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ml
關於萬達+百度+騰訊是否能對抗阿里的問題,我以爲沒那麼簡單的定論。瀏覽器
萬達,百度,騰訊,阿里,都屬於國內的巨頭級別的公司了。對於萬達,比較熟知的就是萬達電影了,實際上我本人也不是很瞭解萬達。然而萬達集團創立於1988年,已造成商業地產、高級酒店、文化產業、連鎖百貨、旅遊度假五大產業。剩下的三個巨頭企業,我想普通民衆也都很瞭解的,由於它們的服務徹底滲透在了咱們生活中。首先說百度和阿里,把我最喜歡的騰訊留到最後。百度,中國最強大的搜索引擎,至少在咱們普通人的認知和使用中,搜索引擎裏面,刨除部分google用戶,你們用的基本都是百度。在這方面,即使是受衆極爲多的騰訊也沒法與百度一爭。然而,除了搜索引擎之外,百度貼吧,百度文庫,百度音樂也有大部分的使用者,尤爲是百度貼吧,也是全中國最大的娛樂互動平臺,隱隱超過了貓撲天涯等等。從高中到大學,我也是從貓撲到了百度貼吧。而近幾年的百度雲,也是開創了百度一個新的篇章。接下來是阿里了,說實話,我是一個不多網購,在網上進行消費的人,因此雖然我一直知道阿里,但卻不瞭解這個公司,就像我對萬達的認知只是停留在電影上同樣。知道前不久,阿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馬雲也一躍成爲了中國首富,這纔對阿里這個公司進行了瞭解。阿里經營着電子商務,網上支付,B2B網上支付及雲計算業務。而阿里旗下的網站,不少都是咱們所熟悉的,好比淘寶網,天貓,聚划算,支付寶。支付寶也是本人認爲最爲方便的網上支付工具,轉帳什麼的,都很方便,誰用誰知道。經過這幾個網站不難看出。實際上我國的網上購物,基本能夠說全都掌握在阿里手中,而在現在這個時代,網購是一種潮流,更能帶給人便捷,因此,我我的以爲網購的熱潮不會消退,而是會漸漸的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成爲一種主流的購物方式,也可能如今已經成了主流。而今年的雙11,天貓淘寶的折扣更是吸引了你們,就連我這個不多網購的人,都入手了一款500的茶軸機械鍵盤,epiphone及握威動態哇音踏板,着實爲阿里下了血本。二雙11那天,74秒,1個億;38分鐘,100億;7小時17分,200億,淘寶天貓這恐怖的交易數字,也讓我看到了阿里的統治力,在中國,在網購方面,阿里是超越了百度在搜索引擎上的一家獨大。看着西電天天那麼多的包裹,周圍人各類網購,就知道,阿里是多麼的強大,也許這也就是爲何論文題目是萬達+騰訊+百度來對抗阿里了。最後是說騰訊了,騰訊是我接觸最多的了,相信也是絕大多數咱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使用最爲頻繁的了。騰訊旗下,首先就是QQ了,受衆最多,使用最多的聊天交友軟件。說的誇張一下,上到99,下到剛會走,基本上每一個人都有QQ,而不少人更是有多個QQ,好比我。QQ說白了就是一個抄襲了MSN和ICQ的軟件,更名OICQ,由於其侵權最終定名爲QQ,不過不得不說老馬確實是一個很機智的人,也只有他,能作到各類抄襲卻代替原創,成爲主流了,畢竟,在QQ以前,我壓根不知道有個東西叫作ICQ。接下來是QQ的一系列附屬和產業鏈了,QQ音樂也算是中國音樂軟件方面的巨頭之一了,畢竟QQ有那麼多的用戶,天然QQ音樂也繼承了其中的絕大部分,不止QQ,微信也由於和QQ的裙帶關係,成爲了一個極爲普及的手機語音聊天軟件。再說說騰訊的其餘產業。最大的一塊應該是遊戲了。時下風靡的幾款遊戲,LOL,CF,逆戰,疾風之刃。咱們能夠發現一個共同點,這幾款最受歡迎的遊戲,無一不出自騰訊之手,同時,它們還有一個更大的共同點,均是抄襲,LOL不算在內,CF逆戰抄襲了最先的CS,而疾風之刃抄襲了完美。可是一樣的,由於QQ的裙帶關係,這幾款遊戲也是特別的普及。除此以外,騰訊也在慢慢展開相似阿里的網上服務,目前效果不明朗。有個很細節的東西,你們應該都知道卻沒有重視,那就是QQ與各大門戶網站的合做。無論是新浪微博,愛奇藝,鬥魚TV,音悅臺,完美國際等等,咱們均可以使用QQ登錄,給咱們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免去了從新申請帳號的麻煩和過程。我想,這也是你們喜歡QQ的緣由之一,不得不說,騰訊的細節作得很好,很懂得如何留住用戶,吸引用戶。安全
也許百度,萬達,騰訊,沒有阿里那樣雄厚的經濟,沒有阿里那領先於行業的技術,可是百度,萬達,騰訊若是聯合,那不是簡單的1+1+1=3的問題,而是大於3。首先,百度有具備它打上了本身標籤的百度雲技術,萬達我不瞭解,可是騰訊能夠提供幾乎整個中國的受衆,這些都有利於讓用戶第一時間體驗並接受習慣它們的服務於業務。何況騰訊也有涉及網上支付,網上購物的產業。因此說,我以爲,萬達百度騰訊聯合起來,確定是能夠對抗阿里的,至少,能作到不讓阿里一家獨大吧,以上只是本身做爲圈外人的一些想法和猜想而已。世事老是在變化的,太多的可能沒法預測。微信
2、網絡
背景(摘自新聞):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略合做簽約儀式,宣佈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商、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大的O2O電商平臺。萬達電商計劃一期投資人民幣50億,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15%股權。此前,王建林曾說:「萬達電商要在一兩年左右,讓你們一說萬達電商,就馬上想到真正的O2O。」架構
正文:iphone
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如下簡稱WBT)三家公司雖大,計劃投資電商額度也不小,要想在電商行業佔有一席之地仍是能夠的,但我認爲不足以撼動阿里。工具
都說羣衆的眼光是雪亮的,那咱們來看看羣衆的眼光。阿里上市首日股價大漲38.07%,而萬達上市首日(12月23日)破發。因而可知投資者對兩家公司將來發展情況的指望是相差如此之大——對阿里的將來充滿期待,對萬達可否更進一步發展表示懷疑。佈局
易觀最新《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2季度》數據顯示,在B2B份額方面,阿里佔比44.8%。B2C(中文簡稱爲「商對客」,也就是一般說的商業零售)市場份額方面,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分別佔比52.4%、18.7%、3.5%;而手機購物交易份額的比例方面,手機淘寶+天貓佔85.1%,手機京東7.1%,手機惟品會1.6%。顯而易見,阿里的電商平臺佔據絕對統治地位。大數據
電商行業中阿里和京東佔據頭兩位。尤爲是阿里,其餘電商難以望其項背。從數據上看,WBT合做進入電商行業,要撼動阿里的地位是難以實現的,更況且以前這三家公司在電商道路上的嘗試都不順利。
從消費習慣上來看,國內大多數老百姓已習慣在淘寶、天貓上購物,只有少部分購買特定商品的會到相應的專業網站購買,如亞馬遜、凡客、惟品會(專門作特賣的網站)。要改變一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不能說很是困難,但至少是須要時間的。另外,阿里在電商行業深耕多年,早已熟悉消費者心理,並已收集到大量的網購數據可用作大數據挖掘,使其在對消費者的瞭解上更進一步。而萬達主要的業務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開發,屬於商業地產範疇,對網購消費者的習慣和心理掌握恐不如意。百度在搜索領域有這傳統優點,擁有大量相應的資源。騰訊在社交領域有相應的優點,有着良好的社交平臺優點,以及龐大的社交圈和良好的推廣渠道。但這三者的優點跟電商領域所要求的還相距甚遠,要了解網購消費者的行爲習慣也還需努力。在電商領域,阿里通過多年的經營,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承認,積累了大量的資源,最重要的是阿里有一個優秀的團隊爲其不斷注入活力。在這些方面WBT都是沒法比擬的。
在資金方面,經過阿里上市及阿里的股東可知,阿里資金不可不謂雄厚,對我校不少IT程序猿來講去阿里上班是個值得奮鬥的理想。而WBT在一期投入電商50億人民幣也很多,但與阿里相比,距離仍是顯而易見的。
在企業團隊方面,阿里不斷招募優秀人才,不斷對員工進行鼓勵,包括精神方面和物質方面的鼓勵,不斷創造良好的工做環境,以便公司員工能溫馨的工做。而對國內許多人來講,到阿里上班就是通往高薪的道路,是無數人嚮往的工做。而WBT方面,擁有各自不一樣的人才,首先在人才如何良好合做上就是個大問題。能不能融合三家公司的人才,能不能融合WBT各自的優點,能不能在各方面吸引新的優秀人才,這些都不得而知。
從公司發展的角度來說,每一個公司都有其主營業務,每一個公司所擅長的也是其主營業務。所謂入行容易跨行難,WBT從事電商只是其子營業務,各家公司毫無疑問會投入其主要精力來發展各自的主營業務,不可能丟帥保車,將主要精力放在電商這一方面上。更況且阿里仍是電商領域的老大。
另外,阿里率先從事網絡金融服務,紛紛推出餘額寶等金融服務,一經推出便風靡全國,讓很多人爭風效仿。並且阿里還不斷拓展其網絡生態圈,將其融入到網絡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網民離不開它。而且阿里經過一系列動做不斷壯大和保持自身的市場地位。從以上分析看,阿里在將來10年都將保持電商老大地位,WBT在電商領域尚沒法對阿里對抗。電商是一個朝陽行業,正在不斷髮展當中,十年以後阿里和WBT之間到底如何誰又知道呢?
