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爲企業作流程管理項目的時候,咱們常常會反覆的給企業流程經理灌輸這樣的一種思想:流程管理,並不只僅是把流程圖畫出來,裝訂成冊就結束了,流程管理其實能夠作的更多。流程管理其實是一種創建在流程基礎上的管理體系,是從流程入手,藉助流程這個平臺將各類管理方法結合在一塊兒的管理模式。ide
之因此選擇從流程入手,是由於流程是始終貫穿在全部的業務與管理活動當中的。經過流程的串聯,能夠很清晰的展現出業務邏輯和管理路徑。但凡作過流程梳理工做的企業都會有一種認識,那就是經過流程的梳理,可讓企業發現原來本身以往作的事情實際上是按照某種邏輯在執行的。一旦這種邏輯清晰了之後,企業對本身業務與管理的認識也就變得更爲清晰了。
選擇流程入手的另外一個理由是經過流程的梳理,能夠很容易的發現瓶頸所在。讓企業瞭解本身的流程,並不只僅是讓工做變得更爲暢通,更多的時候是經過一些流程指標的設定來發現流程不順暢的關鍵節點,發現流程的瓶頸;又或是經過對流程執行結果的分析發現管理上的瓶頸。這個時候再經過一些專項的管理方法導入,有的放矢的來解決這些瓶頸問題,每每會使得管理提高的效果更佳。
對於這些專項的管理方法,有不少也是在利用流程管理的方法來實現其管理思想。例如在全員質量管理(TQM)和6sigma管理理論中,都會發現有着流程的影子。ISO9000的實質是將流程文檔化,而6sigma則是提供了一套對流程中關鍵節點的判斷、分析及改善的方法,並造成一種持續流程優化的體系;與信息化相關的管理方法從本質上來講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其某種管理思想,而信息化卻離不開流程——不管是信息流仍是業務流都不過是流程中的一部分。其實不只僅是這些管理方法和流程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絕大多數管理方法都須要創建在企業正常業務和管理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提高和完善,而流程則是業務、管理活動的一種具備邏輯的表現形式,所以能夠認爲大多數的管理方法其實都是創建在流程之上的。流程越清晰,這些管理方法的效果越好。
正是基於這些緣由,延展諮詢的唐志明才提出了「一維切入,多維***」這個概念,強調企業的管理應該從流程入手,經過流程管理逐步引向進入其餘方面的管理,在流程管理的基礎上開展各類專項的管理活動。
那麼如何來實現「一維切入,多維***」呢?
「一維切入」指的是從流程切入,「多維***」則是經過流程進入到企業的各個管理層面尋求管理提高點。而實現「多維***」的方法能夠被定義爲D+PDCA。其中D表示爲definition,即界定問題。企業首先須要的是創建一套較爲完整的流程管理體系,從流程切入,經過流程的梳理將業務和管理活動顯性化。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考慮界定問題。界定問題有兩種途徑,一是從流程梳理的過程出發,經過對流程關鍵節點的過程性指標分析尋找到流程瓶頸,第二種則是考慮從流程梳理後的執行效果出發,經過對結果性指標的分析尋找整個管理體系中的管理瓶頸。經過界定問題,實現對企業的多角度分析,找到須要管理提高的需求點。
在界定清楚問題之後,接下來就是採用PDCA循環模型進行問題的解決。PDCA循環雖然最先是從質量管理中提出的一套管理提高模型,但實際上能夠應用到各類管理活動當中。這種基於流程的PDCA模型依然是從流程入手,針對所界定的問題提出專項的管理方法,並造成完整的計劃,經過修改某些業務流程或是設計新的流程來執行這些計劃,經過對流程執行後的過程性指標以及結果性指標分析,將專項管理工做好的方面進行固化,對於不足的地方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此造成一個循環。而在完成專項管理工做的既定目標之後,纔會進入到D+PDCA的另外一個循環當中。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容易迅速的界定出問題並造成有效的解決方案,這點在一些企業當中也獲得了證明。曾有一家企業在進行質量管理中一直髮現不了引發質量問題的核心所在,而在通過顧問指導的流程梳理工做之後,經過對流程指標有針對性的分析,找到了前序工做中的關鍵節點並採起了改進措施,很快實現了質量的大幅提高,迅速下降了生產成本。
因而可知,流程管理給予企業的管理提高絕對不只僅是一些流程圖而已,就像一位企業的流程經理所說:流程管理就像是土壤,其餘的管理就像是種植在這個土壤上的各類做物,只有土壤有養分,這些做物才能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