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寬、速率、延遲、吞吐量、丟包率(無線驗收標準通常-75dbm,del<100ms,丟包率3%)
帶寬x延遲 決定着路上的數據的多少。網絡
b/s kb/s Mb/s Gb/s性能
速率:訪問右上是速率是5M 訪問右下速率是10M
帶寬:100M--網卡支持百M計算機網絡
時延:是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絡或鏈路的一段傳送到另外一端所須要的時間。 發送時延: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 /信道帶寬(b/s) [信道帶寬就是數據率]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須要傳播必定的距離而花費的時間。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m/s)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處理所收到的分組的時間。 排隊時延:分組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在輸出隊列中等待轉發,就造成了排隊時延。 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假設信道長度爲1200km,其往返時間爲20ms,分組長度爲1200bit,發送速率爲1Mb/s。若忽略處理時間和發送確認分組時間,則該信道的利用率爲( )0.0566 解釋:首先知道傳遞的數據時1200bit. 接下來計算有數據經過的時間,其中把速率的單位化成b/ms的形式,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1s=1000ms,因此1Mb/s=1048576/1000(b/ms)=1048.576b/ms,取近似1000b/ms 有數據經過的時間=1200/1000=1.2ms 利用率=1.2/(20+1.2)=0.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