3、
8月29日上午11點,萬達集團、騰訊、百度在深圳舉行戰略合做簽約儀式,宣佈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兩個互聯網巨頭,一個線下實體零售的巨頭,這樣的結合,無疑是充滿想象力的。鑑於這幾年天貓「雙十一」驕人的戰績,今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71憶,因而,外界的猜想,紛紛指向萬達、百度、騰訊成立電商公司這一舉動是劍指阿里的。一邊是擁有鉅額用戶量、每一年的銷售額都十分驕人、而且發展迅猛的中國老牌電商公司,一邊是幾家巨頭的結合,楚河漢界的兩邊,勢必將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電商領域是否會有新一輪的洗牌?誰會是最終的贏家,是阿里繼續保持它的領先地位,三巨頭的聯合不溫不火。仍是三巨頭一掃阿里的威風,取代了阿里在中國的電商領域的霸主地位。或者是第三種狀況,三巨頭的全新電商公司爭搶了阿里的市場,兩家不分伯仲?其實不管是以上哪種狀況,阿里都是遇到了一個棘手的競爭對手,機遇或挑戰,都得更加當心地去迎接。
在簽約儀式上傳遞出的消息是,萬達與騰訊、百度這兩家互聯網巨頭的合做想作的一件事是:作真正的O2O ,利用萬達現有的線下零售的巨大優點,與騰訊、百度擁有的海量網絡流量優點互補。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先生特別強調的是,這個O2O想作的不是賣商品,而是賣服務,他以爲隨着人們的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人們會更願意花錢在所謂的體驗式消費上,如電影、餐飲娛樂類等,這家電商公司要作的是創造出一個平臺來,搶佔下一個制高點。
而想要回答「萬達+百度+騰訊是否能夠對抗阿里?」讓咱們先來看一下分析一下阿里最近的態勢。
如今提到阿里,就不能不提今年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報收於93.89美圓,較發行價上漲38.07%,以收盤價計算,其市值破2300億美圓。阿里巴巴用了15年,從50萬元人民幣初創到上市市值達到2300億美圓左右,阿里這項交易創下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阿里旗下的兩大廣爲國人所知的電商平臺:C2C的淘寶網,B2C的天貓。淘寶網是中國最受歡迎的C2C購物網站,致力向消費者提供多元化且價格實惠的產品選擇,截至2013年3月,約有7.6億條產品信息。根據Alexa的統計,淘寶網是全球瀏覽量最高的20個網站之一。而天貓是中國領先的平臺式B2C購物網站,致力提供優質的網購體驗。天貓由淘寶網於 2008年4月創立,於2011年6月獨立於淘寶網的C2C交易市場,自行運營。自推出以來,天貓已發展成爲日益成熟的中國消費者選購優質品牌產品的目的地。根據Alexa的統計,天貓是中國瀏覽量最高的B2C零售網站。2013年「雙十一」當每天貓的成交額爲362億元,而今年的「雙十一」,這一紀錄被遠遠超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571億元。能夠看到,中國的網購熱潮仍在持續,以阿里如今的平臺優點,近幾年的發展勢頭仍是會不錯。
說到走向聯合的萬達、百度、騰訊,他們都有各自獨到的優點。萬達有其多年積累的線下城市綜合體的獨特優點,在全國各大城市的萬達廣場,集地產、酒店、購物、娛樂、休閒於一體,多年以來,萬達廣場開一家火一家,市場認同度很高。百度在搜索引擎方面一家獨大,技術上有強大優點,騰訊則靠着兩款國民級應用:QQ和微信加起來至少有四五億的用戶。在互聯網時代,數據就是強有力的資本。不過,雖然說三家各有各的長處,但現實也不是那麼樂觀。萬達以前其實已經試水過電商,可萬達電商最終以幾個負責人離職而了結。現在,傳統百貨公司受到了來自電商的巨大挑戰,萬達雖然在電商業務上很有抱負,可是傳統管理模式彷佛並不適應互聯網化的運做方式。同時,萬達的五大業務體系架構複雜,想要經過第六產業——電商,去調動其餘五大部門的資源,難上加難。所以,萬達電商在團隊搭建和項目推動上,遇到了很多阻力。而兩家互聯網巨頭也早已在電商領域作了屢次嘗試,百度從有啊、樂酷天到愛樂活,屢戰屢敗。騰訊則前後推出過拍拍、QQ商城、QQ網購等電商產品,但都不溫不火,最終經過和京東的聯姻,從自營轉向第三方合做。能夠說以前的嘗試都沒有太大成效。而此時三家的聯合,暫且只能算是個很好的概念,不過具體的商業模式並非很清晰。聯合成功的關鍵還在於如何將萬達的線下資源轉化到線上,併成功吸引消費者,造成線上線下聯動的新生態圈。
所以,短時間來看,在搶佔「O2O」這個具備萬億級規模的市場上,萬達、百度、騰訊的聯合充滿了想象力,但不見得有太大的優點。我以爲,阿里這幾年在電商領域的積累,運營上的巨大成功,加上迅猛的發展勢頭,在爭搶這塊市場上勝算大一點。但不論如何,戰爭已經打響,阿里也迎來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從各個方面來看,它都得提升本身的警戒,全面應對競爭,畢竟,鹿死誰手仍是個未知數。
4、
萬達集團,自1988年建立以來,始終走着本身的創新文化的發展方式,從舊城改造,到全國發展,進軍商業產地,到文化旅遊產業再到電商。整體上,萬達走了這五步棋子,從一個小企業發展成爲總資產爲3800多億元的企業龍頭,其商業地產在更是遍及中國乃至世界,其中的萬達廣場是家喻戶曉的,從第一代的單店,第二代的組合店發展到如今的城市綜合體,一個萬達廣場就集聚購物、休閒、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嫣然成爲了城市的商業中心,現在萬達集團還投資於高級酒店,寫字樓,公共活動廣場以及公寓,可見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萬達的影子,對中國的地產業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百度,從美國帶回的搜索引擎技術,發展成爲家喻戶曉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及最大的中文網站,前後爲搜狐、新浪、263等大型企業提供搜索專利服務,經過給政府部門提供搜索引擎的服務,得到巨大的利潤。從百度的多方式盈中不難想象其資產增加的速度,百度公司對職員的重視和給予職員的優質補助也是百度公司可以快速發展的離不開的一個重要緣由。技術和成功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從百度公司中能夠看出,市場也是成功與否的一大因素,正是看到中國搜索引擎的市場,李彥宏所成立的百度搜索引擎纔會那麼成功。現在的百度已經擁有一個巨大的品牌,經過與其餘企業的合做,已然在互聯網時代有了立錐之地。
騰訊,從ICQ中獲得靈感,發現無線網絡及時交流系統的市場及發展前景,馬化騰與1998年成立了「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騰訊開始並非要開發QQ,而是要開發中文版的ICQ聊天軟件,是因爲其餘大公司投資鉅額到ICQ中文版開發領域,可是不幸的是騰訊公司並無中標,因此「失意」的騰訊就埋頭開發了OICQ,也就是QQ的前身,並與1999年推出了OICQ。雖然軟件及其簡單,可是其合理的界面,簡單的操做,當即吸引了大量的用戶,漸漸的佔領了中國90%左右的在線即時性通信行業,2000年因爲OICQ有侵犯ICQ的商標權,就更名爲QQ。現在的騰訊公司不只僅只有在線即時通信服務,還有娛樂,消費服務,其中的騰訊遊戲成爲中國最大的網絡遊戲社區。
阿拉巴巴,由杭州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的馬雲建立的互聯網公司,馬雲看到電商的前景在中國是光明的,利益是巨大的。阿里自成立以來,其在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服務已經作得如魚得水了,近期又開始與其餘公司合做,在無線應用,手機操做系統等領域開拓。今年9月19日阿里的上市更是阿里史上重要的一筆。阿里主要的業務是淘寶,天貓等購物網站,其打破了傳統的購物理念,把商品經過網絡平臺線上訂購,線下交付,比起傳統的購物方式,要快捷的多,所以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好。其雙十一的促銷方式,更是使網購達到了必定的高度。阿里的支付寶一推出,與淘寶、天貓的網絡購物平臺綁定後,成爲了國人最多人選擇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方便的支付方式,正符合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阿里的菜鳥物流爲阿里電商的發展貢獻了不少,雙十一的物流壓力就是由菜鳥物流來緩解的。阿里的雲計算自2009年來進步了很多,其數據的採集、存儲、分析,對阿里將來的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做用。如此強大的團隊,已經成爲中國電商的一霸。
