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怎樣評定軟件開發成果的質量

  在項目管理中,每每對需求、設計,及研發計劃的制定、評審、執行等等環節比較重視,可是每每會忽略軟件開發成果的質量評定工做。性能

  這裏說的開發質量是指:是否知足需求、是否知足設計要求、軟件中是否有明顯的錯誤(如,有些錯誤是開發人員責任心形成的,根本沒法達到提交測試部門的程度)、軟件中隱含的Bug數等等。而測試部門受自身水平的影響,每每沒法對所有的問題及時發現。測試

  本文先列舉下咱們公司產品研發及測試部門現狀,而後再給出當前正在實行或正在準備實行的幾個制度。設計

  我公司產品研發和測試人員分屬不一樣的部門,A產品屬於SCADA類系統,監控終端數量大(幾萬個),因此對系統的性能要求、穩定性、可靠性等要求較高,軟件開發人員受自身技術水平、業務水平、開發經驗的影響,每一個人的開發質量都良莠不齊,甚至每一個人的工做責任心都不一同。每每會形成幾方面的問題:一、爲了趕工期,擅自更改需求和設計,開發成果和需求、設計不一致;二、實現方式的效率較低;三、開發成果的質量較差,體如今Bug較多,有些問題甚至都很是弱智。另外,我公司測試部門,公司沒有規定軟件發佈版本和測試人員的責任制,即發佈版本發生Bug等問題時,負責任的是研發部而與測試部無關,受此影響,測試人員工做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足,不少與業務相關的問題都沒法發現。項目管理

  針對產品研發部的幾個問題,作了幾項規定:開發

  一、工做說明書制度文檔

  每項功能研發完成後,必須提交對應的「工做說明書」,內容包括:所作功能的說明、界面截圖、操做方式,若是是後臺業務邏輯代碼,要求附帶提交對應的需求和設計文檔。目的有多個,一是讓開發人員對本身開發的工做內容進行整理,測試人員可經過它進行測試工做;另外一個做用是能夠方便的整理成產品說明書或用戶手冊。產品

     二、產品研發成果內部驗收機制效率

  按期對研發人員開發成果進行驗收,方式是以會議的方式舉行,會議參加人員包括了研發人員、測試人員、實施人員,會議目的:1)對研發成果進行驗收;2)讓測試人員和實施人員熟悉新研發的功能,爲測試和實施作準備;後臺

  會議流程:1)先由研發人員準備演示環境和演示數據;2)演示軟件功能;3)針對演示效果與需求、設計文檔進行覈對;4)參會人員對演示效果發表意見;5)參會人員對研發成果進行打分,由專人對分數進行記錄,作爲該人員的平常考覈分數記錄再按,這些分數將作爲年終評優、獎金髮放、職位升遷等參考;監控

  二、研發計劃執行跟蹤機制

  對每個產品研發計劃的執行結果進行跟蹤,而且把執行結果彙總整理成Excel文檔。若是有拖期或其餘異常狀況,必須說明緣由,責任到人。這樣能夠對每一個研發人員的平時表現進行跟蹤和評定。可做爲年終考覈的依據之一。

 

  2014年1月7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