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書寫規則

Python是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計算機編程語言和咱們平常使用的天然語言有所不一樣,最大的區別就是,天然語言在不一樣的語境下有不一樣的理解,而計算機要根據編程語言執行任務,就必須保證編程語言寫出的程序決不能有歧義,因此,任何一種編程語言都有本身的一套語法,編譯器或者解釋器就是負責把符合語法的程序代碼轉換成CPU可以執行的機器碼,而後執行。Python也不例外。編程

Python的語法比較簡單,採用縮進方式,寫出來的代碼就像下面的樣子:編程語言

# print absolute value of an integer:
a = 100
if a >= 0:
    print(a)
else:
    print(-a)

#開頭的語句是註釋,註釋是給人看的,能夠是任意內容,解釋器會忽略掉註釋。其餘每一行都是一個語句,當語句以冒號:結尾時,縮進的語句視爲代碼塊。函數

縮進有利有弊。好處是強迫你寫出格式化的代碼,但沒有規定縮進是幾個空格仍是Tab。按照約定俗成的管理,應該始終堅持使用4個空格的縮進。spa

縮進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強迫你寫出縮進較少的代碼,你會傾向於把一段很長的代碼拆分紅若干函數,從而獲得縮進較少的代碼。code

縮進的壞處就是「複製-粘貼」功能失效了,這是最坑爹的地方。當你重構代碼時,粘貼過去的代碼必須從新檢查縮進是否正確。此外,IDE很難像格式化Java代碼那樣格式化Python代碼。編譯器

最後,請務必注意,Python程序是大小寫敏感的,若是寫錯了大小寫,程序會報錯。編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