2014年8月27日,萬達、百度、騰訊三巨頭傳出合做投資50億元成立新電商公司,在三者的合做中,萬達占主導地位,在萬達商業地產鏈條上佈局,百度和騰訊分別貢獻其優點業務,在技術方面給予支持。顯然這三家企業的合做是爲了打造本身的O2O模式,和阿里競爭電商的市場。
百度、騰訊和萬達這三巨頭在各自領域能爆阿里好幾條街,騰訊的QQ及微信比阿里旺旺好,百度的大數據引擎能完爆阿里大數據,萬達的商業模式比阿里的商業模式多,可是在阿里混了好多年的020行業中,新興軍團未必可以擊敗老辣的阿里。三巨頭之因此要合做,也是由於他們各自在電商方面,都有本身的短板,萬達剛進軍電商,其線上線下的融合不是很理想,百度進軍電商的路途之坎坷就不用多說了,騰訊的大多精力都是投資在社交,娛樂等方面,電商方面只有在微信涉及到,也只算是初出茅廬。對於在O2O摸爬滾打多年的阿里,已經有本身一套成熟的運做方式。在物流方面,阿里有本身的菜鳥物流,而三巨頭在物流方面還得有一段時間的磨合時間。
總之,剛組建的三巨頭在目前看來,與成熟的阿里是無法比的,可是這並不意味着將來三巨頭沒有機會。我相信,在經歷幾年的磨合之後,三巨頭在O2O行業上能與阿里分庭抗禮,騰訊的社交娛樂、百度的大數據與萬達的商業綜合體,高級酒店等商業地產能有意想不到的融合,三巨頭與阿里電商之爭也讓咱們這些消費者拭目以待。
5、
2014年8月29日,萬達、百度、騰訊,宣佈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商,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大的O2O電商平臺。萬達電商計劃一期投資人民幣50億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15%股權。
三者的聯盟可否對抗阿里?我的看來,對抗說到底,是可否得到較大的市場份額,再往下一點,就是可否讓消費者選擇本身提供的服務,讓錢從消費者的口袋流動到本身的帳戶。無論什麼華麗的宣傳,也無論什麼三強強強聯盟,外表再好,架構再高效,仍是離不開其商業行爲的本質。
三強聯盟的本質是商業行爲,就從本質說開去。三者的聯盟,不是爲了搞個大新聞,而是爲了各自的利益。020電商這塊蛋糕很大啊,大到每一個有追求的商人都對它垂涎欲滴欲罷不能。三強爲什麼結盟?由於本身在O2O電商這塊的競爭力不夠,蛋糕就在眼前本身卻無力消化實在是無奈。聯盟之前,萬達在電商這方面動做嚴重遲緩,騰訊和百度是作的沒什麼轉機。像騰訊的電商,每次電腦上登陸QQ,就有一個騰訊電商的彈窗,可是本身的瀏覽時間不會超過1秒,以爲沒有吸引力,順手秒關掉。大部分的蛋糕被淘寶所享受,三者處於明顯的劣勢。放着蛋糕不吃在商業化的社會是很愚蠢的行爲,三者本身自己又沒能力消受,因而便走向聯合。我的認爲,企業的聯合,與國家間的外交是很類似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既然你們都是想吃蛋糕,拉着小夥伴一塊兒吃蛋糕,你們都吃到比原來更多更美味的蛋糕,實現雙贏真是好事。因而萬達騰訊百度三個小夥伴攜手去吃蛋糕了。
繼續說商業。什麼是商業?商業的本質是交換,並且是基於人們對價值的認識的等價交換。既然是交換行爲,「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纔是商家正道。消費者經過本身的勞動或者本身父輩的勞動(富二代)得到貨幣這個通常等價物,而後用這個通常等價物去購買本身須要的東西或服務。說到底,交換的是互相的勞動。做爲消費者,固然但願本身可以用一樣的勞動,交換到更好的服務。商家提供的服務或者商品越好,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商家本身也就能佔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得到更大的收益。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務?顧客就是上帝,顧客須要的,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好的。商家成敗皆在於消費者。
這個三強聯盟中,萬達的優點在於豐富的線下資源。萬達自身在大型商場、酒店、影院等資源上優點很明顯。不說遠的,單說西安李家村的萬達,進去就足以讓人流連忘返,電影院、商場、飲品店、餐館、KTV包羅萬象,在裏面只要錢包足夠厚基本上能夠知足本身的消費需求。百度最大的優點是手握大數據,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絕非浪得虛名,那麼大的搜索量和使用量,每一次的搜索的背後都有用戶的意願和動機,巨大的商機就藏在裏面。騰訊則有很大的用戶量,QQ、微信幾乎活躍在每個中國的智能終端上,潛在的消費者數量驚人,若是挖掘的好,其前途不可限量。
萬達的線下資源,騰訊百度的線上資源,優點互補強強聯合,三者都拿出的本身看家本領,這樣的組合無疑會給消費者提供比之前更好的服務,將會改變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三者的聯盟和阿里相比,優點在於萬達的線下資源,而在技術、運營方面,百度加上騰訊是能夠和阿里勢均力敵的。阿里進入電商領域比較早,如今也發展的比較成熟,有先發優點。而三者呢,強大的線下資源,絕不遜色的線上資源,有阿里經驗可借鑑的後發優點,若是組合得法,優點都能合理的 發揮出來,對抗阿里是徹底不在話下的。因此我我的認爲,萬達、百度、騰訊三者的結盟,只要真的作到了優點互補,齊心合力,能夠對抗阿里。
這種對抗對消費者是有利的,期待一個對消費者而言更貼心暖心的電商市場。
6、
「萬達百度騰訊戰略合做——成立萬達電商」,暑假的最後一天早晨醒來躺在牀上,習慣性的拿起ipad點開騰訊新聞APP,被這個佔了一整個板塊的頭條嚇的頓時清醒了,腦海裏第一個反應是:國內最大的線下實體百貨銷售+最大的搜索引擎+用戶量基礎最廣的社交軟件,這是要逆天啊?隨之而來的第二個反應是:這是在向阿里正式宣戰嗎?馬雲怎麼想?
其實萬達集團前幾年便開始醞釀萬達電商了,董事長王健林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萬達想要在電商領域分一杯羹,尤爲去年電商大戰火熱的時候,京東蘇寧等大打價格戰賺名聲賺用戶,當時王健林好像剛成爲國內首富,心氣天然高,看到電商這塊業務的前景難免心生漣漪,甚至高薪從阿里以及其餘公司挖高管。用如今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有錢,任性。萬達畢竟是作房地產出生,其主要的業務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開發,屬於商業地產範疇,前幾年房價貴的時候,萬達在全國各地買地,能夠說幾乎每一個城市的好地段必然有一個萬達廣場(咱們那一個三線城市短短兩年開了兩個萬達廣場),集購物百貨、餐飲、KTV、影院、娛樂甚至辦公於一體,人流量也很大,能夠說是CBD的另外一種模式。萬達也所以賺了很多,集團資產和王健林的我的身家也一漲再漲。這估計也是爲何萬達佔70%股權和冠名,百度騰訊只各佔15%股份的緣由吧。萬達提供的可能主要是資金以及全各各地的萬達廣場線下服務了。
再來看看百度和騰訊。百度由於其國內搜索領域不可撼動的老大哥地位,這幾年除了完善其搜索服務的功能使之更增強大之外(貼吧、百科等等),也在逐漸嘗試作一些涉及其餘領域或業務的投資,例如投資組建獨立視頻公司愛奇藝,隨後還收購PPS與之合併、百度影音、百度雲等等多是咱們比較熟悉的,然而在電子商務這塊,作得彷佛不是不少,惟一比較引人注目的就是今年三八節前夕收購人人的糯米,正式涉足O2O業務,並且業內評價還褒貶不一。另外,百度還收購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錢,還有本身旗下的百度錢包,好像已完成了O2O功能的基本搭建。此次三方合做百度看起來好像沒什麼投入,由於畢竟電子商務這塊百度涉獵很少,可是在我看來其線上搜索平臺也能夠成爲向廣大用戶提供推廣和諮詢的一種很好的手段,千萬不小看搜索引擎入口。百度每一年的搜索推送點擊量但是很龐大的,不容小覷。
