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觀察記錄2(9/16-9/22)

1、助教工做完成狀況

冉助教:

樂助教:

徐助教:

**徐助教負責本週做業的發佈。 **html

2、有價值的提問和回覆(於我而言)

#1

#2樓 [樓主] 2019-09-16 14:59 | MrHe&Huskygit

@ ranh941謝謝指點,只是在實際刷題過程當中,常常會遇到題目不會作,看參考代碼又看不懂的狀況,這時再回去翻閱資料又會花費大量時間,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比較快並理解地攻克這個問題呢?程序員

#3樓 2019-09-17 08:52 | ranh941github

@ MrHe&Husky看我的習慣吧。若是身邊有會的同窗,天然最好,厚着臉皮去問,別人講天然比本身看資料容易理解的多。其次話,沒有人可問話,我一般是一個Excel表記錄本身花費的時間、起始時間、題目、嘗試次數,word表記錄思路,此次花費時間多(兩小時以上),代碼又看不明白我會擱置一邊,作其餘同類型難度較低的題目,而後再回過頭,本身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來看,一般都能 把本身以前折騰好久且看代碼費勁的題解決。翻閱資料費時間這個問題吧,我我的認爲這個時間是值得的,主觀取決於每一個人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和這個事價值多少~供參考。編程

**個人思考:**我一般看到這位同窗的問題,會感受到他的着急,安慰他不須要太着急。冉助教提出了本身實踐過的辦法。固然方法確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才能發揮效用。後續可觀察這位同窗是否掌握,或者本身總結出了方法。工具

#2

#3樓 [樓主] 2019-09-16 20:33 Wasted單元測試

@ ranh941思惟導圖已進一步修改,但我沒法估計具體須要多少時間學習

#4樓 2019-09-17 09:02 ranh941測試

@ Wasted給出多少時間的意思是讓你估計在這個階段實際你要投入多少時間,而是在這個階段的投入時間有個上限或者下限。這個限定對作計劃者和旁觀者而言,有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好比階段1結束後,假設你說你投入大量時間很努力,那麼你如何向別人證實這件事?就憑你本身的論述?這只是主觀陳述。但若是你說預計投入的20h,實際投入30h,那麼這就有一個清晰的標準。「時間趕不上計劃」,我卻是聽過變化趕不上計劃,但軟件工程要求的是穩定可控可量化,對項目的進度管理時間估計就是爲了儘量避免這種不穩定性。當你做爲程序員工做時,你的合做者讓你估計下對項目下一步階段作個估計,你說「時間趕不上計劃」?計劃是爲了讓人有更穩定的輸出。編碼

#5樓 2019-09-14 13:54 ranh941

老師給了五個月的學習期限,感受不太夠用啊/(ㄒoㄒ)/~~。感受學個基礎部分時間就用的不少了,進階部分學不了多少啊。。。不過,五個月後,誰又說得準呢,努力學習吧。

------給個期限並非讓同窗們就在這個階段學會這些,主要目的仍是但願你們能感覺作計劃並實踐的重要性和造成這樣的習慣,固然,同窗們能有更多收穫天然更好。五個月以後,是否還繼續這樣階段性推動我的目標,這就取決於同窗自身了~

**個人思考:**針對具體問題,結合軟件工程的要求提出要求,讓學生了解課程的要求和出題的意圖。

#3

#2樓 2019-09-11 23:33 福大軟工和麪向對象

每一個部分,能夠繼續細化:如何細化執行步驟,須要藉助哪些資源,達到什麼程度標準算是達標,如何評判達標等等。

#3樓 [樓主] 2019-09-12 00:23 _Rei

@ 福大軟工和麪向對象不少部分確實簡略了,如今手頭已經有明確的學習資料,因此偷懶了下沒詳細描述😂。估計達標程度的事情,說實話如今尚未多少判斷力,但我入門後會儘快瞭解每一個level的理論要求和實際生產的行業標準。

#4樓 2019-09-12 02:19 ranh941

倒不是讓你過於細化,咱們所想表達的是你須要有N個里程碑事件,對你的目標進行拆解,或者說量化你的目標。對你本身而言,也能更好的明白本身作到了什麼程度,還須要如何對本身的計劃進行調整~你以爲呢?背景不錯,好感度再+1。

**個人思考:**學生說沒有判斷力,有多是由於追求一次判斷到位,這是一種完美主義傾向,而完美主義也有多是暫時不行動的藉口。對於不熟悉的內容,一方面找尋資料和向他人尋求幫助肯定如何量化目標,另外一方面,也要容許本身的計劃可能須要調整,但調整也不該太頻繁。

3、各學校做業觀察

本週觀察做業主要針對鄒欣老師軟工講義中的第二部分:我的開發技術

重點:工程師的能力評估和發展(PSP)、程序效能分析、單元測試與迴歸測試、從命令行開始逐步培養編程能力。

福州大學軟件工程實踐Z班 教師:張棟

做業要求

實現一個命令行程序,不妨稱之爲Sudoku。

特色:數獨的練習從基礎的三宮格開始,逐步進階。保證了每一個學生都有進行github、我的效能、單元測試的鍛鍊機會。

福州大學軟件工程實踐K班 教師:柯逍

做業要求

損壞的地址簿

特色:

1.做業提交有兩個Deadline。Deadline1: 完成我的編程做業編碼部分;Deadline2:每一個小組都應按照評分標準給其餘小組打分,並填寫第一次我的編程做業評分表的評分表部分(不強制組長)。

2.做業使用騰訊在線文檔(相似於石墨文檔)工具採用學生互評形式,每組每一個同窗被其餘三組同窗評分,所以每一個學生會獲得三個分數。

3.評分評論和測評屬於加分項。評分及評論:一組30分,組內自行分配;評測:一組20分,組內自行分配。

東北師範大學 教師:楊貴福 授課對象:計算機研究生

做業要求

詞頻統計 SPEC

特色:

1.楊老師對規範的說明很詳細、要求很嚴格,和學生的交流讓我感受很平等。

2.一週做爲分紅三項(命令行、詞頻統計、每週例行報告)分別佈置,學生可分步完成。做業難度逐漸加深。

3.效能分析部分放在以後的一週進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