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評估常見問題 – 超融合相比傳統FC SAN架構有什麼成本優點?

以前文章中,咱們已經介紹了超融合給用戶 IT 基礎架構帶來的各個方面的價值,其中成本只是超融合架構的優點之一。但不少用戶仍是會很是關心這個話題,但願能有更具體的瞭解,因此本文整理超融合和傳統 FC SAN 架構的成本對比。主要涉及:直接採購成本、風險成本、運維成本、後期維保成本和按需投資帶來的成本收益。服務器

1.直接採購成本下降架構

首先看一下兩種模式的架構區別:
架構評估常見問題 – 超融合相比傳統FC SAN架構有什麼成本優點?
兩種模式的採購模塊對比:
架構評估常見問題 – 超融合相比傳統FC SAN架構有什麼成本優點?運維

能夠看到,超融合架構採購成本的下降主要部分來自於:ide

  1. 省去了高端存儲的硬件部分,而只需採購超融合軟件+因超融合架構而增長的 SSD 及 SATA 硬盤(部署在上述服務器中);內存

  2. 若是用戶採用 SmartX 、Nutanix 提供的內嵌的虛擬化平臺,無需採購商業的 VMware 虛擬化軟件。

細心的用戶可能會問到,超融合架構存儲會消耗資源,會不會帶來服務器成本的上升? 這確實很是依賴於不一樣廠商的架構和實現。例如 SmartX 每一個節點僅佔用 6vCPU 16 GB 內存,不會超過通常服務器的 10% 的資源佔用,而相似 Ceph 架構的資源會數倍於此,並且會隨硬盤增長而增長。資源

2.運維成本下降部署

超融合架構帶來運維成本的下降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產品

  1. 無需熟悉傳統存儲的專業運維人員帶來的成本;it

  2. 快速安裝部署、故障自愈、空間預測、擴容數據自動均衡等技術大大下降了 IT 運維人員的投入,這一部分的資源能夠更好的投入到支持業務創新的項目。

3.後期維保成本下降class

使用過傳統中高端存儲的用戶都知道,因爲採用專用硬件,傳統存儲的維保費用在過了質保期後都很是高昂,而超融合產品因爲採用了商用 x86 服務器,不只維保費用僅和服務器一致,更可經過更換服務器硬件提高產品的使用週期。

4.按需投資帶來的更高的資金利用率

這部分每每容易被用戶忽略,傳統架構因爲擴展性差,通常採購都要預估一年甚至兩年的需求,部署完成後,大部分資源其實長期處於閒置狀態,同時 IT 部件的成本也在逐年降低。

超融合強大的擴展能力可讓用戶作到真正按需投資,從而將資金用於真正帶來利潤的業務提高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