至於騰訊,多是BAT三巨頭裏業務範圍涉及最廣的了(被噴的也最多)。在咱們目前所瞭解的網絡世界裏,幾乎各個領域內都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到騰訊的身影(有不少東西和其餘公司產品類似度很高)。然而,什麼都作,並不意味着每一個都作的很好。今天就拿電子商務這塊來講。騰訊作電商說實話起步並不晚,我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那會剛學會網購,可是並非在淘寶上購買,而是在拍拍網,由於那時候幾乎每次打開電腦就先掛上QQ,而後騰訊會推送購物信息,長此以往習慣了就在拍拍網上購物,由於用QQ和賣家交流方便嘛,不用下個阿里旺旺還用不慣,並且淘寶那時候被噴假貨不少。當時年紀小,圖省事,騰訊又有本身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財付通,最重要的是QQ會員有紅包拿,就懶得換啦。後來淘寶商城拆分出來獨立爲天貓,拍拍也搞了個拍拍商城也是紅色的,號稱只賣正品。直到後來上高中後有一次想買個東西,去拍拍網上搜索沒找着,結果嘗試淘寶,搜出來好幾個。當時就第一次嘗試在淘寶上買,註冊了支付寶發現很方即可以快捷支付(當時國內第一家吧),而財付通每次付款要用銀行的那個USB-KEY和口令,很是麻煩,後來對比以後發現不只淘寶網上的東西種類比拍拍網豐富,同款價格淘寶還稍微低些,這也是我最終拋棄拍拍網最重要的緣由。前幾天我還上了拍拍看看,改版了不少,取消了拍拍商城和QQ網購,認證商鋪少了,東西真假良莠不齊,其餘都不清楚了。一樣下場的還有易迅網,原本作的好好地一家電商公司,12年初被騰訊收購後就愈來愈不行了,以致於如今聽說名不副實,品牌已經進入倒計時了。另外在移動端的大動做就是今年初騰訊收購大衆點評了,同時騰訊還入股京東,這也是今年的重磅新聞,感受就是騰訊在不停地作鋪墊,下一盤很大的棋,儘管前面走的很差,可是能不能贏很差說。據悉京東部分員工已經入駐拍拍、易迅等騰訊電商業務部門,同時騰訊部分員工也去了京東。你們如今手機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有QQ微信,能夠發現如今騰訊天天都在推送京東相關購物以及促銷信息。騰訊的用戶羣基礎是如此龐大,這是萬達電商能夠加以利用的豐富資源。
大概分析完了三家企業,此次合做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彷佛前景很是不錯,可是,強強聯手真的能夠變得更強嗎?答案是不必定的。還得看看此次三家公司的對手——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對於三家公司的戰略合做成立萬達電商並未給出任何直接或者正面的迴應。我估計可能當時正忙於阿里赴美IPO上市的事。在開學兩週後,也就是三家公司宣佈合做後,阿里宣佈公司將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隨後開啓赴美IPO之旅,場面異常火爆,華爾街的許多投資人甚至須要排隊進入。承銷商徹底行使超額配售權,IPO共計融資250億美圓,成爲美國史上最大IPO,首日股票暴漲38%,阿里巴巴市值達2282億美圓,市值超Facebook、IBM 、甲骨文、亞馬遜等美國公司,成僅次於蘋果、谷歌和微軟,成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公司和全球第二大互聯網公司。馬雲也藉此身價漲至200億美圓,成爲大陸首富(有趣的是第二三分別爲馬化騰和李彥宏,前首富王健林跌至第四),阿里看似風生水起,彷佛根本不把三年公司的合做看在眼裏視做威脅,一副大家作大家的,該賺的錢我仍是賺。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不無道理。
衆所周知,阿里的主要業務集中在B2B,B2C和C2C這三塊,而萬達電商宣佈成立時王健林的發言強調其主要賣的是服務而不是實體商品,也就是主要業務是O2O,而阿里的O2O業務也是這幾年在其成熟平臺基礎之上慢慢拓展出來的,正如王健林所說:「O2O是最大的電商蛋糕,但不少東西沒法放到線上賣,目前還沒看到一個大的平臺出現。如今的機會對全部公司來講都是均等的,尤爲是相對其餘電商平臺來講,O2O都是剛剛起步,如今還看不到真正有價值的平臺。」阿里沒有作到在O2O這塊獨佔鰲頭,所以三家公司合做彷佛並未對阿里的主要業務造成直接影響。另外須要強調的是,阿里在國內電子商務領域幾乎是不可撼動的地位,就拿每一年的「雙十一」來講,我記得當初剛開始只有淘寶天貓搞這個活動,其餘電商,如京東今年搞了個「618」,拍拍易迅有「雙十二」大促活動,你們彷佛都在避開對方,可是去年自從淘寶天貓雙十一成交量達到350億後,各家電商坐不住了,今年雙十一也擠破頭一塊兒搞大促,可是無論是影響力度仍是交易額根本不是阿里的對手,今年淘寶天貓11.11當天總共571億成交額的數據,其中更是有38分鐘破百億的驚人表現。諷刺的是,11.11正是騰訊公司的成立日,去讓阿里作成了購物狂歡節,騰訊儘管贏得了用戶羣但在利潤上卻再也不是領頭羊,阿里則賺到了真金白銀。
可是騰訊一直有一個作社交電商的夢(雖然前幾個夢作的很差),但願經過其用戶量龐大的QQ微信來拓展本身的市場,與阿里瓜分利潤。可是能夠說效果並不太好,此次雙十一你們可能都注意到了微信京東那塊紅色標誌的大促,可能騰訊真的放棄了直接參與電商,而選擇幕後推送,由自營轉向第三方合做。(今年京東雙十一數據不錯,可能有微信的一份功勞)也許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騰訊開始認清現實:既然線上賣實體物品賣不過你阿里,那我就和線下零售商合做,賣餐飲、娛樂你看不到擺不上的東西這類服務行業。正如馬化騰的發言所說:「最近半年、一年,騰訊的發展思路有了很大的轉變,咱們如今集中精力作咱們本身最擅長的:通訊、社交、娛樂內容產業,也利用咱們最核心的平臺技術,但願可以成爲一個鏈接人和人、人和服務、人和商業的鏈接器,咱們並不要求咱們主導一切,咱們只須要咱們貢獻做爲鏈接器的這一層價值。」騰訊在此次萬達電商的合做中,心甘情願只作鏈接器,退居幕後,其實也是發揮本身最擅長的社交功能,也算認清了本身的不足,把商務這塊交給萬達來作,其實對整個合做來講是一件好事。
此次萬達電商三家公司一期投資50億元,五年內將追加到200億元,根據網上資料公佈:萬達電商今年將在全國開業的107個萬達廣場開通電商服務,2015年開通萬達全部廣場、酒店、度假地的電商服務,實現對萬達消費終端的全面覆蓋;今年試運行期間,萬達電商會員將超過4000萬,明年將超過1億。萬達電商上線後,將與萬達金融板塊合做,推出一系列互聯網創新金融服務。還將推出萬達會員權益積分及多帳戶管理「一卡通」、統一積分聯盟、互聯網衆籌投資業務等新平臺、新業務、新服務。萬達電商已註冊一個新名字——萬匯網,現已上線。可是不提供實物的在線交易,不強調在網上進行直接購買,而是但願經過線上對線下的引流,這意味着萬達電商更像是線下的導流平臺,而非實物類的購買平臺。萬匯網的重點不在線上,而依然是在線下,目的在於要將線上和線下的優點進行結合。王健林也說過此次合做的核心主要是「大會員」和「大數據」,目的是把萬達的巨大人流量轉化成穩定的會員客戶(這裏有個建議,其實線下支付能夠考慮和銀聯合做創建相似蘋果的APPLE PAY,在卡里或者手機裏放個芯片這樣用戶支付也方便,畢竟線上支付寶一家獨大,並且如今支付寶也在積極推廣線下功能實現,例如淘點點和一款名爲「空付」的將來概念,我們學校裏就有淘點點商家免費買東西的活動,信遠的自動售貨機還有支付寶一分錢買飲料,今年雙十二不少線下商家都支持支付寶折扣贏免單,不得不說阿里借今年支付寶十週年走的一步好棋)。
實際上這就宣告萬達電商的模式將異於傳統的電商模式如阿里京東,淘寶的模式是引入大量的賣家,幫助用戶找到最高性價比的商品。而京東雖然未必是最便宜的,但爲消費者提供了211限時達自建配送最佳的網購體驗,同時京東還將加速渠道下沉到三四線以及鄉村市場,這將完全擊敗蘇寧國美。不管是商品的豐富度,仍是價格的競爭利,仍是相對的便利性,消費者大量轉移網購平臺已經大勢所趨。萬達電商要想成功,必須造成差別化,發展一套適合本身的模式,要想作到這個就必需要揚長避短。萬達目前最自然的優點是資金和線下的資源,百度騰訊則分別在搜索和社交領域擁有優點地位。三家公司必須充分將資源轉化爲優點,才能取得成功。千萬不要盲目學京東和阿里巴巴,萬達必須結合本身的優點走出獨特的創新模式,這麼強大的線下資源學其餘電商沒有必要。可是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如何將萬達的線下資源轉化到線上,併成功吸引消費者,造成線上線下聯動的新生態圈。馬化騰說:「從咱們此次和百度攜手,互聯網的不少企業已經更加清楚地瞭解到融合、競合是將來的趨勢。我借這個機會給業界發佈一個消息,你們不用把互聯網企業的競爭看得是硝煙瀰漫、你死我活,其實你們都有自身的優點、有自身的劣勢,更多應該攜手團結起來作更多的事情」這段話看起來你們一團和睦,從股權分配上來看百度和騰訊更多的是提供流量及互聯網和移動端的入口,萬達是絕對主導,可是另外兩家在資源對接上是否會有競爭性,如何保持雙方合做的平衡,這也是萬達電商須要考慮的問題(有不少合做方窩裏鬥致使失敗的案例)。同時,三家公司還面臨一些挑戰:O2O的關鍵是商業數據化,包括線上的用戶體驗、線下的用戶體驗和中間的用戶數據,這個數據要在線上線下自由流動,創造出一種端到端的無縫的消費體驗。目前,關鍵是3家公司數據打通須要必定時間。萬達本身線下的數據並無完成收集與整理工做,由於過去商業地產並不直接掌握具體到我的的消費者數據,如今最重要的是打通數據(固然這些都是公司決策層的BOSS們須要考慮的問題了)。另外,千萬不要小瞧來自阿里的壓力,馬雲此次IPO募集鉅額資金後的核心戰略之一就是進軍全球的電商市場,創建起全球的阿里巴巴電商生態體系。阿里巴巴上市不只對國內電商是一個挑戰,也是對亞馬遜和eBay這些美國電商巨頭的顛覆(今年黑五聽說有參與)。同時阿里以前入股新浪微博,也開始藉助社交媒體爲其銷售額的增加作出巨大貢獻。