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模組廠商
芯片是一種把集成電路小型化的方式,並時常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模組是由若干個顯示模塊、驅動電路、控制電路、芯片以及相應的結構件構成的一個獨立的顯示單元。模組與芯片關係就像是U盤和Flash芯片的關係,用戶99%的狀況是直接使用模組,沒有人直接用芯片。當前模組廠商主要提供Wifi、NB-IoT、2/3/4/5G等通訊模組。在物聯網解決方案中,做爲模組廠商的您須要讓模組實現MQTTS、LWM2M、CoAP等物聯網協議棧及鏈接平臺的能力,您只須要將Agent Tiny SDK集成在現有的模組固件包中,這樣模組就具有了接入華爲IoT平臺的能力。 咱們將提供華爲IoT技術認證支持,幫助您快速完成SDK集成,經過華爲認證的模組能夠申請入駐華爲雲市場,咱們將會推薦給IoT平臺用戶。查詢-華爲已認證的模組。html
Agent Tiny SDK具備普適性,能夠普遍移植於WiFi模組、2/3/4/5G模組、NB-IoT模組,無需考慮模組類型。如何在模組中集成Agent Tiny SDK,請參考華爲IoT技術認證流程,獲取相關技術支持。git
2、我是設備廠商
一般狀況下做爲設備廠商的您須要進行設備集成開發,以便讓設備具有接入IoT平臺的能力。咱們將提供華爲IoT技術認證支持,幫助您快速完成設備適配和認證。經過華爲認證的設備能夠申請入駐華爲雲市場,咱們將會推薦給IoT平臺用戶。查詢:華爲已認證的設備。github
根據設備是否具備IP通訊能力,設備接入平臺分爲如下兩類:設備直接接入平臺和經過網關接入平臺。api
【設備直接接入平臺】安全
針對已實現TCP/IP協議棧的設備,它能夠直接與平臺進行通訊,常見的設備包括網關、以太網設備、NB-IoT設備等。 根據設備自身硬件的特色不一樣,華爲IoT平臺提供四種方式直接接入,您須要根據自身行業特徵及業務狀況選擇合適的接入方案。微信
l 方案一:設備須要智能操做系統,硬件知足RAM容量> 32KB,FlASH容量> 128KB時,經過集成LiteOS操做系統接入平臺。網絡
Huawei LiteOS 是華爲發佈的一種輕量級物聯網操做系統,遵循BSD-3開源許可協議,可普遍應用於智能家居、我的穿戴、車聯網、城市公共服務、製造業等領域。LiteOS自己集成了Agent Tiny SDK,設備安裝LiteOS後,就能簡單快速地實現與華爲IoT平臺安全可靠的鏈接。集成開發流程詳見《LiteOS SDK端雲互通組件CoAP/LWM2M開發指南》和《LiteOS SDK端雲互通組件MQTT開發指南》。ide
l 方案二:設備沒有配置模組時,經過集成Agent Tiny SDK或Agent Lite SDK接入平臺。性能
− 當設備存儲及計算能力較強(知足RAM容量>4MB,FlASH容量> 2MB)時,推薦設備集成Agent Lite SDK。目前Agent Lite SDK支持C、Java和Android三個版本。實際開發中,請根據開發時使用的語言、平臺,選用合適的設備端SDK集成:學習
− 當設備爲輕量型嵌入式設備(硬件知足RAM容量> 32KB,FlASH容量> 128KB)時,推薦採用Agent Tiny SDK。目前Agent Tiny SDK支持C語言開發,請參考華爲IoT技術認證流程,獲取相關技術支持。
l 方案三:當設備配置有模組時,根據模組特徵,選擇性集成Agent Tiny SDK接入平臺。
− 若是採用通過華爲認證的模組,該模組已集成Agent Tiny SDK,能夠利用模組直接接入IoT平臺。您能夠訪問華爲雲市場,購買符合已認證的模組。
− 若是採用未通過華爲認證的模組,您須要集成Agent Tiny SDK,根據SDK集成位置,分爲兩種模式:
1. MCU+模組模式:此模式下,設備包含MCU(Microcontroller Unit)和通訊模組,其中MCU集成 Agent Tiny SDK及運行產品邏輯,模組做爲通訊模塊,提供通訊網絡。請參考華爲IoT技術認證流程,獲取相關技術支持。
2. OpenCPU模式:此模式下,設備只包含通訊模組,模組集成 Agent Tiny SDK及運行產品邏輯,集成開發請參考華爲IoT技術認證流程,獲取相關技術支持。
l 方案四:設備經過實現原生協議接入,適合一切設備。
當前華爲IoT平臺支持設備經過實現MQTT、LWM2M over CoAP原生協議接入。IoT平臺對外開放了這些協議的API,您只需在設備端調用開放的API,便可實現設備快速接入 。您可訪問《 MQTT接口參考》獲取華爲IoT平臺開放的能力。爲了便於您進行設備接入開發,咱們提供了MQTT相關的集成指導,您可查看《設備集成》瞭解。
− 實現LWM2M over CoAP原生協議接入:LWM2M協議是一種由開發移動聯盟(OMA)制定的輕量級、標準通用的物聯網設備管理協議。主要應用於NB-IoT設備,具備覆蓋廣、鏈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等特色。
− 實現MQTT原生協議接入:MQTT是一種基於發佈/訂閱範式的ISO標準消息協議,主要應用於計算能力有限,且工做在低帶寬、不可靠的網絡的遠程傳感器和控制設備,適合長鏈接的場景,如智能路燈等。
四種方案的優缺點以下:
接入方式 |
方案優勢 |
方案缺點 |
集成LiteOS接入IoT平臺 |
有對應的SDK,集成難度較低,對您的開發技能要求較低。 |
方案不靈活,開發者只能根據LiteOS提供的API去實現本身的功能,超出API外的功能,沒法自定義,對於設備的硬件要求比較高。 |
集成Agent Lite SDK或Agent Tiny SDK接入IoT平臺 |
有對應的SDK,集成難度低,對您的開發技能要求較低。 |
方案不靈活,開發者只能根據Agent SDK提供的API去實現本身的功能,超出API外的,沒法自定義。 |
經過模組接入IoT平臺 |
集成難度很是低,對您的開發技能要求低。 |
須要採購指定型號的模組。 |
經過實現原生協議接入IoT平臺 |
方案比較靈活,可根據業務須要,實現協議定義的功能,對設備硬件無限制。 |
須要從底層協議開始實現,集成難度大,代碼開發量大,對於開發者要求高。 |
【設備經過網關接入平臺】
針對未實現TCP/IP協議棧的設備,因爲沒法直接同IoT平臺通訊,它須要經過網關進行數據轉發。常見設備包括智慧園區中的照明系統、樓宇系統設備等。這些場景下的限制以下:
制約因素 |
詳細描述 |
設備限制 |
設備很是簡單,沒有集成TCP/IP協議棧,沒法提供IP通訊網絡能力,只能基於一些簡單的近場通訊協議如ZigBee、ZWave、Bluetooth或者是其餘的一些非IP有線方式傳輸協議如串口、並口等接入,此時須要一個網關設備,先讓設備接入到網關,再經過網關與華爲IoT平臺通訊。 |
網絡限制 |
設備部署在獨立的網絡內,因爲安全等考慮,沒法直接與IoT平臺互通,須要藉助網關進行網絡橋接。 |
業務限制 |
下層設備的管理控制邏輯比較複雜,須要利用網關軟件自身具備對應的邏輯控制能力配合IoT平臺進行業務管理。 |
集成限制 |
子設備已經接入到現有系統,不肯意再進行設備改造,須要將現有系統經過網關接入到IoT平臺。 |
針對此類設備,經過在網關上集成Agent Lite SDK, 設備將數據上報給網關,經過網關轉發到華爲IoT平臺。華爲公司協同合做夥伴,對已集成Agent Lite SDK的網關進行了認證,您能夠訪問華爲雲市場,購買符合自身業務的網關產品。目前Agent Lite SDK支持C、Java和Android三個版本。實際開發中,請根據開發時使用的語言、平臺,選用合適的SDK集成:
3、我是設備用戶
做爲設備用戶,您既是設備的購買者,又多是設備的實際管理者,一般您須要考慮兩件事:
1. 在採購設備時,如何評估設備知足您的業務需求而且具有接入IoT平臺的能力。關於此方面的知識,您能夠參考設備能力評估。
2. 在進行平常管理時,針對不具有接入IoT平臺的設備,如何將現有設備進行改造,以便設備能接入到IoT平臺中。關於此方面的知識,您能夠參考設備改造。
【設備能力評估】
本節主要關注設備通訊能力的評估。因爲承接業務的不一樣,對於設備的要求也不一樣,採購的設備通訊能力評估通常由如下幾個流程:
1. 針對您所處的行業,您須要深度分析業務對於設備(硬件資源、電池、性能等)、網絡實時性及網絡覆蓋度等要求,確保現有設備知足業務需求。典型案例以下表所示。
典型行業 |
設備特徵 |
技術關注點 |
智慧抄表 |
接入設備數量多、電量有限、設備經常分佈在地上或地下多個區域,要求有信號覆蓋。 |
設備數量多,接入成本要低,自身硬件資源有限,要求設備網絡要深度覆蓋,低功耗,數據量較少。 |
智慧園區 |
應用子系統多、設備傳感器種類多、無統一的通訊協議標準,上報的數據無統一格式。設備大部分無IP通訊能力,須要經過網關接入。可經過有線網絡接入。 |
應用獨立子系統多,格式不統一,數據孤島多,須要一個統一平臺管理。設備不具有IP通訊能力,硬件資源有限,一般經過網關轉發數據,所以主要關注網關的通訊能力。 |
車聯網 |
設備電量充足,須要實時對車輛數據進行分析等,所以須要接入網絡實時性高,數據傳輸速率高等。 |
主要關注接入網絡選型,要選傳輸速率較高的無線網絡接入。 |
2. 根據業務對於數據及成本要求,確認設備支持的網絡是否可以知足業務需求。
業務應用 |
推薦的接入網絡 |
網絡特色 |
智慧家庭、智慧樓宇等 |
以太網 |
傳輸速率可達到10Gbit/s、隨時在線、成本高。 |
車聯網、視頻監控等 |
4G/5G/LTE-v |
傳輸速率>10Mbit/s、功耗高、成本高。 |
電子廣告、無線ATM、梯聯網等 |
eMTC、 GPRS |
傳輸速率<1Mbit/s、功耗較低、成本較低。 |
遠程抄表、智能停車等 |
NB-IoT、LoRa |
傳輸速率<100Kbit/s、功耗低、成本低、穿透力強、信號覆蓋好。 |
3. 確認設備是否集成了物聯網協議,以便保證設備能夠鏈接到IoT平臺,利用IoT平臺進行設備管理。華爲IoT平臺目前支持設備採用如下協議接入。
通訊協議 |
協議描述 |
應用場景 |
LWM2M |
LWM2M是開發移動聯盟OMA定義的用於設備管理的應用層通信協議,主要使用在資源受限的嵌入式設備上。 |
NB-IoT設備接入平臺,業務實時性要求不高,低功耗、信號廣覆蓋場景。 |
CoAP |
CoAP是資源受限設備和受限網絡專用的Web傳輸協議,專爲機器對機器的應用而設計。CoAP提供請求/響應交互模型,支持內置的服務和資源發現。須要底層實現UDP協議。 |
NB-IoT設備接入平臺,業務實時性要求不高,低功耗、信號廣覆蓋場景。 |
MQTT |
MQTT是一種物聯網鏈接協議,提供很是輕量級的發佈/訂閱消息傳輸方式,用於在低帶寬、不可靠的網絡的設備管理。該協議構建於TCP/IP協議上。 |
對設備的可靠性和實時性要求高,適合長鏈接的場景,如智能路燈等。 |
4. 根據前面步驟,總結設備的特徵,選擇與業務相匹配的設備。例如針對智能抄錶行業,要求電錶通訊模塊具備覆蓋廣、穿透力強、耗電量小、成本低特色,所以接入網絡選擇NB-IoT網絡,設備採用NB-IoT模組,模組集成了LWM2M協議,能夠保證設備接入華爲IoT平臺。
【設備改造】
設備若是不具有接入華爲IoT平臺能力,須要對設備進行改造,改造方法跟設備廠商進行設備集成方法同樣,詳見我是設備廠商介紹。
瞭解物聯網設備集成流程,請訪問IoT設備接入指引。
關於華爲物聯網可參加學習免費課程視>>>>>《IoT七天開發訓練營》或聯繫華爲IoT小助手(微信號:huawei-iot)獲取更多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