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表示Node所在的全局環境,相似於瀏覽器的window對象。html
process:該對象表示Node所處的當前進程,容許開發者與該進程互動。node
console:指向Node內置的console模塊,提供命令行環境中的標準輸入、標準輸出功能。數據庫
Node.js不爲每一個客戶鏈接建立一個新的線程,而僅僅使用一個線程。當有用戶鏈接了,就觸發一個內部事件,經過非阻塞I/O、事件驅動機制,讓Node.js程序宏觀上也是並行的。
api
因爲Node.js中採用了非阻塞型I/O機制,所以在執行了訪問數據庫的代碼以後,將當即轉而執行其後面的代碼,把數據庫返回結果的處理代碼放在回調函數中,從而提升了程序的執行效率。瀏覽器
當某個I/O執行完畢時,將以事件的形式通知執行I/O操做的線程,線程執行這個事件的回調函數。爲了處理異步I/O,線程必須有事件循環,不斷的檢查有沒有未處理的事件,依次予以處理。多線程
阻塞模式下,一個線程只能處理一項任務,要想提升吞吐量必須經過多線程。而非阻塞模式下,一個線程永遠在執行計算操做,這個線程的CPU核心利用率永遠是100%。因此,這是一種特別有哲理的解決方案:與其人多,可是好多人閒着;還不如一我的玩命,往死裏幹活兒。架構
在Node中,在一個時刻,只能執行一個事件回調函數,可是在執行一個事件回調函數的中途,能夠轉而處理其餘事件(好比,又有新用戶鏈接了),而後返回繼續執行原事件的回調函數,這種處理機制,稱爲「事件環」機制。異步
Node.js底層是C++(V8也是C++寫的)。底層代碼中,近半數都用於事件隊列、回調函數隊列的構建。socket
nodejs組成部分:v8 engine, libuv, builtin modules, native modules以及其餘輔助服務。tcp
v8 engine:主要有兩個做用
1.虛擬機的功能,執行js代碼(本身的代碼,第三方的代碼和native modules的代碼)。
2.提供C++函數接口,爲nodejs提供v8初始化,建立context,scope等。
libuv:它是基於事件驅動的異步IO模型庫,咱們的js代碼發出請求,最終由libuv完成,而咱們所設置的回調函數則是在libuv觸發。
builtin modules:它是由C++代碼寫成各種模塊,包含了crypto,zlib, file stream etc 基礎功能。(v8提供了函數接口,libuv提供異步IO模型庫,以及一些nodejs函數,爲builtin modules提供服務)。
native modules:它是由js寫成,提供咱們應用程序調用的庫,同時這些模塊又依賴builtin modules來獲取相應的服務支持
[!NOTE]
總結:若是把nodejs看作一個黑匣子,起暴露給開發者的接口則是native modules,當咱們發起請求時,請求自上而下,穿越native modules,經過builtin modules將請求傳送至v8,libuv和其餘輔助服務,請求結束,則從下回溯至上,最終調用咱們的回調函數。
v8執行js代碼 server.listen()時,會經過一些基礎服務到TCPWrap::listen(),TCPWrap是nodejs的內建模塊,其經過libuv的api uv_listen()的方式,由libuv來完成異步調用。
圖中1,2,3,4,5步驟標明瞭調用和返回的路徑,這幾步很快結束,留下callback TCPWrap::OnConnection()等着所須要的數據準備好後被調用。
libuv在獲得所須要的請求後,會調用callback TCPWrap::OnConnection(),在該函數最後經過 tcp_wrap->MakeCallback(env->onconnection_string(), ARRAY_SIZE(argv), argv) 調用V8 engine中的JavaScript callback。
Node.js內建模塊http實際上是創建在模塊net之上的。若是看net.js代碼會發現,其經過 new TCP() 返回的類對象完成後續的TCP connect, bind, open等socket動做。
能夠看到Node.js作的工做像是一座橋。左手V8,右手libuv,將2者有機鏈接在一塊兒。例如HandleWrap::HandleWrap()中記錄了V8 instance中的JavaScript對象以及TCPWrap對象。這樣在TCPWrap::OnConnection()中能夠拿到這兩個對象,執行後續的callback調用。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