微博也確實在雙11促銷上派上了用場,對於烘托氣氛、維護口碑、發佈消息都相當重要。(今年淘寶還同時搞「雙十二」大促,各類瀏覽器首頁、輸入法以及殺毒軟件甚至播放器等資訊彈窗推送,簡直讓人感受無處不在,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對其餘電商的宣傳來講無疑是個很大的挑戰。)最重要的一點是阿里還和線下實體銀泰百貨逐漸合做,從實際的操做流程看,銀泰與天貓的O2O合做主要是將線下體驗、線上購物的過程結合起來。這無疑也是其在O2O業務中邁出的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商超和百貨領域,萬達的佈局基本上宣告失敗。數據顯示萬達百貨的收入去年只完成調整後計劃的91%,淨利潤增虧7%。這是萬達百貨歷史上第一次沒有完成利潤計劃,也是集團惟一完成指標不佳的公司。萬達把這種狀況的出現歸結於行業性的不景氣,也就是電商衝擊所至。據統計,2013年的網購用戶規模在3.1億左右,而預計2014年網購用戶規模可能突破3.6億,每一年消費者以4000-5000萬的速度轉移到網購市場。線下客流不斷的在減小了,線下生意愈來愈難作,也就是天然了。在這種背景下許多線下商場開始尋求電子商務,包括王府井百貨、銀泰百貨等一批百貨企業都推出了本身的網購平臺。但因沒找到合適的模式,運營狀況均不理想。而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移動端用戶和O2O,讓零售業看到了新的可能——經過覆蓋免費Wi-Fi連接移動端用戶打通線上線下,將商場線下體驗與線上方便快捷相結合,既發揮商場的傳統優點,又能快速切入電子商務,打造出全新的電子化商務模式。以往電商一直存在沒法實際體驗商品的不足,而線下百貨則受地域和庫存的限制比較大。雙方的合做也顯示出:電商正在試圖將本身的影響力延伸至線下,而線下實體零售亦在探索有效的線上玩法,以達到線上線下可以協調互補甚至促進的局面。
衆多公司紛紛進軍O2O,造成競爭,對於消費者應該是好事,畢竟選擇多了價格降了,不用再像之前那樣去百貨商場購物挑選本身喜歡的衣服,由於價格貴而偷偷在試衣間裏拍下貨號回家上網搜索購買了。能夠預見,不久的未來會造成兩大O2O集團:一個是萬達+騰訊+百度+京東;一個是天貓+淘寶+銀泰等。無論怎麼樣,這場沒有硝煙的大戰必定會很精彩,至於結果如何,就讓咱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
http://tech.qq.com/a/20140829/035111.htm(馬化騰發言內容)
http://tech.qq.com/a/20140829/034260.htm(李彥宏發言內容)
http://tech.qq.com/a/20140829/031069.htm(王健林發言內容)
同時引用了部分來自騰訊科技、網易科技等提供的數據以及資料。
7、
自從馬雲富起來了,他的對手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蹭蹭的冒出來了。
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略合做簽約儀式,宣佈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商,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大的O2O電商平臺。萬達電商計劃一期投資人民幣50億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15%股權。
這是幾個月前出來的新聞,說實話,要不是由於選了這門課,我是真的沒有據說這件事。我自認爲仍是沒事看看新聞的,手機報天天遲早看,無聊的時候上網看看新聞,說不定是看到了,只是忽略了。
先說這個「聯盟」的帶頭大哥——萬達。中國萬達集團,做爲中國企500強、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企業。建立於1988年,現已發展成爲擁有總資產200多億元。支柱產業是商業地產,高級酒店,連鎖百貨,文化旅遊這四個。曾經和同窗討論過,「基本上在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均可以找到萬達廣場,萬達也是挺厲害的了」從這一點就能夠看出來,萬達真的能夠算是一個很大的集團了。剩下的三個只是略有耳聞,沒有太大的關注過。不過,就算是這樣,但萬達也和電商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事情要從2012年的那個冬天提及了。在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的現場,萬達老大王健林看馬雲很不爽,與之對賭:到2020年,若是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佔比超過50%,那麼王健林將輸給馬雲一億元,不然馬雲輸給王健林一億元。因而就有了上面所說的「聯盟」了,我估計是王健林以爲幹不過馬雲,要拉幫手了。
接下來講說百度和騰訊。他們兩個都和阿里一塊兒廝混在IT界,雖然一個是作搜索引擎的,一個是搞聊天工具和網絡遊戲的。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騰訊,是一家民營IT企業,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其主要產品騰訊QQ在中國年輕人中有較大影響。門戶網站騰訊網爲國內四大門戶網站。其實我以爲吧,公司2012年總收入爲人民幣438.937億元。也是如今IT界的龍頭集團。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11年3月24日百度市值收盤報460.72億美圓,超過騰訊的445億美圓。這是五年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市值第一的頭銜首次易主。簡單的來講,在如今的年輕人來講,一塊兒出門玩耍的時候就是市中心的萬達廣場;打開電腦首先就是上QQ,手裏拿着手機微信一個在聊個不停;有問題了直接找度娘。可是,咱們買東西的時候都會默默的打開淘寶或者天貓,而後滿眼放光的看上一會,一筆交易就成功了。
雖然如今阿里的風頭比較強勁,可是,畢竟李彥宏他們曾經和馬雲也是相差很少的,如今你火了,咱們就不開心了。因而,他們三我的密謀要收拾馬雲了。不過,我是真的以爲他們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我的觀點有三:首先,當年你們都在起步的時候,走的不一樣的路,百度在搜索引擎這個方面取得了必定的成就,騰訊佔領了小年輕的市場,萬達廣場也遍及了全國,理所固然,咱們的馬雲同窗默默地在電商這方面幹起了一番事業。曾經阿里在成爲電商巨頭的這一段艱辛路程,他們只在別的方面嘗試過。正所謂隔行如隔山,如今的阿里已經緊緊的佔領了電商的絕大部分市場,要是「聯盟」中有京東的話,我以爲仍是有點成功率的了。2014年第二季度,在B2B方面,B2C方面和手機交易份額方面,阿里都碾壓了全部公司。顯然,阿里旗下的電商平臺佔絕對統治地位。他們這個「聯盟」想超過阿里,仍是須要經歷的。第二,馬雲那麼火,就是由於如今電商這方面發展的太快了,並且,馬雲火了,別人也想火,因此,電商不光只有阿里,還有京東等別的競爭對手,也就是「聯盟」方面不僅要對付阿里,還有別人。他們原本佔得份額就被阿里擠壓剩的不多,如今又來了一個大頭,他們確定會苦不堪言,絕地反擊。不過,此次也是一個打破阿里一家獨大的機會,正所謂風險與機遇共存嘛。最後,一開始電商開始發展的時候,你們都在找合適的路子,準備成功,不過馬雲運氣好,成功了,好,那麼接下來,如今已通過了那個能夠飛速發展的時段了,已經不是開始時候的黃金時段了,爲數很少的通往成功的路子已經被佔得差很少了,如今這個階段的電商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了,有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電商壓陣,「聯盟」想擠進來仍是比較容易的,不過真的想超過或者達到阿里的話,「呵呵~」。唉,成功的道路上難啊,「聯盟」想要成功的話,真的很難啊。
這個都是站在「聯盟」角度來看的,也就是這是馬雲笑呵呵的看着他們來超越本身的節奏,不過我以爲像他們那種錢多到手軟的人,不會這麼自大的。因此,我以爲吧,「聯盟」在準備蓬勃發展的時候,馬雲要是不使絆子我都不信。前面已經有了三大難題了,如今這裏還有一個攔路虎。雖然馬雲怎麼使壞我不知道,可是我真的以爲結局必定是阿里會把他們扼殺在搖籃裏。曾經騰訊和百度也搞過電商服務,我也只是知道而已,歷來沒有用過,永遠都是淘寶。如今大部分人網購都是隻知有淘寶(好比我);
騰訊在他的那個IT娛樂方面搞的很不錯,很厲害,獨佔鰲頭;好多小夥伴的搜索引擎也就只有度娘了;每一個城市都有的萬達廣場。他們在本身的領域真的很成功,也算是龍頭集團。不過,非要跑過來在電商這裏插上一腿,在不一樣領域挑釁他們大哥。強龍不壓地頭蛇啊。坐等「聯盟」被完爆!
