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讀關於Lisp的文章,感概於這門語言的生命力(Link)。同時也讀到了關於python的文章,Python之父談Python的將來(Link)html
文章中拿Python和Javascript做比較,而Python之父Guido van Rossum也坦言,python不可能代替JS在瀏覽器的超強統治力。python
那麼Python的用途在哪裏,爲何Python受歡迎。Guido說了很中肯的話:shell
主要是學習方便,使用方便,並且社區開放、樂於助人。瀏覽器
那麼Python用在哪裏呢。個人感受是:網絡
numpy, scipy仍是很好用的。多線程
python代替shell在Linux上面的處理仍是很方便的。性能
Python標準中包括了對許多網絡協議的支持,所以也很適合網絡管理任務。還有網絡抓取,好比爬蟲程序。學習
python是一門很不錯的膠水語言,把完成各個功能的模塊粘合在一塊兒(Unix設計原則,每一個模塊只作一件事情)見(Link)ui
另外,Python的性能一直被詬病。如今提出了pypy,是一種區別於CPython的Python解釋器,聽說更快,尤爲是enable了 JIT機制。spa
Python,始終是僞多線程的。由於GIL。詳見 http://www.cnblogs.com/charlesblc/p/6135666.html 這裏面關於Python的部分。
JIT機制能夠參考Java的JIT機制這篇文章:http://www.cnblogs.com/charlesblc/p/6131832.html 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