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NET技術公司的實習生培養

淺談.NET技術公司的實習生培養

背景

近幾年.NET開發者市場的愈加不景氣,一畢業就選擇.NET技術的開發者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公司效益的日益提升,一方面倒是招聘優秀人才的速度老是趕不上公司發展的速度,這樣的矛盾不斷的傾軋着技術管理者的心裏。前端

因而,從應屆畢業生中挑選合適的苗子,加以培養,使之成爲公司稱職的儲備力量成爲當務之急。因而,這個過程最終變成了如下三個問題:面試

一、如何從應屆生中招到對技術感興趣的開發者。

隨着近幾年互聯網浪潮的掀起,計算機已經成爲毫無疑問的熱門之王,每一年都有大量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蜂擁的加入這個市場。理論上講,應該對企業來講,應該是極好招人的時候。然而,現狀卻很骨感。因爲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許多學校雖然開設了計算機相關課程,但這些課程其實都表現出老態龍鍾的形態,愈來愈不合時宜。性能

也有一些學校選擇了很是激進的方式,在學校開設了比較時髦的Python或人工智能相關的課程,但這些崗位的就業前景或許並無想象中那麼好。事實上目前吸引畢業生最多的計算機工做崗位,依然是看起來夕陽西下的傳統信息化行業。(也許是我覺得)。這些行業的技術也許沒有那麼新,使得在年輕人面前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尤爲是隨着國家政策愈來愈關注新基建,看上去雲廠商和互聯網廠商愈來愈受歡迎,其實再細化到具體應用場景,依然是信息化。學習

其次,雖然計算機很熱門,可是真正對計算機很感興趣,願意把計算機看成終生職業來奮鬥的開發者,其實少之又少,那麼多開發者,加入行業的目的,也許只是爲了薅一波人口紅利,在這種前提下,天然也很難要求那些來面試的開發者可以表現出在相關領域下受過的相關教育水平。人工智能

然而,即使如此,.NET相對於其餘技術體系,例如QT、PHP還有更小衆的語言來講,依然是一種主流語言,有時運氣好,仍是能找到一些不錯的苗子。對於這些苗子,有時不能奢求他們一開始就啥都會,只要有一顆積極上進,熬得住,有必定的Java/C++語言基礎,或許就是值得培養的對象。固然,相對於Java和Python與目前比較時髦的前端技術棧來講,選擇.NET開發者可能較少,可能要求管理者花更多的心思了。。視頻

二、如何找到有興趣轉崗到.NET的開發者。

找到苗子首先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則是如何讓他們有興趣望.NET技術方向轉型。這幾年.NET發展得很快,許多技術書籍相繼出版,但對於一些新手來講,他們的選擇學習素材依然稀缺,以.NETCore的教材爲例,目前尚缺少一些可以符合國人閱讀習慣,可以讓以前不瞭解C#/.NET體系的、甚至對面向對象都不是特別熟悉的初學者快速上手的知識體系,這也阻塞了很多人的求學之路。雖然網上視頻教程也不少,有的甚至很基礎,但卻不見得對每一個初學者的胃口(必須認可,這也是一種淘汰方法)。對象

固然,有時悟性好的開發者不會遇到這種問題。。但這種人畢竟很是少,也許他們自己也不缺求職機會,或許不會那麼想尋求.NET的工做崗位。大部分初學者,可能都沒有那麼強的悟性,對他們來講,真正的將大學教育涉及的知識與實戰聯繫起來,仍是須要不少契機。教程

有時,引起興趣點,激起年輕一輩應屆生心裏對於極客的美好向往會是一種很是不錯的體驗。【DotNET騷操做】號主周杰同窗分享過一個故事,他曾經在校招時,給許多初學者介紹了.NET的硬核技能,如華麗的特效,優雅的性能和代碼,讓一些對代碼充滿興趣的Java開發者義無反顧的投身到.NET開發者中,成爲了一段佳話。靠C#技術之美激起年輕輩的好奇心,確實是一種很是棒的方法。開發

三、如何創建一套可行的實習生培養方略。

就大企業而言,已經有一套完善的培養體系,可以讓加入公司的新人以最快的步伐參與項目,但對於小公司而言,這一點依然很是匱乏。有時,不免依託老員工的傳幫帶做用來完成培養過程。小公司有時甚至會出現讓新人提早加入到關鍵項目,成爲衝鋒在前的主力隊員。求職

必須認可,經過項目壓力讓實習生們快速成長,當然是一種很是不錯的激勵手段,但也得認可,其實這是一種適得其反,畢竟每個人都有其不一樣成長階段,有的比較慢熱,有的則比較急智,一味的要求快速出成果,可能會讓團隊陷入一種不太良性的發展節奏。對於普通人來講,若是過早的完成職業發展的階段,則很容易陷入彼得原理的控制,最終可能會影響我的的長期發展。

在這一點上我親身經歷過,因爲剛剛參加工做的前一兩年表現優異,有一位只比我早一年參加工做的同事很早(工做第三年)就當上了部門經理,隨後若干年技術就再也沒有任何進步,雖然主導了一個公司從30人到70人的發展過程,但我的能力卻愈來愈退步,哪怕後來有加入了更大的公司,在專業技能上卻絲毫沒有積累,工做五六年以後就只能徹底脫離技術崗位,成爲一位銷售人員。

因此實習生的培養,依然須要短時間目標+長期職業發展+我的性格和習慣的因材施教。對於未掌握C#基礎的,也許應該以一種比較平滑的方式,讓對方完成重新手到菜鳥的轉變,並能體會到C#的妙處;對於初精C#的開發者,如何循循善誘的給他們引導,讓他們完成技術突破時,又不斷的激勵,進而完成更好的項目。而這些策略,可能須要在培訓上花很多功夫。

思考:如何讓團隊建設速度快起來

每到過年最難過的話題大概是員工離職,尤爲對於許多小公司而言,過年以後每每都是一波換血潮。許多公司都是三分之一換血,更有超過一半都換血的狀況發生。雖然有時候得認可,員工離職通常主要緣由都是因爲薪資,但這一點也剛好是小公司最羞於開口的一點。

受彼得原理的影響,許多大公司甚至樂於招聘小公司出來、具有優秀綜合能力的管理型技術人才,而這些人才每每也是小公司的核心成員,人員的流失每每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無異於斷臂。因此團隊建設的核心,最終變成了跟時間賽跑,既要穩定團隊,又要不斷的培養新人,讓培養團隊的速度可以一直趕超人才流失的速度。

塑造積極進取,樂於分享的公司團隊氛圍毋庸置疑是最好的法寶。經過知識分享機制,讓全部成員都能積極收穫到最優秀的生產力和方法,天然而然也造成了較強的凝聚力。

結語:.NET依然充滿但願,歡迎廣大有志青年來踩坑

最後,仍是想跟各位年輕的朋友們好好談談,雖然沒有太多互聯網公司採用,但保有.NET技術崗位的公司依然許多。且目前很多.NET開發企業對於人才都存在較大的缺口,與其鑽不上Java的門縫,不如來看看.NET的陽光大道。這裏雖然不太可能幹兩三年就收穫年薪百萬,但每每都是非996+週末雙休的美好工做在等着你。

選擇.NET,你既能得到夢想,又能生活平衡,何樂而不爲呢。

(尤爲是.NET已經完成從.NET Framework到.NETCore 到雲原生.NET的轉型,Java和GO語言能幹的,他同樣也能幹。一樣都是先進生產力,也許其實有沒啥高低貴賤之分呢。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