8、
2014年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於深圳舉行了戰略合做簽約儀式,宣佈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商,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O2O電商平臺。萬達聯手互聯網兩大巨頭,讓業界看到了他的野心,但留給萬達電商的空間不足以容納他們的野心,而佔據電商統治地位的阿里巴巴不可避免的成爲了他們的勁敵。
王健林曾特別強調「咱們要融合線上線下,造成互動融合的消費模式。萬達電商必定不是賣商品的,而是賣服務的。成立萬達電商就是要研究如何把線下的廣場等變成智慧的,這個纔是O2O,而不是賣東西。」,能夠了解到萬達電商智力與探索全新的領域—智慧服務O2O。目前智慧服務O2O做爲可行業發展的理想和追求,大多停留在理論想象階段。而萬達集團做爲全球商業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其遍及全國的100多座萬達廣場70多家五星級及以上酒店等線下資源爲萬達電商的智慧服務提供了足夠的空間,陸續將開通的免費WiFi等則提供了可靠地設施保障,而用戶羣體,萬達集團更是不缺,這些都使理想中的智慧服務有了現實依託,存在了實現的可能。但萬達網絡技術不足,等其完成網絡化的時間成本又過高,難以承擔。以萬達的實際需求來看,百度和騰訊在此次合做中並不須要出不少錢,而更多的是以技術和流量入股。
百度方面,李彥宏當天的演講曾說起「拍包」、「拍海報」等讓媒體和咱們感到興奮的場景,並說出「當你有需求,我不只能夠告訴你在哪裏知足你的需求,並且我能馬上知足你的需求」。咱們明確的瞭解到萬達電商走的不是淘寶等「賣貨」的老路,而是加深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新模式。在這種新模式中,場景構建成爲了決定勝負的核心,而在這點上,百度有着明顯的技術優點。在以O2O爲核心的電商2.0時代,幫助用戶匹配最合適的服務,並經過大數據能力幫助實體改善服務和創造新服務尤其重要。百度做爲移動生活服務的第一入口,作到精準的鏈接遊刃有餘。對於萬達的新模式,百度正好能夠提供線上手段:大數據,LBS服務等。
作O2O須要具有三大基礎:商家資源、SNS(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支付工具。騰訊方面的最大目的就是推進支付,騰訊財付通將爲萬達電商提供支付方面技術支持。衆所周知,騰訊有用戶,而其微信、QQ等社交產品又將爲萬達電商注入社交基因,未解決線上問題提供助力。
在整個O2O閉環中,萬達有線下資源以及豐富的線下應用場景,這是它所擅長的部分,百度和騰訊彌補了萬達線上能力的不足,對整個線下資源的線上化有不可或缺的做用。據萬達CEO介紹,萬達電商將打造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聯盟,同時萬達、百度和騰訊三方將建大數據聯盟。積分是萬達電商O2O的核心紐帶,它做爲一種爲刺激消費者消費的變相營銷手段,三方共同將積分的做用最大化,線上可以使用百度騰訊的服務,線下也可在萬達廣場使用,經過聯盟使各自積分系統更有活力,加強使用黏性。而構建「積分聯盟體系」的前提是實現三者找好互通,造成線上線下的閉環。此前,用戶線上線下信息是相互脫離的,而O2O創建在移動互聯網基礎上,更高級的精準營銷須要結合LBS和線下數據,用戶線上線下信息相結合,數據的價值很是大。隨着萬達的電商化,以及與百度、騰訊的合做,數據從線下基礎數據延伸至線上購物社交數據,數據涵蓋的維度也包含了傳統線下以及移動互聯網線上所能得到的多維度數據,萬達電商將擁有的數據堪稱海量,稱得上是大數據。
從今年3月與銀泰達成的戰略合做中可看出,阿里巴巴在O2O上也謀劃已久。現階段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一家獨大,佔據絕對優點,擁有豐富的各方面資源。在2014年初,阿里巴巴對外公佈了「千軍萬馬」和「四通八達」的O2O戰略構想。所謂「千軍」即今年將有近5000家品牌商進入到整個阿里巴巴O2O戰略範圍中,而「萬馬」即二維碼計劃,阿里巴巴相信將來全部的場景裏都會有二維碼。「四通八達」則是將「千軍萬馬」鏈接起來的手段。「四通」指的是流量的打通、會員體系及數據的打通、商品數據的打通、支付環節的打通。而八達指的是O2O項目所實現的八個核心業務場景,包括線下缺貨時線上成交、線上支付線下成交、線上導流領券線下瀏覽與消費、優惠券線上線下通用、發貨快遞微淘進包、搭配套餐導購員推薦搭配、線上服務全國線下營銷、品牌營銷全線互動。阿里巴巴自己憑藉淘寶網的業務聚合了中國互聯網上絕大多數數字消費者,而且憑藉豐富的用戶資源不斷拓展業務體系,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包括實體商品及虛擬商品兩部分。商品信息和消費者數據的聚合爲阿里巴巴的O2O之路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使得信息平臺的整合收口有了支撐點,同時依靠支付寶對於消費過程的知足,完成閉環。同時阿里還面臨不少難題,如引流的問題、體驗一致等。
萬達、百度和騰訊的組合擁有不少優點資源,同時他們各自在電商方面也有各自的探索,一樣的阿里巴巴也具備支付寶等不少優點資源。萬達、百度和騰訊所組成的萬達電商這一新鮮血液在資源整合下對阿里的統治地位仍是有必定威脅的,萬達電商合理利用優點資源,萬達豐富的線下資源,百度騰訊的技術支持,未必不能改變電商行業的格局,創造歷史。
9、
題目的來源:2014年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略合做簽約儀式,宣佈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商,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大的O2O(O2O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爲線下交易的前臺)電商平臺。萬達電商計劃一期投資人民幣50億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15%股權。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以及相關網絡):
1.萬達在商業地產、高級酒店、文化旅遊、連鎖百貨方面能夠說是中國的霸主,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
2.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產品也可能是網絡產品,地位不言而明。
3.騰訊:產品多在於服務產品(軟件、遊戲),想必一箇中國人都會知道騰訊。
4.阿里巴巴:最知名的產業莫過於天貓、淘寶、支付寶,能夠說是電子商務的龍頭老大。
我的分析:
1.三家聯合的目的
無利不起早,雖然在不少眼裏貶義詞,但用在商人身上就能夠說是代名詞了,商人一身的銅臭味是世人不恥的,但沒人可以否認。那麼三家聯合的目的就很簡單了:利益!
《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2季度》數據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網上零售市場規模達6511.72億元。在B2B(B2B是指企業對企業之間的營銷關係,它將企業內部網,經過B2B網站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經過網絡的快速反應,爲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份額方面,阿里巴巴、慧聰網、中國製造網排前三,其中阿里佔比44.8%。B2C(中文簡稱爲「商對客」,也就是一般說的商業零售)市場份額方面,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分別佔比52.4%、18.7%、3.5%;而手機購物交易份額的比例方面,手機淘寶+天貓佔85.1%,手機京東7.1%,手機惟品會1.6%。(來源網易新聞)
2.三家聯合的可能性
首先確定三家都是各個領域的舉足輕重的梟雄,經濟實力、軟實力天然無可置疑,可是我卻認爲三家聯合想要在短期內分享到阿里手裏的大蛋糕形勢不容樂觀!
雖然不知道商場企業如何,但我很清楚一個領域的梟雄可以在戰火紛飛的商場屹立至今,必有其餘人其餘公司不得而知的經歷。
打個比喻:商場的各個領域無異於天下的各州郡,各有各的地理條件、民風、文化……那麼企業無異於治理的官員,整日爲一畝三分地而苦思冥想,讓它的價值與日俱增,這其中的失敗、成功都是要時間來積累的,其中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就更加不言而喻。想要從中取得一些利益的外來戶無異於就是上面所說的三家,那麼面對守軍阿里,他們的優點就是實力毋庸置疑,但缺少攻城略地的經驗,想要從經驗老道的阿里手裏搶的一些利益一定會有所代價,代價是否高於付出,只有時間才能知道。
本身的猜想:代價>=付出。
本身的理由:
1.三家聯合無異於同盟,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相互信任的同盟,更由於他們是各個行業的精英王者,因此他們更在意得失,順則一氣呵成,逆則不歡而散!就比如漢末三國鼎立,吳蜀結盟終敵不過實力更佔上風的魏國。
2.除了經濟其餘的因素是非絕對但做用非同小可的勝負因素。
A.人的因素。
中國人講究人情,在交往中難免會留下人情。那麼在電子商務方面,不管是供貨商、送貨商等等相關的人際交往圈阿里有着絕對優點因素。
顧客,顧客就是上帝。人有一種傳統的‘執拗’,在當今社會,阿里的天貓已經取得很多客戶的青睞,可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得大量的客戶成爲了嚴峻的考驗!
決策(管理層):一個國家只能有皇帝,一支部隊只能有一個將軍,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一個一家之主,我不是說獨裁,而是說決策!在突發的情況或者站在十字路口,一個手握絕對權利的人能夠絕不猶豫的決策,而一個同盟雖然說有主有次,但決策並不能作到徹底的公正,由於利益的得失是商人絕對不會讓的!
動力(員工):集體的出現並不表明力量,只有持有一個信念的集體纔是最有力量的。不能否認的是促使三家實現目標的羣體員工佔了絕對佔了主力,可是三家公司的員工各位其主,有誰可以說是大公無私,不計前嫌呢?凝聚力決定了效率,效率又決定了人的意志,目標遠遠達不到只會讓人焦躁尋找理由,把責任歸附於其餘人身上是最多見的,因此持久戰並不適合聯盟!
B.環境
古人從之前就講究天地人和。在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緊密相連的社會,當三家聯合起來共同想要分一杯羹的時候他們是否又會受到本身領域其餘公司的衝擊呢?阿里全球的戰略早就依稀可見,那麼國外的勢力又是否在關鍵時刻起到必勝的做用呢?那麼三家聯合的良好環境又是否會一直保持聯合之初的良好呢?
世事無常,我以爲存在必有存在的理由,想要一個存在消失很難,我不敢斷言:三家聯合是否會成功,但能夠確定的是阿里在本身的領域依舊仍是王者,只是威信的增或減罷了!
