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所以清明時節,古代文人墨客們推杯換盞,興致所至,吟詩做賦。主題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日對酒》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做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清明》高菊澗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做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破陣子·春景》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後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 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 採桑徑裏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 元是今朝鬥草贏, 笑從雙臉生。
《清明》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後登城眺望》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辛棄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
曲岸持觴,垂楊繫馬,此地曾經別。
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寒食》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每每無煙火, 不獨明朝爲子推。
《清明夜》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絃管暗看花。
《蘇堤清明即事》吳唯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筆者認爲,這麼多的清明相關的詩歌中,仍是詩人杜牧的詩歌最有名最經典。其它的詩歌不少筆者都沒有讀過,也基本沒有出如今中小學的語文教材裏。
--- 完 ---
2020-4-4 整理於蘇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