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就搞定」——談手勢操做在手機端軟件設計中的應用

 

天然用戶界面【1】(NUI , Natural User Interface)——特別是觸控技術令人機交互變得更加天然直觀,更爲人性化。好比ipad、iPhone和一些採用Windows Mobile,Android等系統的手機已經讓用戶體驗到觸控的便利。本篇文章要說的是一種關於手機端觸控技術的交互設計,它利用咱們的肌肉記憶,不須要過多思考,讓咱們依靠潛意識,動動手指就能完成任務——它就是手勢操做。html

 

手勢操做分類

基本操做

導航操做

對象操做

繪製操做

 

錦上添花vs弄巧成拙

基於觸摸屏幕的手勢操做是手機端人機交互的一個飛躍,它使手機用戶的移動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令人與設備的交互更加有趣,同時加強了用戶操做的知足感,真可謂錦上添花。ide

討用戶歡心的小驚喜!

手勢操做讓用戶的操做空間再也不侷限於界面上那幾個像素的按鈕。學習

「瀏覽網頁時,用手一抓就能夠縮小當前頁面窗口;不須要點擊後退按鈕,只需在屏幕上畫個‘<’,界面就會跳轉到上一次打開的網頁……」spa

動態十足的炫酷!

手勢操做相對於無趣的觸摸和點擊來講,給用戶帶來了動態十足的新體驗。設計

常常能夠看到用戶拿着手機大刀闊斧的「切着西瓜」。orm

化繁爲簡的魔術!

在某些應用的設計中,利用手勢操做能夠簡化用戶完成某一任務的操做步驟,提升使用效率。htm

 

But!

手勢操做雖然帶來了簡潔的界面和有趣的操做,但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設計者常常忽略了一些可用性的問題,致使用戶體驗受損。對象

缺少規範的困惑?

目前手勢操做還沒有造成統一的標準規範。相同的目標任務,每每出現不一樣的手勢操做,這就形成了用戶的困惑。ip

例如:下圖的三種手勢操做均可以使目標對象旋轉必定的角度,但目前尚無固定的使用規範get

 

不易被發現的尷尬?

手勢操做彷佛尚未像按鈕操做或菜單操做那樣被大大方方的搬上臺面,用戶界面並不告訴用戶能夠對某個對象作什麼,因而用戶須要記住可使用哪些手勢。若是用戶對其缺少認知,這些手勢操做就不易被發現,也便不會爲人所用,甚至形成操做障礙。

精準度低的死穴?

影響手勢操做精準度的因素多多,如硬件屏幕的尺寸、反應靈敏度,用戶自己操做的熟練程度、對手勢自己的認知(記憶)等。

這些因素都會致使手勢操做易產生:操做不備觸發,不知操做是否到位、誤操做、與預期結果相悖等,讓用戶沮喪的體驗。

 

給英雄以用武之地

儘管手勢操做在通往易用性聖殿的路上仍然是荊棘重重,可是隻要咱們在設計的過程當中繞過體驗問題的泥沼,仍是能夠給英雄以用武之地的。

「洞察用戶習慣」

手勢自己的設計須要符合用戶的心智模型和平常的使用習慣,才能不給用戶增長記憶負擔,容易被用戶接受。

文化約定

手勢自己或操做過程的設計符合特定文化里約定俗成的用法,形象的、有意義性的手勢更加容易記憶和學習,符合認知習慣;應該多用「通用的符號」做爲手勢。

實物隱喻

手勢自己的形狀或操做過程是從具體實物中簡化出來的,其內涵具備實物的隱喻意義。

首字母表示

以將命令的中文或英文的首字母符號做爲該命令的手勢。如用「a」表示「全刪除」(All)手勢,用「c」表示「複製(copy)等。

易操做

形狀美觀:「喜歡封閉的曲線」,「感受舒服、美觀」。

操做順手:「最好一筆畫完「,」儘可能採用曲線」。

適當複雜:有的手勢適當複雜一些(如全刪除),由於這些手勢操做容易引發用戶大的損失。

「引導用戶使用」

不少時候,手勢操做是隱藏的,用戶難於發現。所以就要經過一些用戶引導信息來進一步的協助用戶。「引領式」的引導方式比較適合用戶快速接受,儘快上手,享受手勢操做樂趣。最好將簡潔明快指示性強的引導說明放在用戶第一次使用時,讓用戶有所心理準備。

「給用戶選擇」

對於複雜的手勢,不能強迫用戶去學習記憶和使用,能夠只做爲備選的快捷方式提供給用戶,讓那些願意學習的用戶更快捷地完成想要完成的功能。

手勢模式可讓用戶選擇是否啓用該模式。用戶在啓用手勢模式狀態下才能使用手勢來完成操做任務。

「靠數聽說話」

手勢操做缺少規範,對於手勢自己的設計能夠進行用戶調研,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不一樣手勢操做的易用性,用調研數據來幫助確認選擇哪種操做方式會更方便用戶使用。

「V」就在前方

交互設計就是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體驗問題,儘管手機端的手勢操做的應用還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用戶體驗上的bug,可是我相信它依舊是v5的。通過咱們的不斷改進創新,天然用戶界面的宏偉目標終有一天會實現!勝利就在前方!

【1】天然用戶界面:http://baike.baidu.com/view/4705493.html?fromTaglist

 

【本文首發於:百度MUXhttp://mux.baidu.com/?p=2227 

關注百度技術沙龍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