10、
O2O(Online to Offline),簡單地說就是用戶經過網上購物和線下購物的結合,百度百科上說「只要產業鏈中便可設計到線上,又可涉及到線下,就可通稱爲O2O」。好比團購網站,就是一種廣爲人知的O2O商業形式。O2O這塊大蛋糕固然各個巨頭都不肯意讓出,所以在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佈與銀泰合做組建合資公司後,萬達聯手百度騰訊也高調宣佈合做。那麼問題來了,萬達、百度、騰訊三英能否打敗阿里?首先先說個人答案,我認爲沒法打敗,阿里中國電子商務界的老大的位置無人能撼動。
首先從人們心理上分析。中國人有個先入爲主的思惟模式,好比前幾年,Google公司宣佈退出中國,可是中國網民一點反應都沒有,想法都是走就走唄,反正咱們有百度。這要是在歐美國家,若是Google宣佈退出,那個國家的人民必定以爲很不舒服,由於Google的確作得很好。咱們知道,Google的搜索技術絕對在百度之上,正是由於百度優先進入了你們的視野,因此百度地位沒法撼動,不管你是多麼優秀,功能多麼強大的搜索網站,想要打敗百度可能難上加難。一樣的道理,你作社交軟件很難超過騰訊,而作電商,超過阿里的難度也很大。京東之因此能夠成功也是由於京東快遞的速度等服務因素。這也告訴咱們,萬達等三家想要超過阿里,必需要走一條差別化道路,好比服務、質量等。即便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用戶,但阿里發現自身的危險,必然會迎頭遇上。即便付出相同的努力,阿里也必然佔優,由於他在人們心中「先入爲主」了。
接下來從技術方面分析。三家合做各家都拿出了本身最擅長的東西。萬達廣場遍及全國,百度搜索、LBS(基於位置的服務)技術全球領先,騰訊擁有海量用戶,同時提供微信支付等平臺,加上本次高調宣佈合做也引發了你們的關注。同時我認爲在本次合做開始具體實行時,必定會經過價格低、服務好的方法來吸引顧客,這更加能夠爲萬達電商拉入不少客戶,用戶體驗好則會造成良性循環。不管是硬件條件仍是軟件及後臺數據處理,能夠說萬達電商的確作到了最好。可是,僅從技術上講,阿里的大數據分析,尤爲是基於海量數據的用戶行爲挖掘,PB級數據處理方法絕對比百度和騰訊在這一方面強,畢竟阿里在電子商務領域走的更遠,而這些技術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這極可能影響到客戶的數量。在定位技術方面,阿里收購了高德導航,這爲其用戶定位及信息推送提供了重要做用,畢竟高德地圖在咱們看來並不比百度地圖差。在信息推廣方面,我的認爲阿里在天貓、美團等網站發佈信息比騰訊信息推送更有效。就像當QQ推送消息時,咱們通常不會去點,或者就算看了咱們心理上也會感受不踏實,也正是由於這個,騰訊的拍拍網、QQ團購一直作不起來,最終仍是入股京東時候經過交給京東。而阿里的天貓商城不用多說,他絕對是擁有最多用戶的。阿里入股的美團網也是團購界的龍頭,因此我認爲推送信息其實萬達電商不會佔太大便宜。至於微信支付平臺,至少不會比阿里的支付寶強吧。
最後從合做方面分析。百度、騰訊做爲中國互聯網界的龍頭,萬達也是線下交易的老大,此次是他們的首次合做。由於這是在探索一個新的領域——O2O電子商務。雖然萬達曾經作過線上嘗試,百度也收購糯米網,騰訊也有拍拍網,可是這些在阿里看來就不值一提了。阿里在電子商務領域摸索多年,馬雲絕對有了比其餘人更敏感的商業直覺。同時,阿里宣佈與銀泰合做,這也爲阿里的O2O佈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畢竟在咱們知道有萬達的大城市,通常都會有銀泰。這兩家的強強聯手比萬達電商多的我以爲是信任和安心。雖然百度騰訊也是互聯網巨頭,但O2O不是他們的「專業」,就像若是打乒乓球組隊,你是願意找個羽毛球冠軍(只是會打乒乓球)仍是願意找一個乒乓球很厲害的(沒到冠軍級別)?答案很明顯。雖然這個類比有點不太恰當,但這就是我說的阿里銀泰都會在合做中感到安心,同時信任對方的「專業實力」。
總結來看,本次的萬達、百度、騰訊的反阿里之路還充滿荊棘。若是想要成功必然要走出差別化的道路,同時付出比阿里多的多的努力。萬達電商須要作的是提升服務水平,固然萬達的線下服務也確定是很是不錯的。目前O2O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問題好比團購的用戶體驗、如何把握商家質量等,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確定決定了萬達電商是否可以走向成功。固然,阿里的龍頭地位我認爲是不可撼動的,不只由於經驗豐富,更由於有馬雲等人的敏銳嗅覺。萬達電商的成功不必定要超過阿里。就像京東,雖然沒有超過阿里,但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口碑愈來愈好,人們在網購時至少會把他看成一個選項,而國美蘇寧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此我相信,憑藉萬達、百度、騰訊的商業實力,成功是必然的。但若想超過阿里,難上加難。
11、
2014年8月29日,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略合做簽約儀式,宣佈共同出資成立萬達電商,目標是打造全球最大的O2O(O2O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爲線下交易的前臺)電商平臺。萬達電商計劃一期投資人民幣50億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15%股權。(摘自網易財經)
聽到這個消息後,個人第一反應是萬達這是想要與阿里公開競爭嗎?咱們先看看近期萬達集團的表現,萬達是以作房地產起家,如今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領頭企業,全國共有94座萬達廣場,持有物業面積規模全球第二。如今的方向比較寬,幾乎什麼行業萬達如今都有涉及,好比:高級酒店,文化旅遊,萬達影視,中國古代字畫。最近熱播的大型娛樂節目《奔跑吧,兄弟》其中有一期就是有萬達集團贊助的,拍攝場景在武漢萬達廣場和萬達影院,從航拍中看到,萬達的底蘊是多麼的強悍。
在今年的雙11中,阿里巴巴向世界展現了電商的兇悍。今年的雙11淘寶創下單日350億的神話。電商如今至關的火爆,就拿咱們宿舍來講,咱們宿舍7我的每人在雙11那天晚上平均花了60元以上,也就是說咱們宿舍爲阿里貢獻了560元,對於女生那就更不得了了,而咱們都知道,雙十一今年是第二年,這是一個至關不得了的事情。面對着那麼一塊大蛋糕,咱們看看到底有哪些人從中獲利。
第一是天貓50.1%,京東22.4%,這兩位就佔了72.5%。其餘的徹底競爭不過阿里巴巴與京東,就連在互聯網行業的老大哥騰訊,他的「易迅」也只是佔到了3.1%。我估計這對於騰訊來講是不太優點的,百度就徹底沒有市場份額。
從以上分析,咱們能夠獲得一個初步的結論,萬達+騰訊+百度三個聯合進入電商,也是理解的,那如今咱們分析一下,下一步萬達可能會怎麼作,或者說萬達的對進入電商的想法會是怎樣的。
首先是從上幅圖片能夠看出,如今電商,阿里巴巴與京東都已經佔到的所有的總份額75%,從這方面講,萬達進入電商,而且能與阿里一爭高下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咱們消費者都已經養成了消費的習慣,買衣服去淘寶,買零食去一號店,買電器去蘇寧,買書去亞馬遜,化妝品上聚美優品。好了,如今萬達進入了電商(從一個作房地產起家作電商提及來很彆扭),那麼他的目標是什麼呢?我沒想好,不知道王思聰想好了沒有。不過在電影票上,萬達作的的確不錯,能夠繼續發展。
王健林在簽約儀式上說,萬達電子商務公司今年試行,明年正式上線。50億元的投資僅僅是第一期投入,計劃5年投入200億元。我想50億元就算對於這些作房地產的大佬們也不是一筆小錢,據專業人士分析爲,港澳資訊董事長兼CEO唐駿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認爲,宣佈砸50億的王健林極可能只是初步的「試水」,試探下電商行業的水有多深。到最後並不必定會砸這麼多,可能5個億都不必定會出到。依照房地產的融資收錢的模式,與「燒錢」的互聯網電商大相徑庭。萬達應該先想好了怎麼作,爲何要作電商,而線下人流資源是萬達進軍電商的最大優點。
據萬達官方資料顯示,目前萬達在全國創建了94座萬達廣場和60家高檔酒店,1247塊電影屏幕及89家量販KTV以及84家百貨店。2014年上半年,萬達廣場的總客流達到7.2億人次。這估計就是萬達的底氣了,面對如此多的人流量,若是在網絡上創建起一個大的虛擬的商業廣場,那也是至關不錯的。並且萬達此次把百度和騰訊一塊兒捆綁在一塊兒,藉助百度地圖和百度推廣,以及騰訊的強大人脈與技術,在這方面考慮,幹掉阿里巴巴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具體萬達能佔到多少市場份額誰也不知道。何況還有凡客的經驗教訓在裏面,凡客凡客誠品先後共進行了7輪融資,總計5.22億美圓,摺合人民幣至少在32億元以上,而現在,凡客連續幾年虧損,在收回成本的邊緣上掙扎。先後6輪融資的京東,共28.45億美圓,摺合人民幣超過176億元,而目前雖然上市了卻未盈利。而騰訊把旗下拍拍、易迅都轉給了京東。這也表現了騰訊對電商的無奈。
