較多。明年,要儘量混圖書館,早睡早起,珍惜時間。微信

  2019,是喜歡她卻不敢表白的一年。在計算機學院的她很是地優秀,參加過程序設計競賽,會深度學習,帶着社團,拿過省政府獎學金。大學對於她和我來講,都很忙,沒有精力去經營一場戀愛。盡力地遇上她的步伐,在高處見她,可能更合適吧。網絡

  

  總得來講,今年是在不斷嘗試新方向上過來的。2020年,但願本身在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上有所造詣,在生活上有所熱情!框架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