在去年的春節,騰訊錢包騰空出世,把阿里巴巴嚇了一跳,春節期間微信推出的「搶紅包」,超過800萬用戶參與了微信搶紅包,超過4000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人搶了4到5個紅包。因爲「搶紅包」、「發紅包」須要先綁定銀行卡,這使得微信支付銀行卡綁定數量一躍而起。可是咱們看看結果,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呢,在近期發了一個支付寶十年帳單,記錄了支付寶上的用戶使用的每一筆記錄。也讓我明白了支付寶的能力,遠不是一個微信紅包可以撼動的。
下面說說百度的電商經歷,在baidu上看到百度悲傷的電商經歷,確實挺曲折的。可是百度前幾天看到百度的數據挖掘技術是咱們中國作的最好的,百度聲稱:百度微購可能成爲百度挖掘商業價值的工具。可是具體狀況,在網絡上衆說紛紜。可是咱們也是能說萬達的兩個隊友也是都具有電商的經歷,無論如今成功與否,百度與騰訊都沒有喪失對於電商的興趣。這對於萬達來講也是不錯的消息。萬達缺導流和數據處理能力。而這兩項分別是騰訊和百度的優點——騰訊旗下的社交媒體,好比QQ和微信,擁有中國最強大的導流能力;而百度在大數據處理上擁有鮮明的優點,其搜索、地圖、團購等業務均可以幫助到萬達。
最後,咱們再來總結一下「萬達+百度+騰訊PK阿里」。
這裏我引用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的話:萬達、百度和騰訊的合做,爲國內電商格局的改變增長了一份可能性。三家擁有豐富的線上線下資源,對於發展O2O新電商是有利的,不過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佔據絕對優點,體量和各方面資源也比較豐富,萬達等新成立的電商將來各類營銷或都會遭遇阿里巴巴的阻擊。
12、
現在,好萊塢的電影大量的融入中國元素,中美合拍片,中韓合拍片,韓國的各類歐巴(金秀賢,李敏鎬)來華撈金等事件幾乎屢屢登上報紙的頭條。很明顯,中國的14億人口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並且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也是享譽世界。因此,中國人在哪裏,市場就在哪裏,市場的消費趨勢決定着一個企業的商業模式,也就決定着一個企業是否能賺大錢。
電子商務的概念所包含的範圍很普遍,其中有一條是:「電子商務是利用微電腦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進行的商務活動。」這句話中的商業活動包含了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而這其中與咱們普通老百姓最接近的就是網上購物了。阿里巴巴衆所周知的電子商務企業,其擁有諸多業務,例如,全球領域內,阿里巴巴的國際交易市場服務全球24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以百萬計買家和供應商,展現超過40個行業類目的產品。全球速賣通是全球領先的消費者電子商務平臺之一,集結不一樣的小企業賣家提供多種價格實惠的消費類產品。在國內範圍,網上批發及採購市場,有1688。淘寶網,是中國最受歡迎的C2C購物網站,致力向消費者提供多元化且價格實惠的產品選擇。天貓是中國領先的平臺式B2C購物網站,致力提供優質的網購體驗。支付寶,是中國最多人選用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致力爲上億計的我的及企業用戶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網上支付和收款服務。能夠看出,不管是在全球領域內仍是在國內,商家對商家,商家對客戶的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市場幾乎已經被阿里巴巴強大地壟斷,並且這種市場壟斷的規模在之後會日趨完善,支付寶的出現就有力地證實了這一點(在2012年11月11日,支付寶完成了超過1億筆交易,創下了單日交易量的新高。)。阿里的品牌效應也已經根深蒂固,一個個的單日交易記錄的創造(於2012年11月11日的特別推廣期間,天貓和淘寶網創下了單日交易額人民幣191億元的新高。)也已經印證了這一點。所以,在國內哪一個或是哪些企業想從「網上購物(不管是B2C仍是C2C)」這種電子商務模式下雨阿里競爭,能夠說是自掘墳墓。
最近你們熱議的萬達,百度和騰訊三家聯合成立萬達電商,旨在構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不少人在討論,「這個萬達電商是否能與阿里抗衡?」。在這裏,我以爲分方面討論。我認爲,要抗衡也不是在「網上購物」這方面抗衡,具體緣由,我已經在上一段陳述過了。因此,非要說抗衡的話,只能是你們在同一塊兒跑線上進行抗衡。也就是在新的電子商務模式下進行抗衡。如我上一段所說,電子商務包含不少模式,阿里在B2C,C2C這兩個模式下也就是網上購物,已經天下無敵了。可是,近兩年大熱趨勢而且被譽爲萬億元級別的市場的全新的電商模式---「O2O模式」。在此,我要介紹一下O2O。O2O模式是指,線上對線下,就是客戶經過在線上瞭解商家信息,完成交易後,在線下親自去實體店裏消費。對本地商家來講,O2O模式方便商家對消費者購買數據的蒐集,進而達成精準營銷的目的,更好地維護並拓展客戶。經過線上資源增長的顧客並不會給商家帶來太多的成本,反而帶來更多利潤。此外,O2O模式在必定程度上下降了商家對店鋪地理位置的依賴,減小了租金方面的支出。對消費者而言,O2O提供豐富、全面、及時的商家折扣信息,可以快捷篩選並訂購適宜的商品或服務,且價格實惠。對服務提供商來講,O2O模式可帶來大規模高黏度的消費者,進而能爭取到更多的商家資源。掌握龐大的消費者數據資源,且本地化程度較高的垂直網站藉助O2O模式,還能爲商家提供其餘增值服務。阿里也是近兩年在開始涉獵O2O模式,美團就是阿里涉獵O2O的一個業務。而百度收購糯米網,騰訊收購高朋網也是想在O2O模式下儘早發現盈利模式,分一杯羹。可是,從我我的的角度來看,在O2O的初期,阿里仍是佔據了優點!由於自從美團出現,我放假回去不管是聚會仍是吃飯,都是用美團來進行團購,糯米網偶爾聽過也用過幾回,高朋我壓根都沒聽過。因此,從市場的的角度看,阿里已經領先一步。並且萬達此前也一直想嘗試電商領域,雖然萬達擁有領先中國,媲美全球的最大的不動產,電影院線運營商,文化旅遊等最大的線下消費平臺。可是,各平臺之間是獨立的,各平臺都擁有本身的一套消費體系,並且,各平臺的服務信息例如:打折,促銷,搞活動,服務種類,服務質量等等的便捷消費信息要宣傳到客戶那很是的不方便,可能須要客戶一家家跑才能收集到這些便捷消費信息。所以,縱使萬達擁有巨大的客戶資源,可是獲取平臺服務信息,消費方式都是線下進行,並且多重的消費方式之間沒有聯繫,這樣很是浪費時間,空間和客戶的消費積極性,很麻煩。從這個角度講,萬達沒有辦法從巨大的客戶資源和豐富的平臺資源中盈利最大化。對於互聯網技術與生活結合度日益增長的今天和將來,一切消費線下化,多種消費平臺獨立化,早晚會失去市場。所以,萬達早期涉獵電商領域是失敗的。
萬達,百度和騰訊這次成立的萬達電商,線上擁有百度的強大搜索技術,騰訊的普遍的用戶宣傳社交平臺(QQ,微信),線下擁有萬達世界級的消費平臺,服務質量,服務種類以及巨大的客戶資源。O2O模式的兩個條件,「線上」和「線下」完美的符合要求,假若這兩大優點可以完美的結合而且造成良好的品牌效應,那麼在O2O模式下,萬達電商將獨孤求敗!
萬達老總王健林強調:「萬達電商賣的是服務,不是實物」。這一點很具備戰略意義,由於:「電商賣實物=阿里」。這我已經在第二段論述過了。萬達很瞭解這一點,所以,萬達採起揚長避短的策略,萬達電商利用其優點產業,即,電影、餐飲、娛樂等強大的不動產體驗式消費進行盈利,在這一方面,不管是誰都沒法分一杯羹!直接屏蔽掉阿里!並且,萬達利用百度和騰訊的技術提供進行帳號體系打通、會員體系、支付與互聯網金融產品、創建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Wifi共享、產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的合做並推出萬達會員權益積分及多帳戶管理「一卡通」、統一積分聯盟、互聯網衆籌投資業務等新平臺、新業務、新服務。將本身的優點不動產消費平臺間的獨立性一舉擊碎,造成一個完整的一站式消費服務體系,等待這樣的消費模式一旦造成一種「人民消費習慣」,彼時,萬達原有的巨大的用戶資源將會創造巨大的利益,萬達的不動產業務獲得了最大化的開發,同時萬達也會成爲中國的電商領頭羊之一!一旦萬達電商站住腳,那麼萬達就會成爲中國的最大的最強的擁有最大市場的最權威的綜合性企業龍頭。那麼百度和騰訊從中獲益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說一千到一萬,誰能引領市場,誰就能獲取利益。阿里出現以前,咱們仍是會去店裏買東西;阿里出現之後,網上購物就成了咱們的「購物習慣」。若是萬達電商要在網上購物這方面與阿里競爭那就是太任性了!近年來的大勢O2O模式能夠說是一個還沒有切分而且待切分的蛋糕,沒有一家電商企業壟斷此模式下的商業領域,因此萬達電商這次的戰略就是:「拈輕怕重,優點互補,揚長避短」。利用本身的線下強大的不動產資源和普遍的客戶資源結合騰訊、百度的線上技術和社交工具的支持來打通線下平臺之間的聯繫,讓用戶線上獲取豐富的服務信息並完成交易,到線下實體店去消費體驗式服務。讓人民養成一種新的「消費習慣」打造O2O模式成爲電商領域的主流經營模式,這樣,不只能夠賺大錢,並且萬達電商在O2O這個新模式下必會打敗阿里,彼時彼刻,主導電商市場也不是不可能。阿里於萬達電商等同於微軟於蘋果。你們能夠這樣參考着看,二者之間有不少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